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云南(模糊匹配)
547条记录
云南干热河谷草地植物特征及草地资源保护和利用

热带农业科学 2020

摘要:干热河谷区具有季节性干旱明显、热量丰富、土壤退化等环境特征,其独特的气候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特征制约了该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脆弱,是中国生态建设的难点和生态恢复的区域.通过相关文献的查阅、概括与归纳,简要评述了云南省干热河谷典型区环境特征、草地植物群落特征以及存在问题,提出干旱型草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建议,以期为本区草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建设和恢复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南 干热河谷 草地 植物资源 特征 保护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芒果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果树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全面了解云南省芒果产业发展状况,从云南省芒果生产概况,品种选育及主栽品种,种苗繁育、套袋、修剪、水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生产栽培技术,产业发展优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云南省芒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优良品种少、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果园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力度不足等问题,提出并探讨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为推进云南省芒果产业高效快速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芒果 产业 现状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9年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春夏季发生特征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rugi perda自2019年1月11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首次被发现以来,截至6月24日,全省已发生16个州(市)128个县(区、市),累计发生面积达11.72万hm2,总体呈现由滇西南、滇南、滇西向滇东南、滇中、滇东北和西北迁飞扩散的趋势.4-5月,实地调查受害株率4.00%~97.00%,平均单株虫量0.02~2.72头.同时,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田间可见各种虫态.到6月下旬,随着西南季风加强和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特征已经从初期的零星发生、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以境外虫源为主向全境普遍性发生、发生程度高及境外虫源与本地虫源混合发生为害转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玉米周年种植及播期的复杂化也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提供了连续不断的丰富食料,成为其为害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特征 云南 春夏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Ⅸ: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省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149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背飞虱抗性的表达离不开气候环境因素,其多样性富聚区在全省不同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以滇西南和滇中较为丰富,籼粳稻交错区和种植环境丰富的区域是多样性的富聚区;不同气候带中的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依次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北热带>中温带>北温带;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大.发掘了87份有研究利用价值的优异稻白背飞虱抗源.

关键词: 稻种资源 稻白背飞虱抗性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蔗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糖料 2019

摘要:蔗糖产业不仅是云南省高原特色产业,更是扶贫产业.2018/2019榨季,云南甘蔗农业总产量1843.27万t,入榨甘蔗1625.17万t,产糖208.01万t,出糖率12.80%;2019/2020榨季,云南甘蔗种植面积28.993万hm2,高优良种推广24.884万hm2,产业覆盖全省8个州(市)50余个县(市、区)约128万户农户、600余万蔗农.但云南蔗糖产业发展中存在:蔗区劳动力严重短缺、生产成本高、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植规模不够、丘陵山地甘蔗小型收获机械化进程缓慢、地膜残留污染等问题,制约了蔗糖产业发展.提出了加快甘蔗良种推广、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改善蔗区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发展机械化及配套技术推广、加快推广地膜回收技术和完全生物降解地膜、实施境外种植拓展工程等探讨提质增效方案与对策,以期为云南蔗糖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蔗糖产业 发展现状 对策建议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的白叶枯病抗性评价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评价云南药用野生稻对白叶枯病菌株的抗性,为药用野生稻的保护及抗病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24个近年在云南稻作区流行的白叶枯病菌株及国内外部分标准强致病菌系对云南8个居群(OF1~OF8)的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进行接种鉴定,测量病斑长度,按照抗性分级标准进行抗性等级划分,建立抗病谱,比较分析不同药用野生稻材料间和不同居群间的抗性差异。【结果】接种24个白叶枯病菌株21 d后,感病材料金刚30的病斑长度均超过20.00 cm,而未接种的叶片未发生任何变化,说明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未丧失致病力;31份药用野生稻材料大多出现典型的白叶枯病症状,但抗病等级存在差异,其中,67.7%的供试药用野生稻对XOO8菌株表现抗病,说明XOO8菌株的致病性最强,所有材料均抗XOO14菌株,说明XOO14菌株的致病性最弱。31份药用野生稻的抗菌率均在50.0%以上,其中OF2-1的抗菌率最高,为100.0%,OF4-2的抗菌率最低,为50.0%。8个居群中,以OF5和OF7的抗菌率最高,均为100.0%,说明二者对24个白叶枯病菌株均表现抗性;OF4的抗菌率最低,为79.2%,仅抗19个菌株。8个居群抗性由强至弱排序为:OF5=OF7>OF6>OF1=OF2=OF8>OF3>OF4。各居群内样品个体间抗性差异明显,推测是由于野生稻杂合程度较高所导致。【结论】云南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对当前在云南流行的白叶枯病小种及国内外部分强致病菌整体抗性较好,其抗性差异来源于居群内的杂合度,与地理分布无关,推测云南药用野生稻具有特异的优良抗白叶枯病基因,其在遗传研究和品种改良方面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关键词: 药用野生稻 白叶枯病 抗性 鉴定评价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分子标记对覆盖云南16个州(市)的90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2对SSR标记共检测到193个等位基因,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4~18,平均8.78;主要等位基因的频率为0.204 8~0.794 1,平均0.380 3;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347 7~0.887 6,平均0.730 7;多态信息含量为0.320 2~0.877 7,平均0.698 6。以地理来源进行分类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在不同州(市)间的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多态性位点数、多态性位点百分率、观测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遗传多样性及Shannon’s指数最高,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说明普洱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而迪庆州和楚雄州相对较低;遗传距离和遗传一致度分析表明,普洱市与西双版纳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小、遗传一致度较高,亲缘关系最近,而昆明市与楚雄州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距离最大、遗传一致度较低,亲缘关系最远。遗传分化分析显示,908份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质内个体间,且种质间的基因流为2.838 8,该值大于1,说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NJ聚类分析、PCA主成分分析及Sturcture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均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群,其中NJ聚类分析和PCA分析又在2大类群的基础上分为4个亚群,908份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并没有按照地理来源进行聚类,交错分布于各个类群中。表明云南水稻种质资源具有极其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不同州(市)水稻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大,将为今后水稻新品种选育提供宝贵的资源材料。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云南 水稻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群体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主要瓜类蔬菜生产中农药危害因子分析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9

