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我国西南茶叶主产省茶产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食物与营养 》 2024
摘要:目的:西南地区是我国茶产业重要地区,茶产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业产业,对云南、贵州和四川3个茶叶主产省展开竞争力评价及分析制约因素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从茶叶生产、产业结构、经济效益、出口贸易等方面梳理3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运用资源禀赋系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评价云贵川3省茶产业竞争力.结果:云贵川3省具有拥有较强的资源禀赋、产业规模优势及综合比较优势,云南、贵州具有较强的出口贸易竞争力,但均存在相对出口不足的问题,贵州、四川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不足.结论:结合云贵川3省茶产业发展及竞争力定量分析,从持续加强茶产业的扶持发展、提升茶叶国际贸易竞争力、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给予对策建议.


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区域比较研究
《农学学报 》 2024
摘要:探析中国茶叶产业区位竞争优势,对优化中国茶叶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推动茶叶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1991—2020年中国茶叶产业统计数据,采用市场占有率、资源禀赋系数和比较优势指数定量测算中国各茶叶生产省份的茶叶产业竞争力,探究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的发展态势,并提出对策建议。结果表明:(1)中国茶叶生产逐步向西南地区和中东部地区集聚,尤其以云南、贵州、四川、湖北、福建最为显著。(2)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较强,兼具一定的市场规模、资源禀赋优势和综合比较优势。(3)中国茶叶生产具备规模比较优势,总体呈上升态势,形成以福建、浙江、湖北等中东部地区和云南、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为主的规模优势产区。(4)中国茶叶生产效率比较优势不显著,总体呈平稳态势,形成以广东、福建等东南沿海地区为主的效率优势产区。(5)中国茶叶生产具备综合比较优势,总体呈上升态势,且优势区域相对稳定,规模比较优势加速了综合比较优势“极化效应”的不断增强。为提高中国茶叶产业竞争力,应结合茶叶生产区域优势特征,科学规划茶叶产业布局,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
关键词: 茶叶产业 竞争力 市场占有率 资源禀赋系数 比较优势


生防菌对烟草青枯病控制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烟草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生产优质烟叶的基础是具备适宜的土壤条件,随着我国烟草种植年限的加长,植烟过程中多种病害虫害的危害不断加剧,特别是烟草青枯病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烟草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烟草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系统性维管束病害,主要侵染植株的根、茎、叶,尤其是根、茎部位感染较严重,且寄主范围、分布范围极广,是烟叶生产过程中的毁灭性病害,给烟农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在生产中以化学农药防治、选育抗病品种、优化栽培技术措施及生物防治等手段来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其中以化学防治为主。近年来,随着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不断推进,利用生防菌防治烟草青枯病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主要总结了三大类烟草青枯病生防菌(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来源、防治效果以及对应的防治机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简单的阐述,为烟草青枯病的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生防菌 防治机制 竞争作用 拮抗作用 促生作用


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为了梳理云南茶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其与主要省份茶叶出口竞争力差异,探究制约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给出促进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的指导建议.文章分别从云南茶叶生产、茶类结构、市场及出口贸易等方面对云南省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质量竞争力指数对云南茶叶出口竞争力进行测算,并与全国茶园面积排名前列的8个产茶大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南茶叶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显示性比较优势国内保持稳定及具有质量竞争力优势.结合云南茶产业发展及出口竞争力的定量分析,从优化茶叶贸易环境、培育壮大出口经营主体、构建云茶绿色产业链等方面提出提升出口竞争力的建议.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