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交配型(模糊匹配)
10条记录
云南省稻瘟病菌群体的致病性分析及交配型分布

植物保护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云南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毒性频率及交配型分布,利用2007—2013年分离自云南省不同稻区的112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对23个持有不同抗性基因的单基因系和持有Pi57(t)的水稻渗入系IL-E1454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对不同抗病基因的毒性频率存在很大差异,分离自粳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z-t、Pi5、Pi9、Pi20和Pi57(t)这5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4.29%、5.36%、5.51%、5.36%和0;分离自籼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对持有Pik-h、Piz、Pita、Piz-5、Pita-2、Pi5、Pi7和Pi9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8.25%、9.13%、9.64%、7.50%、15.72%、0、13.05%和0;分离自陆稻区的稻瘟病菌菌株菌株对持有Pik-h、Pib、Pish、Pi1、Pi5、Pi9、Pi11和Pi57(t)这8个水稻品系的毒性频率分别为6.67%、3.33%、13.79%、13.33%、7.69%、6.67%、0和3.23%;交配型测定结果显示,陆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100.00%,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43.33%和56.67%;粳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91.84%,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69.39%和22.45%;籼稻区菌株可交配率为87.88%,其中MAT1-1和MAT1-2菌株分别为18.18%和69.70%,表明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的育性均比较高,但交配型分布极不平衡。

关键词: 稻瘟病菌 致病性 毒性频率 交配型 云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大理州烟草疫霉交配型及甲霜灵敏感性研究

中国烟草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大理州烟草疫霉的群体结构和抗药性水平,采用对峙培养法和含药平板法研究了2013—2014年大理州烟区烟草疫霉的交配型和对甲霜灵敏感性。结果表明,测定的大理州烟区的150个烟草疫霉菌株全部为A2交配型,未发现A1或A0交配型;263个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EC_(50)值分布于1.0829~33.6227 mg/L,平均EC_(50)为8.7599±0.0358 mg/L。大理州烟草疫霉菌株对甲霜灵的敏感性差异显著,敏感、中抗和抗性菌株在群体中的比例分别为14.83%、52.85%和32.32%。大理州烟草疫霉在其侵染循环中主要进行无性繁殖,病原菌对甲霜灵的抗药性水平较高,中抗和抗性菌株分布广泛,亟需加快其他新型高效安全替代制剂的筛选和应用。

关键词: 烟草黑胫病 烟草疫霉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柳田头菇B交配型基因信息素受体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并PCR及DNA步移法,从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 YAASM0711菌株中扩增得到了一个4231bp的核酸片段。经过比对及序列预测,所获得序列中含有杨柳田头菇交配型编码基因中的信息素受体部分,其序列长度为1194bp,包含4个内含子,5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217bp,113bp,67bp,138bp,449bp。拼接后的ORF全长984bp,编码327个氨基酸残基。该序列与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a、双色蜡蘑Laccaria bicolor信息素受体氨基酸序列较为相似,含有7个跨膜区。信息素受体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其与多个物种信息素受体聚集在一起,可能与真菌信息素受体的多种起源有关。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信息素受体 交配型 简并PCR 氨基酸序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杂交研究

生物技术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验证杨柳田头菇菌株YAASM0711的性遗传模式,探索田头菇属不同分离菌株间的杂交结果。方法:对菌株YAASM0962、YAASM0969以及茶树菇CS45做了交配型与种间杂交研究。结果:菌株YAASM0962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比例A3B3∶A4B3∶A3B4∶A4B4为6∶10∶14∶7;菌株YAASM0969和茶树菇CS45出现偏分离现象,只有两种极性出现,2种交配型比例分别为(YAASM0969,A5B5∶A6B6)38∶35和(CS45,A7B7∶A8B8)51∶55。菌株YAASM0711与YAASM0962、YAASM0969、YAASM0967、CS45之间杂交能形成具锁状联合的双核菌丝,且除茶树菇外均能产生子实体。结论:除茶树菇CS45外其余的菌株为杨柳田头菇,它们的有性繁殖方式应该均为四极异宗结合,伴随人工的栽培,其交配因子基因之间不断的重组、插入或删除引发偏分离现象,导致极性菌株比例失调,甚至使一些极性丢失。

关键词: 田头菇属 分离菌株 交配型 单孢杂交 出菇验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SPSS的杨柳田头菇菌丝生长速度与交配型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杨柳田头菇菌株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型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结果证明,该菌的单孢生长速度与极性、交配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极性,存在一个单孢生长极慢的极性。对于交配因子,单孢生长速度与交配因子Ax最相关,其次为Bx、By、Ay,而且可以说明交配因子的亚基X比Y更与单孢生长速度相关,它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交配型 单孢生长速度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柳田头菇交配型因子与菌丝生长速度关系

