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面源污染(模糊匹配)
7条记录
化肥减量替代对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产量及氮流失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氮素流失风险,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在华北平原采用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小麦-玉米产量、周年氮素淋溶和径流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当地常规施肥处理(CON),减施氮肥150 kg·hm-2的条件下,单施化肥(RF)和10%比例沼液替代(RFM)不会降低小麦和玉米产量.相较于CON处理的氮素年均盈余量218.1 kg·hm-2,RF和RFM处理氮盈余量分别显著降低了66.7%和55.9%.CON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为33.70 mg·L-1和22.01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淋失浓度和年均淋失量分别降低了31.45%和30.58%,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0.65%和43.39%.试验期间径流产流只发生2次,氮素淋溶发生次数和氮损失量远高于径流损失,因此淋溶是氮素流失的主要途径.CON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为23.0 mg·L-1和0.095 kg·hm-2,与之相比,RF处理总氮平均径流浓度和年均径流流失量分别降低了32.9%和30.5%,而RFM处理分别降低了45.5%和50.5%.由于施肥量较高,CON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为4.19%,而RF和RFM处理氮淋溶表观流失率分别降低了2.86%和20.76%.NO-3-N是氮素流失的主要形态,分别占淋溶和径流总氮流失量的66.3%和73.3%,其与总氮流失变化趋势一致.综上,化肥减量配施沼液在保证作物产量的情况下,是降低氮素流失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减量施肥 小麦 玉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降雨强度对洱海流域凤羽河氮磷排放的影响

环境科学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降雨形成的径流携带各种陆面物质进入河流湖泊是导致水质变化的重要因素,而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河流氮磷输出特征均有所差异,因此,为阐明雨强对高原湖泊典型流域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本研究以洱海流域上游的凤羽河为研究对象,基于连续3 a(2011~2013年)的出口断面水质水量监测,分析了4种降雨强度(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对水体氮磷浓度和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强度对凤羽河氮磷排放的影响显著,所有组分的氮和磷浓度平均值在小雨(<10 mm)和中雨(10~25mm)时较低,在大雨(25~50 mm)和暴雨(50~100 mm)时较高;氨氮(NH_4+-N)(57. 14%~76. 85%)占总氮(TN)的质量分数大于颗粒态氮(PN)(23. 15%~42. 86%),溶解态总磷(TDP)(22. 73%~28. 00%)占总磷(TP)的质量分数小于颗粒态磷(PP)(72. 00%~77. 27%);不同形态的氮浓度比较为:TN> NH_4+-N> PN;不同形态的磷浓度比较为:TP> PP> TDP.

关键词: 降雨强度 面源污染 氮、磷形态 小流域 高原农业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流域氮素主要输出途径及变化特征

环境科学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流域农业面源输出氮素是湖泊流域水体中氮的主要来源之一,对水环境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不同流域间地形、水文、植被覆盖等因子的差异及气象条件的变化,造成氮的输出途径具有流域异质性及时间变化特征.本研究以高原湖泊典型流域——凤羽河流域为例,基于2011-06 ~2013-05期间径流水量、水质高频监测数据,应用基流分割的方法,通过分析流域产流与氮素输出途径的季节性变化,探讨了流域氮素输出的主要途径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基流是高原湖泊流域水量输出的主要形式和总氮输出的主要途径;基流输出水量及总氮负荷分别占流域总输出水量的80.0%和流域总氮输负荷的71.1%;降雨显著增加了流域水量和总氮负荷的输出量,同时改变了总氮的输出途径;降雨导致地表径流量增加,进而使流域输出水量和总氮输出负荷中地表径流途径的比重升高;当地表径流占流域输出水量的比重约达40%以上时,流域总氮输出的主要途径由基流转变为地表径流;监测周期内,地表径流输出的总氮负荷占流域总输出负荷的比重最高达65.6%.

关键词: 面源污染 输出途径 基流分割 氮素 变化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理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农业面源污染调查与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16

摘要:通过对洱海流域凤羽河小流域典型村庄农业面源污染调查,分析农村生活污染、养殖业污染和种植业污染的权重,探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洱海流域 面源污染 调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湖泊典型农业小流域氮、磷排放特征研究——以凤羽河小流域为例

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凤羽河小流域出水口断面进行定位连续监测,计算流域出水量和氮磷排放量,解析了流域氮磷排放量的时间变化特征,以期为小流域氮磷排放量计算、农业管理措施调控、削减流域氮磷排放量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凤羽河小流域年度水流量为0.99亿m3,7—9月雨季水流量占全年的43.70%.小流域总氮(TN)的年排放量为139.8 t,可溶性总氮(DTN)是氮的主要排放形式,占TN的71.16%,颗粒态氮(PN)占TN的28.84%.小流域总磷(TP)的年排放量为27.7 t,颗粒态磷(PP)是磷的主要排放形式,占TP的76.47%,可溶性总磷(DTP)占TP的23.53%.7—9月雨季氮磷排放量占全年总量的比例分别为55.33%和77.81%.降雨是影响流域径流过程的重要因素,同时,流域内农业管理措施对径流量和氮磷排放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面源污染 小流域 氮磷污染物 氮磷排放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研究综述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 2012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外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综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概念、特征、主要污染物的污染机理及污染途径;阐述目前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广泛运用的最佳管理措施;提出在控源基础上,应对防控措施进行优化选择,将适宜的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进行全过程控制,全面提高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效果,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业面源 面源污染 源头控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池流域农田氮、磷肥施用现状与评价

云南环境科学 2003

摘要:2001年6月至9月分别对流域内晋宁、呈贡、西山、官渡和嵩明调查了365家农户有关化肥施用情况。调查分析和计算表明,每年从种植业流失的化肥中纯氮(N)达2575t,纯磷(P)达218t,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氮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7-20倍。菜地年每公顷流失氮204kg,水田的氮流失量最低,平均每公顷每年流失10kg。磷的流失也以蔬菜、花卉地为最高,蔬菜和花卉地的单位面积磷流失量是水田和旱地的9-10倍。研究结果证明,大量的氮、磷化肥施用,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滇池是造成其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6],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在滇池流域的种植面积将会逐年扩大,因氮、磷化肥的施用面造成的氮、磷流失量将会不断加大。为了实现减少氮、磷化肥对滇池的污染,应积极推广精确施肥、平衡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流失。增施有机肥,降低化肥用量。同时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加强环境管理,依法保护农村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滇池流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