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COⅠ基因(模糊匹配)
3条记录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的云南野桑蚕进化分析

蚕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野桑蚕(Bombyx mandarina)是家蚕(Bombyx mori)的祖先,研究各地野桑蚕的进化地位,对于野桑蚕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具有重要意义.对云南地区野桑蚕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并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序列比对发现,不同地域来源的野桑蚕与家蚕COⅠ基因的序列一致性高达96%以上,其中云南地区同四川洪雅地区来源的野桑蚕与家蚕COⅠ基因的部分位点存在单碱基差异,且差异主要集中于A+T丰富区.系统进化分析发现,云南野桑蚕与山东青州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地理位置相对最近的四川野桑蚕的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利用COⅠ基因可以厘清云南野桑蚕同其他地域来源野桑蚕的亲缘关系,丰富野桑蚕种质资源.

关键词: 野桑蚕 COⅠ基因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的小蜡螟系统进化分析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小蜡螟Achroia Grisella Fabricius作为蜂业生产中的主要虫害,为确认它在鳞翅目昆虫中的遗传地位,本研究克隆了小蜡螟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并对其序列进行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NCBI已登录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mtDNA中COⅠ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以小蜡螟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克隆并测序得到小蜡螟mtDNA CO Ⅰ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MF509586)。【结果】对CO Ⅰ基因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发现,其翻译的起始码子为TTG,以碱基T作为不完全终止;通过CO Ⅰ基因同源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同源性最高且遗传距离最近,分别为88.3%、0.117。系统进化分析发现,小蜡螟与其它鳞翅目昆虫聚为一支,其中螟蛾科昆虫大蜡螟、小蜡螟、米蛾Corcyra cephalonica和梢斑螟Corcyra cephalonica聚在一个小的分支。【结论】小蜡螟与大蜡螟的进化地位最为相近,也说明了利用CO Ⅰ基因可以区分同属不同种的蜡螟,研究结果为了解小蜡螟的遗传背景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小蜡螟 COⅠ基因 同源性 进化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桑粉虱快速分子检测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桑粉虱[Pealius mori(Takahashi)]是我国植桑区重要的桑树害虫,在云南植桑区引起危害。针对桑粉虱虫体小,与其他种类粉虱形态相似导致识别困难的问题,基于线粒体COⅠ分子标记进行桑园及周边不同寄主植物粉虱种群鉴定的工作,比较与桑粉虱亲缘关系较近的6种粉虱COⅠ基因序列,设计桑粉虱种特异性引物sfs5-1/sfs5-2,扩增300 bp片段,建立桑粉虱快速分子检测技术。该引物只对桑粉虱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而对烟粉虱、温室白粉虱无扩增效果,且对桑粉虱单头成虫、卵粒、幼虫具有较好扩增能力,表现出桑粉虱种的特异性。该引物灵敏性高,对桑粉虱DNA模板最低检测值为0.15 ng/μL。该检测技术简便、高效,可用于桑粉虱鉴定、苗木调运过程害虫检测、种群迁移扩散监测及防控机制研究等多个领域。

关键词: 桑粉虱 COⅠ基因 特异性引物 分子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