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双江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调查及病原检测
《西南农业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ting Disease,RSD)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甘蔗病害,对甘蔗生产危害极大。摸清蔗区RSD的分布、发生危害情况,是科学推广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关键。对云南双江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和I-ELISA法,对田间采集的60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51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85%,9个样本为阴性,确认双江蔗区存在RSD;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RSD发生状况,为双江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科学依据。
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研究
《植物保护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大螟蔗田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采用聚集度指标法、Iwao回归分析法和Taylor幂法则分析了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型,根据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确定了蔗田枯心苗的最适理论抽样数。甘蔗枯心苗的空间分布呈聚集分布,基本成分是个体群,个体间相互吸引,个体群在蔗田呈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密度的升高而增加,聚集原因可能是由于甘蔗自身特性和大螟为害等环境因子作用或其中一个原因引起的。5种抽样方法均可用于蔗田抽样调查。用Iwao的理论抽样数模型计算出蔗田枯心苗的理论抽样数模型为:D=0.1时,n=230.470 0/m+0.980 0,D=0.2时,n=57.617 5/m+0.245 0,D=0.3时,n=25.607 8/m+0.108(m为枯心苗平均密度)。本文为开展大螟测报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6种杀虫剂对甘蔗蛴螬的田间防治效果
《农药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为了筛选防治甘蔗蛴螬的理想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结合甘蔗大培土布施6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防治蛴螬效果最佳,残留虫口数最少,为1.67头/m2,蔗根受害情况也最轻,受害率仅为5.56%,两者相对防效均为最高,分别为76.19%、93.57%。其次是8%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和8%杀螟单辛硫磷颗粒剂。其他杀虫剂对蛴螬均有一定防效,但效果不甚理想。[结论]结合甘蔗大培土,选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75 kg/hm2、8%毒死蜱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和8%杀螟单辛硫磷颗粒剂60 kg/hm2等药剂,可有效防治甘蔗蛴螬,保护蔗根免受为害。
甘蔗叶焦病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控对策
《中国糖料 》 2012
摘要:甘蔗叶焦病(Leaf scorch)是一种重要的真菌性突发病害。结合田间调查分析了甘蔗叶焦病的症状、致病病原、侵染途径和发病条件等发生危害特点,并根据其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甘蔗白叶病植原体巢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植物病理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白叶病(sugarcane white leaf,SCWL)是由植原体引起的重要甘蔗病害[1],广泛分布在印度、泰国等许多国家[1,2]。我国甘蔗产区的栽培品种也有SCWL的发生[3]。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植原体可通过繁殖种苗进行传播,台湾斑纹叶蝉(Matsumuratetlix hiroglyhious)通过咬食感染甘蔗植株的韧皮部可引起该病害[4]。SCWL是
引进甘蔗品种(材料)检疫及重要病害检测
《甘蔗糖业 》 2011
摘要:按照国际标准检疫程序对从菲律宾、泰国、缅甸、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引进的36个甘蔗品种(材料)于昆明甘蔗检疫温室进行了病害疫情监测,未发现疫情;并利用已建立的分子检测技术对甘蔗斐济病、花叶病、白条病和宿根矮化病等4种重要病害进行了检测,结果有8甘蔗品种(材料)宿根矮化病呈阳性,其余均呈阴性。同时对呈阳性的甘蔗品种(材料)进行了隔离处理,从而确保了国际合作甘蔗品种交换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引进甘蔗品种(材料) 重要病害 检疫 分子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