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野桑蚕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云南野桑蚕资源的进化地位,为云南野桑蚕资源的利用与有效保护提供遗传背景资料和理论依据。【方法】对云南野桑蚕的mtDNA进行测序,并与已报道的鳞翅目昆虫mtDN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云南野桑蚕mtDNA长度为15 688 bp,包含37个基因和1个A+T丰富区,基因重叠区域共7处,基因间隔区域共21处,基因片段存在不同程度的插入和缺失。基因组拥有鳞翅目昆虫典型mtDNA的基因组成和顺序,A+T含量高达81.40%;基因组AT偏度为正值。系统发育分析发现:云南野桑蚕同家蚕和中国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云南野桑蚕起源于中国北方野桑蚕。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云南野桑蚕进化分析
《蚕业科学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是家蚕(Bombyx mori)的祖先,研究各地野桑蚕的进化地位,对于野桑蚕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对云南地区野桑蚕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比对发现,不同地域来源的野桑蚕与家蚕COⅠ基因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以上,其中云南地区同四川洪雅地区来源的野桑蚕与家蚕COⅠ基因的部分位点存在单碱基差异,且差异主要集中于A+T丰富区.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云南野桑蚕与山东青州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地理位置相对最近的四川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OⅠ基因可以厘清云南野桑蚕同其他地域来源野桑蚕的亲缘关系,丰富野桑蚕种质资源.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小蜡螟系统进化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作为蜂业生产中的主要虫害,为确认它在鳞翅目昆虫中的遗传地位,本研究克隆了小蜡螟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并对其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NCBI已登录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mtDNA中COⅠ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小蜡螟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克隆并测序得到小蜡螟mtDNA CO Ⅰ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09586)。【结果】对CO Ⅰ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翻译的起始码子为TTG,以碱基T作为不完全终止;通过CO Ⅰ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同源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88.3%、0.117。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其它鳞翅目昆虫聚为一支,其中螟蛾科昆虫大蜡螟、小蜡螟、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和梢斑螟Corcyra cephalonica聚在一个小的分支。【结论】小蜡螟与大蜡螟的进化地位最为相近,也说明了利用CO Ⅰ基因可以区分同属不同种的蜡螟,研究结果为了解小蜡螟的遗传背景提供理论基础。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