摘要:目的为了掌握云南省主要瓜类蔬菜生产中农药残留情况。方法于2018年采集云南省瓜类蔬菜主要种植的5个地州16个县市的90份瓜类蔬菜,对64种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检测,并以GB 276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为依据,分析云南省主要瓜类蔬菜生产中农药危害因子。结果在90份瓜类蔬菜样品中,检出12种农药品种,超限量样品为1份,禁用农药久效磷和毒死蜱有检出。结论云南省主要瓜类蔬菜的农药污染水平较低,但在农药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引导种植户农药使用上有待加强。

关键词: 云南 瓜类蔬菜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施肥现状调查与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摸清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施肥情况以及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油菜生产中肥料的投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农户和农技人员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2016/2017和2017/2018两个年度的实地走访调查,分析了云南省主要油菜产区当前的肥料投入状况、油菜生产水平及效益等。【结果】施用化肥的农户比例为100%,施用有机肥的农户比例为19.7%;全省油菜生产中氮(全N)、磷(P_2O_5)、钾(K_2O)养分总投入量分别为181.7、81.5、61.0 kg/hm~2,N∶P_2O_5∶K_2O=1∶0.45∶0.34;油菜施肥次数为1~4次,施肥4次的比例占38.1%,追肥2次的农户占61.6%,基氮比例适宜的农户占62.5%。全省油菜平均单产3030 kg/hm~2,纯收益为3758元/hm~2。【结论】在云南省当前油菜生产水平下,应该采取调整化肥和有机肥的施用比例,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降低N养分的投入,增加P_2O_5和K_2O养分的投入,协调好氮、磷、钾养分比例,进一步加强种植技术和施肥技术培训等措施降低油菜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关键词: 油菜 云南 施肥 调查 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及其产业现状

农学学报 2019

摘要:从资源、相关研究、产业概况3个方面分析云南水生花卉的发展状况.总结了云南荷花品种资源及其优良特性;分析了云南荷花资源的相关研究,表明云南荷花在同一或同类型的品种内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归纳了云南荷花相关产业以观光、藕莲、藕粉为主.提出云南不止是中国野生睡莲五大分布中心之一,而且是国内唯一的耐寒睡莲和热带睡莲野生种群都有分布的地区;归纳了云南睡莲相关产业有观光、香水莲、切花、耐寒睡莲种苗等.指出云南还有很多特色的水生花卉资源有待开发利用.提出了收集云南水生花卉资源、培育特色新品种、以应用研究为主解决产业瓶颈问题和开发独特水生花卉新产品的建议.

关键词: 水生花卉 云南 荷花 睡莲 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