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非洲菊单倍体移栽苗培育的关键技术
《热带生物学报 》 2020
摘要:以非洲菊(Gerbera hybrida)单倍体组培繁殖苗为材料,研究培养基、炼苗时间和基质对非洲菊单倍体生根和移栽的影响.结果 表明:生根前的增殖培养基对后期的生根培养影响显著,增殖培养基为MS改良培养液+KT 0.15 mg·L-1,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 0.6 mg·L-1+NAA 0.1 mg·L-1,是生根苗培育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室内培养20 d后,移入大棚炼苗4 d,再在V腐植土:V红土:V珍珠岩=4:1:0.5的混合基质中培育的移栽苗,其炼苗成活率和移栽成活率最高.


PBI121/GPAT质粒的构建及对非洲菊转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植物抗寒性,本文构建一个植物表达载体,并对非洲菊进行转化。用已克隆的强抗冷植物兵豆的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将GPAT插入表达载体pB I121质粒取代该质粒上原有的GUS基因,并用PCR和酶切进行鉴定。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该质粒转化到非洲菊中。结果表明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同时对非洲菊高效转化体系进行探索,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苗7苗。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 构建 转化 非洲菊


GPAT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非洲菊的遗传转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运用已克隆的强抗冷植物兵豆的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将GPAT和QS115质粒中的诱导型启动子串联后,插入带有终止子PinⅡ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0质粒中。并用PCR和酶切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定。构建后的载体经PCR和酶切鉴定表明目的基因和启动子均已按预计方式插入载体的指定位置。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它们转化到非洲菊中,获得了潮霉素的抗性植株,并通过PCR扩增验证,有抗性苗含有这个抗冷基因。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 诱导型启动子 构建 转化 非洲菊


农杆菌介导的二氢黄酮醇3’5’羟化酶cDNA对非洲菊的转化及对其花色的影响(英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非洲菊(Gerbera hybrida)组织培养建立起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基因转化受体系统.非洲菊叶柄外植体在MS+3 mg/L BA+0.01 mg/L NAA培养基中直接诱导芽生长,在MS+0.1 mg/L NAA培养基中生根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诱导率达57%.带有云南矮牵牛(Petunia hybrida)二氢黄酮醇3’5’羟 化酶cDNA的pEH表达载体与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LBA4404融合后,与非洲菊叶柄外植体共培养3 d,通过含有卡那霉素25 mg/L和羧苄青霉素500 mg/L的选择培养,诱导出转基因非洲菊.经PCR和Southern分子杂交检测,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入非洲菊的基因组中,转基因非洲菊花色、花型及叶型都有显著变化.
关键词: 非洲菊 二氢黄酮醇3’5’羟化酶 花色 转化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