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烟草根腐病不同抗性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功能对连作的响应
《土壤 》 202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利用Ⅰ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连作条件下烟草根腐病抗病品种云烟87和感病品种红花大金元(以下简称“红大”)根际土壤真菌ITS序列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长期连作(4 a和8 a)下,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相对丰度、多样性及特有物种数高于抗病品种。门水平上,感病品种根际土壤优势菌群子囊菌门(Ascomycota)相对丰度高于抗病品种,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属水平上,青霉菌属(Penicillium)、被孢霉属(Chrysosporium)、f_Chytridiaceaes优势菌属相对丰度低于抗病品种。Meta Cyc功能预测结果显示,随连作年限的增加,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脂肪酸延伸–饱和代谢途径相对丰度呈先降后升趋势,抗病品种呈增加趋势。不同连作年限下感病品种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的脂肪酸氧化Ⅰ、乙醛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非氧化支)、卡尔文循环、糖酵解Ⅲ(从葡萄糖)、血红素生物合成Ⅰ、辅酶A生物合成Ⅰ、糖异生Ⅰ代谢途径相对丰度均明显高于抗病品种,且随连作年限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抗病品种呈先降后升趋势。综上,长期连作条件下,降低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代谢途径相对丰度及特有物种类群,提高有益菌群丰度是烤烟品种云烟87抗烟草根腐病的微生物机制。
关键词: 连作 烟草根腐病 土壤真菌群落 功能预测 高通量测序


魔芋连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未种魔芋、种植1年和种植14年的魔芋根际土壤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土壤酶研究方法研究了连作对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5种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克服魔芋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长期连作会使魔芋根际土壤细菌数量呈增多,及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呈减少的趋势,其中连作14年魔芋土壤与当年种植魔芋和未种魔芋空白土壤相比,土壤细菌数量分别增加28.6%和80.0%,真菌数量分别减少了32.1%和51.3%,放线菌数量分别减少了60.5%和70.0%;连作后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呈下降趋势,连作14年其酶活性分别较种植1年下降了67.3%、26.2%和23.0%,而酸性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提高,分别增加了62.3%和37.0%。表明魔芋长期连作会对其根际微生物区系及土壤酶活性产生较大影响。


轮作与连作对美引品种NC102和NC297烟叶品质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研究轮作和连作对美引品种NC102和NC297烟叶品质的影响,为其优质烟叶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轮作和3年连作对NC102和NC297品种种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养分及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NC102和NC297品种连作3年后,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下降;土壤酸化现象明显;与3年连作田相比,轮作田种植的NC102和NC297品种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更好,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效益更优。[结论]轮作是提高NC102和NC297品种烟叶品质、保证烟农利益的重要耕作制度。
关键词: 烤烟品种 NC102 NC297 轮作 连作 烟叶品质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氮、磷、钾含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氮、磷和钾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总氮、磷、钾和有效氮、磷钾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土壤全氮、磷和速效氮、磷含量变化均表现为间隔5年土>连作土>新土;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除全氮含量无显著季度变化外,其他三者均呈倒"V"型,含量峰值出现于2010年4月;土壤全钾含量变化无显著差异,但速效钾含量变化表现为新土>连作土>间隔5年土,季度变化规律与速效氮、磷一致;4个监测地3种间隔种植模式下土壤全氮、磷、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变化均不同。3种间隔种植模式土壤中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他2种元素无显著相关性。新土、间隔5年土和连作土速效氮、磷、钾比例分别为1:0.4:2.4,1:0.4:1.4,1:0.4:2.0。结论:连作造成了三七种植土壤磷素的相对富集和钾素的相对亏缺,进而造成的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衡为产生连作障碍的诱因之一。加强三七种植土壤氮、磷、钾最佳比例研究,从而进行配方施肥为消减连作障碍重要手段。


三七不同间隔年限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三七不同间隔种植年限对土壤有效态中、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对文山州马白、马塘、古木和盘龙4个三七道地产区新土、间隔5年土壤和连作土壤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钙、镁、锰、铜、锌和硼含量进行动态测定。结果:三七连做土壤除钙、镁外,其他微量元素及间隔5年土壤全部中、微量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新土;间隔5年土壤除硼外其他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连做土;土壤有效锰、铜和硼含量受种植模式影响,而锌、钙和镁不受影响;3种种植模式下土壤有效铜和钙含量及连作土有效锌含量季度变化不显著,但有效硼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新土和间隔5年土壤有效锌含量也随种植时间延长而上升;有效锰和镁含量在次年4月达到峰值,至取样结束降至最低;同新土相比,间隔5年土壤有效锰和铜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29%,114%,镁和硼所占比例降幅分别为18%,38%,锌和钙所占比例变化不显著;连做土壤锰、铜和硼所占比例增幅分别为50%,120%,22%,锌、钙和镁等无显著变化。结论:连作不能引起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亏缺,而诱发连作障碍,但其造成的三七种植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比例失衡应为产生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