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科学
》
2008
摘要:云抗12号是从云南大叶茶群体—南糯大叶茶中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经过多年的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表现为:植株乔木型,中生种,树姿开张;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芽叶茸毛多,持嫩性强;产量高,平均产优质干茶457.59kg/ha;鲜叶内含物质丰富,适制优质红绿茶;抗茶小绿叶蝉.
关键词:
云抗12号
大叶种
选育
高产
优质
《种子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粳25是用优质长粒具香味的云粳优2号为母本,高产耐寒的云粳4号为父本进行杂交,经5年10代选育而成。具有米质好(国标一级米)、高产、耐寒性强、高抗稻瘟病的特点,食味品质好,米饭香味浓郁、冷不回生,2007年11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粳稻
优质
香米
耐寒
选育
特性
《茶叶
》
2007
摘要:云抗50号是从云南大叶种群体——凤庆长叶茶中采用系统选育法培育而成。植株乔木型,中生种;平均亩产干茶194.80kg,比对照种云抗10号增产7.25%;制红绿茶品质优;抗茶小绿叶蝉,抗寒性弱。
关键词:
云南大叶种
新品种
选育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云粳优5号的母本是云粳优1号,父本是云粳优2号,经4年6代选育而定名.选育过程中,从集团单株选拔开始,每年都对高产性、品质、稻瘟病抗性、耐寒性进行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科学依据.云粳优5号具有稻米品质好、香味浓郁、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根据该品种选育的成功经验,在今后品质育种中,以加强优异稻种资源的收集、研究和利用为基础;继续特质米育种和高整精米率育种;重视减少黑褐色斑点米育种研究;加强优质稻栽培技术研究.
关键词:
优质
粳稻
细长粒
香米
云粳优5号
选育
展望
《云南农业
》
2006
摘要: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对茶区良种面积扩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十五”期间,省茶科所选育出了多个良种,并加强区域及良种良法的推广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关键词:
茶树新品种
选育
区域
推广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将经杂交选育后直接组配成4元杂交种。经各试验点比试成绩优良,万蚕产茧量20.71~21.64 kg,万蚕茧层量5.37~5.52kg,解舒丝长1090~1119 m,各项经济指标达到和超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蚕桑专业委员会制定的选育标准。
关键词:
家蚕
云松
云月
杂交
选育
《分子植物育种
》
2005
CSCD
摘要:以高产优质的云南高原粳稻品种滇系4号为轮回亲本,以IRBB21为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1的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3次回交以及5次自交形成BC3F5代材料,并结合后代材料的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农艺性状的评价选择,选育出高原粳稻新品系云资抗21号,对云资抗21号的21个单株采用与Xa21连锁标记RM21和RM229、以及22个独立分离的SSR标记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这21个单株在RM21位点上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在RM229位点上有1个单株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其余的20个单株均为IRBB21的纯合基因型,而在其余22个SSR标记位点上均显示为轮回亲本的纯合基因型。该新品系白叶枯病抗性与IRBB21相近,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高原粳稻
云资抗21号
白叶枯病
选育
云南
《杂交水稻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皖旱优1号是由N422S与恢复系R8272配组育成的粳型杂交旱稻组合。该组合分蘖力强,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旱性强,中抗稻瘟病和胡麻斑病,米质较好。200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皖旱优1号的选育过程、主要特性、旱作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
关键词:
杂交旱稻
皖旱优1号
高产
抗旱性强
选育
《中国糖料
》
2005
摘要:甘蔗新品种云蔗92-19为中大茎、早熟高糖、丰产性强;萌芽势强、萌芽率高,出苗整齐,蔗苗健壮,分蘖中等;长势强,拨节早,蔗茎均匀粗壮直立,单茎重实,成茎率高,脱叶性较好,有效茎75000株/hm2左右。平均产量100.2t/hm2,比CK1(ROC10)和CK2(桂糖11号)分别增产9.3%和4.4%;平均蔗糖分15.24%,比CK1和CK2分别高0.98和1.01个百分点,其中,11月份蔗糖分14.13%,较二对照高1.7~1.98个百分点;平均含糖量15.6t/hm2,分别比CK1和CK2高18.2%和13.0%。该品种适应性广,高抗黑穗病和嵌纹病。适宜于中等肥力的旱坡地、水肥条件较好的水浇地及水田种植。该品种于2004年10月通过了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甘蔗新品种
云蔗92-19
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