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ehavior(模糊匹配)
8条记录
杀虫剂对蜜蜂行为与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农药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蜜蜂是一种资源共享、分工明确的典型的社会型昆虫,是重要的授粉昆虫,对农业生产和全球的生态起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杀虫剂的广泛使用对蜜蜂造成了严重影响。从杀虫剂的种类及其作用机理,对蜜蜂行为与生理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评价杀虫剂对蜜蜂的影响提供参考。

关键词: 蜜蜂 杀虫剂 行为 生理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吡虫啉对蜜蜂行为与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应用昆虫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蜜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也是重要的授粉昆虫,对发展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吡虫啉是一种活性高、杀虫谱广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等传粉昆虫造成潜在危害。本文主要从吡虫啉对蜜蜂的作用机制、暴露途径、代谢过程、行为影响等方面进行叙述,重新评估蜜蜂接触杀虫剂的"安全水平",从而确定最安全有效的施用浓度,为我国新烟碱类杀虫剂对蜜蜂安全性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吡虫啉 蜜蜂 行为 生理影响 亚致死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辣椒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对西花蓟马行为反应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本试验以辣椒为寄主植物,研究西花蓟马对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辣椒后的行为反应,比较分析病毒侵染前后辣椒挥发物的异同。研究发现,与模拟接毒辣椒相比,西花蓟马偏好选择机械接毒辣椒,但在产卵量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模拟接毒和带毒辣椒植株挥发物中共收集26种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的物质有14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机械接毒辣椒植株有一定的偏好,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能诱导辣椒植株挥发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西花蓟马 辣椒 行为反应 挥发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辣椒挥发物成分分析及对西花蓟马行为反应影响

山东农业科学 2018

摘要:本试验以辣椒为寄主植物,研究西花蓟马对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辣椒后的行为反应,比较分析病毒侵染前后辣椒挥发物的异同.研究发现,与模拟接毒辣椒相比,西花蓟马偏好选择机械接毒辣椒,但在产卵量上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从模拟接毒和带毒辣椒植株挥发物中共收集26种化合物,含量差异显著的物质有14种.结果表明,西花蓟马对机械接毒辣椒植株有一定的偏好,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侵染能诱导辣椒植株挥发物种类和含量的变化.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西花蓟马 辣椒 行为反应 挥发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蚕的生物学特性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琥珀蚕Antheraea assamensis Helfer,1837属鳞翅目(Lepidoptera)大蚕蛾科(Saturniidae)柞蚕属(Antheraea)昆虫,利用其茧缫制的琥珀蚕丝,具有金黄色光泽,产量少,价格极其昂贵,现今只有印度从事琥珀蚕丝的研究及生产工作。本文通过野外考察,收集资源进行室内饲养,记述了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史、生活习性。琥珀蚕在云南西双版纳1年发生3~4代,喜高温多湿,喜食天竺桂、香樟、假柿木姜子等多种樟科植物,以蛹越冬。成虫首次出现在3月上中旬,第3代出现在9月底10月初。室内饲养24~28℃,80%~95%条件下,卵期8~12 d,幼虫4眠5个龄期,历期24~35 d,蛹期18~30 d,成虫4~12 d。

关键词: 琥珀蚕 生物学特性 形态学 习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闭弯尾姬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环境昆虫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22℃,相对度60%~70%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蜂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历经4d,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的第3d,羽化数量为25头,占全部羽化数量的58.82%;第3d中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3:00,羽化数量为16.5头,占全天羽化数量的66.00%。半闭弯尾姬蜂交配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交配阶段、结束阶段;交配后开始产卵,产卵过程大致分为寄主寻找和确定、穿刺和产卵、产卵结束和梳理。

关键词: 半闭弯尾姬蜂 羽化 交配 产卵 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尺蠖绒茧蜂对茶梢挥发物的EAG和行为反应

昆虫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有效诱集茶尺蠖绒茧蜂Apanteles sp.的信息化合物及其组合,选用了源于健康和虫害茶梢的27种典型挥发物的10-2g/mL石蜡溶液、混合物1(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和芳樟醇石蜡溶液)和混合物2(含等量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戊烯-1-醇、反-2-戊烯醛、顺-3-己烯乙酸酯、正戊醇、正己醇和1-戊烯-3-醇石蜡溶液),用1~2日龄雌蜂为试虫,测试其EAG反应,并采用Y形嗅觉仪测定其行为反应;另外,选择5个茶园进行了野外生测试验。EAG结果表明:各味源的EAG值之间差异显著;脂肪酸衍生物引起较强EAG反应,其次为芳香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再次为倍半萜类和单萜类;单组分中,顺-3-己烯乙酸酯、反-2-己烯醛、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苯乙酮、苯乙醇、苯甲醇、苯甲醛和茉莉酸甲酯引起的EAG值较大,1-戊烯-3-醇、2-戊烯-1-醇、顺-3-己烯-1-醇、香叶醇、罗勒烯、α-萜品烯、(+)-雪松醇、(+)-3-蒈烯、α-忽布烯和β-紫罗酮引起的值较小,Z-茉莉酮引起的最小;混合物1引起的EAG值最大,混合物2引起的较小。使用EAG值较大的水杨酸甲酯、反-2-戊烯醛和混合物1等8种味源,以Y形嗅觉仪进行的行为测定结果与EAG反应基本一致。以正己烷为溶剂的10-3,10-2和10-1g/mL水杨酸甲酯、10-2g/mL水杨酸甲酯和反-2-己烯醛混合溶液分别制成诱集剂,载于橡皮头诱芯,在浙滇闽粤茶园强烈地诱集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和其他茧蜂,并表现梯度效应。据此认为虫害诱发的茶梢互利素引起该蜂强烈EAG反应和趋向性,互利素与互利素或普通植物挥发物的恰当组合可于茶园中有效诱集该蜂。

关键词: 茶尺蠖绒茧蜂 茶梢 植物挥发物 触角电位 行为反应 互利素 信息素 诱集效应

昭通市苹果绵蚜的生活史及习性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苹果绵蚜在昭通市1年最高发生15~16代,最低发生10代,世代重叠。10月份部分虫进入越冬期,1月份苹果绵蚜开始活动。7~8月份,完成1代仅需11~27 d,而在冬季完成1代需50.3~92.5 d。1年产生2次有翅蚜,夏季有翅蚜所产生的后代均为孤雌蚜,而秋季所产生的后代不仅有孤雌蚜,而且能够产生性蚜。各龄虫均有越冬,其中以第2龄虫为主,田间尚未发现性蚜和卵。第1龄虫为全年主要迁移虫态,占98%以上。

关键词: 苹果绵蚜 发生世代 习性 昭通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