科研产出
蝴蝶兰不同部位CymMV和ORSV同步检测及含量比较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在蝴蝶兰不同部位的RNA质量及带毒量,以携带2种病毒的植株为试验材料,采用基于TaqMan探针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蝴蝶兰的蕊柱、唇瓣、萼片、花梗(韧皮部)、叶片、气生根和地下根7个部位,并采用基因芯片法对带毒量进行复检验证.结果表明,蝴蝶兰不同部位的RNA提取效果存在差异,蕊柱的浓度最高,其次是唇瓣和气生根,地下根的浓度最低.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CymMV和ORSV在唇瓣和气生根中载量最高,在蕊柱和花梗中载量最低,2种病毒在不同部位的病毒载量变化趋势一致.本研究为蝴蝶兰病毒监测样本采集的部位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 蝴蝶兰 CymMV ORSV 检测带毒率 不同部位比较
蝴蝶兰品种数量性状与分组性状的DUS判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48个蝴蝶兰品种数量性状和分组性状的判定进行研究,为建立蝴蝶兰品种DUS性状的科学判定方法提供支持。【方法】依据DUS测试指南,对蝴蝶兰植株大小、叶片长度、叶片宽度、花序长度、花朵数量、花序梗长度、花序梗粗度、花长度、花宽度、萼片长度、萼片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唇瓣中裂片长度、唇瓣中裂片宽度等15个数量性状进行测量并采集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依据蝴蝶兰15个数量性状表达均值和极差,采用LSD最小显著差法,将其划分为9级表达状态;蝴蝶兰不同部位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的平均值表现为花序性状(31.83%)>花瓣性状(25.72%)>萼片性状(23.40%)>叶片性状(20.26%)>唇瓣性状(18.96%),其中花序长度与花朵数量的选择空间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34.63%和44.59%;叶片宽度的多样性指数较大,为2.099 8,DUS表达状态较为丰富,但有可能存在性状稳定性问题;通过主成分分析,在15个数量性状中选择出花宽度、叶片长度、花朵数量3个性状作为分组性状。【结论】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DUS测试数量性状的分组性状;数量性状的分级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品种内变异、栽培条件、地域差异等,不能以固定的性状表达范围作为分级标准,需要大量数据支撑并进行年度校正。
从云南蝴蝶兰上检测到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植物病理学报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电镜观察、DAS-ELISA以及RT-PCR检测,从症状表现黄化、环斑的云南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病样中分离得到的一个病毒分离物Tospo-Pha。该分离物粒子近球形、具包膜、直径约90nm,与番茄斑萎病毒属(Tospovirus)的西瓜银色斑驳病毒(Watermelon silver mosaic virus,WSMoV)/花生芽坏死病毒(Groundnut bud necrosis virus,GBNV)复合抗血清呈强阳性反应,分子检测发现该分离物SRNA5′末端序列与CaCV大岩桐分离物(CaCV-Gloxinia)同源性最高(91.0%),在系统进化树中与CaCV聚于同一分支。上述结果表明,从云南蝴蝶兰中分离到的Tospo-Pha属于Tospovirus病毒。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