云南植物研究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杨柳田头菇(Agrocybe salicacola)菌株711子实体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用稀释分离法获得224个单孢菌株,其中单核菌株210个,交配试验及单孢出菇证明其性遗传模式为四极异宗结合,4种交配型的比例为AxBx∶AxBy∶AyBx∶AyBy为47∶59∶53∶51。研究结果还表明,杨柳田头菇4种交配型的数量、比例与单孢萌发速度、生长速度相关,生长速度较慢的菌株基本上属于一种交配型,只有少数生长慢的菌株属于另外两种交配型。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快(F)-慢(S)配对的异核体与快(F)-快(F)配对的异核体在YPD平板上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别,但在聚丙烯栽培袋上F-S异核体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F-F异核体,这说明交配因子A和B与生长速度基因可能连锁,且存在重组现象,F-S交配的异核体在生长上有优势,可能是人工选择后交配因子亚基减少导致偏分离发生的原因。

关键词: 杨柳田头菇 生活史 交配型 生长速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辣椒疫病的分子诊断及其病原菌群体特征研究

植物病理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2005~2007年分离自云南省辣椒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对病原菌的群体特征进行研究。PCR特异性扩增表明,引起云南辣椒疫病的病原菌是辣椒疫霉。交配型测定显示,234个云南辣椒疫霉菌株由A1、A2和A1A2(自育型)3种交配型组成,以A2和A1A2交配型为主。其中,A2占45.3%,A1A2占43.2%,A1仅占11.5%。大部分产区3种交配型共存,在田间进行有性生殖的可能性很大。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的200个菌株中,甲霜灵敏感菌株是主要菌系,占测定菌株的95.5%,中抗和抗性菌株比例较低,分别为2.0%和2.5%。抗药性菌株的出现与甲霜灵的选择压力有关。云南辣椒疫霉群体组成较为复杂,A1A2交配型可能在云南辣椒疫霉的有性生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影响群体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键词: 辣椒疫病 分子鉴定 交配型 甲霜灵敏感性 辣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致病疫霉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及其群体演替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9.4%和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薯的菌株。Ⅰa、Ⅱa和Ⅰb三种mtDNA单倍型被检测到,马铃薯致病疫霉有Ⅰa和Ⅱa两种单倍型,全部为第二次全球迁移后出现的“新”群体。Ⅰa单倍型在群体中的比例为96%,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番茄致病疫霉则为Ⅰa和Ⅰb两种单倍型,“新”、“旧”群体共存。【结论】马铃薯和番茄致病疫霉群体的遗传结构有明显差异;致病疫霉“新”、“旧”群体在云南已发生演替,马铃薯致病疫霉“新”群体已成功替代了“旧”群体;迁移和有限的有性生殖可能在云南致病疫霉群体的演替中担当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交配型 自育性 甲霜灵敏感性 mtDNA单倍型 晚疫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分布及发生频率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CSCD

摘要:1998~ 1999年 ,将云南省不同类型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内 12个马铃薯产区分离的大量晚疫病菌菌株与A1和A2交配型标准菌株进行了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 :2 5 3个晚疫病菌株中 ,A1交配型有 2 0 4株 ,仍为优势侵染病原 ,分布于所有马铃薯产区 ;A2交配型菌株 4 1株 ,发生频率为 16 2 %,除昭通、沾益、嵩明、寻甸和大理外 ,其余 7个产区均有分布。 8个自育型菌株被检测到 ,对其形态特征及有性结构分别进行了描述。本文还讨论了A2交配型的扩散对云南省马铃薯生产造成的潜在威胁 ,并据此提出了对种薯调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马铃薯 晚疫病菌 交配型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稻瘟病菌的有性世代研究初报

植物保护 1992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云南省稻瘟病菌有性世代的形成状况,用云南省14个地区采集的约300个稻瘟病菌株和分离自龙爪稷上的A.a交配型标准菌株,在燕麦片培养基上作了交配。交配结果是:西双版纳州、曲靖地区的分离菌中A,a两交配型菌都有;楚雄州、大理州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昆明、保山、玉溪、文山、昭通、迪庆、临沧及怒江等地的分离菌中仅有a交配型菌,红河州和丽江地区的分离菌都末形成子囊孢子,无法确定其交配型。此外,曲靖地区龙爪稷上分离10个梨孢属菌株及日本茨城县糠稷上分离的7个梨孢属菌株,分别与上述标准菌株、云南省稻瘟病菌株、日本秋田县稻瘟病菌株作了交配,都末形成有性世代。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有性世代 交配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