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division(模糊匹配)
12条记录
云烟品牌云南原料基地土壤、烟叶氯素含量特征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以云烟品牌云南原料基地5市(州)37县1130份土壤样品和中部烟叶样品为材料,对氯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区划研究.结果表明:云烟品牌省内原料基地中部烟叶氯含量平均值为0.29%,氯含量<0.3%的分布频率高达71.33%,0.3%~0.8%适宜区间的样品分布频率仅有22.75%.土壤氯平均含量为15.37 mg/kg,样品分布频率最高的是<10.0 mg/kg区间,占61.68%,适宜区间10.0~30.0 mg/kg样品分布频率仅为28.23%.水溶性氯含量最高的海拔段是1800~2000 m,最低的是<1600 m;中壤土的水溶性氯含量最高,轻粘土和中粘土含量较低.云烟品牌云南原料基地中,仅有28.23%的土壤样本和22.75%的烟叶样本在适宜范围内,有61.68%的土壤样本和71.33%的烟叶样本氯含量低于适宜范围.

关键词: 云烟品牌原料基地 土壤氯含量 烟叶氯含量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地形土壤因子的滇重楼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中国滇重楼进行基于地形土壤因子的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方法】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 Ent)和Arc GIS软件空间分析功能,结合影响中国滇重楼潜在分布的地形、土壤因子,研究了中国滇重楼潜在分布区的生态适宜性并构建了我国滇重楼潜在分布与地形、土壤因子的关系模型。【结果】影响中国滇重楼潜在分布的主导因子为海拔、有机碳含量、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土壤含粘土量、土壤有效水含量等级、土壤质地分类,它们对滇重楼潜在分布的累积贡献率达到了潜在生态因子的97.1%,利用所建模型给出的滇重楼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将中国滇重楼生态适宜性等级划分为不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并给出了中国滇重楼潜在分布区的地形、土壤因子阈值。【结论】该结果可为开展中国滇重楼种植的合理区域选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地形、土壤因子 滇重楼 生态适宜性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花蕙兰与朱砂兰杂种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花蕙兰与朱砂兰杂交种子萌发后形成的根状茎为试验材料,采用KT、6-BA和NAA三种外源激素对杂交兰根状茎进行实验,比较不同激素对根状茎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单因素实验中,随着激素KT、6-BA浓度的增加,杂交兰根状茎的增殖率和分化率逐渐增加,但不成正比例关系。NAA浓度一定时,6-BA浓度为3 mg/L时,杂交兰根状茎的平均增殖率最高达到290%,6-BA浓度为4 mg/L时,根状茎的平均分化率最高达到85.64%;KT浓度为2.5 mg/L时,平均增殖率最高为300%;KT浓度为3.0 mg/L时,根状茎的平均分化率最高为87.89%。三种激素复合添加对杂交兰根状茎增殖和分化效果最佳。增殖效果最佳的培养基为1/2 MS+6-BA 3.0 mg/L+KT 2.0 mg/L+NAA 0.2 mg/L+琼脂粉7.0 g/L+香蕉80 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根状茎粗壮且长,增殖率高。分化效果最佳培养基为1/2 MS+6-BA 4.0 mg/L+KT 2.5 mg/L+NAA 0.2 mg/L+琼脂粉7.0 g/L+香蕉80 g/L+蔗糖30 g/L+活性炭1 g/L,分化苗生长良好,叶色深绿。本研究为杂交优株实现工厂化育苗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杂交兰 根状茎 组织培养 增殖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滇重楼种植的气候适宜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在对云南、四川、贵州3省175个滇重楼种植区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中药资源空间信息网格数据库"提供的1950—2000年1 km×1 km空间分辨率的气候资料,基于全国区域和年尺度选取影响我国滇重楼分布的潜在气候因子,利用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和ArcGIS空间分析技术,研究了影响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及其气候适宜性。结果表明,影响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是8月平均降雨量、最干季平均温、等温性、10月平均降雨量、季节降水量变异系数和7月平均温,累积贡献率达到了97.2%。利用所建模型给出的滇重楼在待预测地区的存在概率,将我国滇重楼潜在种植分布区划分成气候不适宜区、次适宜区、较适宜区和最适宜区,并给出了各气候适宜区的气候特征。研究结果可为优化我国滇重楼生产布局及引种提供参考。

关键词: 滇重楼 气候适宜性 区划 主导气候因子 最大信息熵模型(MaxEnt)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洱海流域污染排放总量分区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有效控制湖泊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总量是长远保障湖泊水体环境质量的根本措施,由于影响湖泊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总量的因素和关系复杂,针对湖泊流域整体性宏观控制系统设计缺乏可操作性的理论、方法和应用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效果。为此,介绍了基于水环境影响不同分区的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总量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提出了水环境质量影响指数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讨论和评估了在洱海流域污染排放负荷总量控制系统总体设计上的应用和预期效果。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影响指数 分区 污染排放总量 控制系统 洱海流域

大花香水月季再生体系的初步建立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大花香水月季(Rosa odorata var.gigantea)为材料,研究了影响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因素,包括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和组合、暗培养时间等。结果表明,以带有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腋芽萌发的最适激素浓度组合为6-BA 1.5 mg/L+NAA 0.12 mg/L;最适诱导愈伤培养基为MS+2,4-D 4.0 mg/L,诱导率为93.33%;最适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TDZ 3.0 mg/L+GA31.0 mg/L+NAA 0.1 mg/L,暗培养15 d,再生率为18%。本研究通过间接器官再生途径初步建立的大花香水月季植株再生体系,为利用外源基因对月季进行遗传改良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大花香水月季 愈伤组织 分化 植株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桐子居群种子表型变异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小桐子8个居群种子表型进行研究,测量种子长度、宽度、重量等11项形态学指标。种子表型性状,居群间的变异系数c.v.%=10.64~19.33,表型频率分化系数平均Pst=10.02%,表型方差分化系数平均Vst=14.27%,表明小桐子种子表型居群内变异是其变异的主要来源。居群间欧氏距离Q-聚类分析表明,种子表型分化基本与居群间的地理距离远近相关联。11个表型性状间多数呈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种子长度、宽、厚、周长和种子百粒重为小桐子易测定和重要的表型性状。

关键词: 小桐子 居群 种子 表型性状 变异 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苹果产区及品种构成

中国果树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苹果是云南的重要果树。实践证明:在滇东北地区海拔1 900~2 300 m、滇西北地区海拔2 200~2 700 m,年均温在11.4~14.7℃的高海拔山区为苹果适宜种植区;海拔1 900~2 100 m的年均气温在14.0~15.0℃地区为苹果次适宜区;在海拔1 800 m以下、年均气温15.0℃以上地区栽培的苹果表现不好,不提倡栽培。目前,云南省苹果种植面积约有3.31万hm2,形成了4个主产区。

关键词: 云南 苹果 品种结构 区划 产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优质亚麻种植区划研究

中国麻业科学 2010

摘要:本文在深入调查云南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上,依据云南气候条件类型,结合云南省冬季亚麻多年试验和种植的基础,充分考虑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云南省冬季亚麻种植生产区域进行了划分,旨在为云南优质亚麻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云南 优质亚麻 区划 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罗望子野生资源调查及生态适宜种植区划探讨

云南热作科技 2002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罗望子自然分布区资源属性特点、类型、适生因子及现状的调查,了解罗望子的经济及生态价值;对适生因子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了云南罗望子种植区划的参考指标。

关键词: 酸豆 种质资源 调查 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