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的影响
《南方农业学报 》 2014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活性的影响,为桑园使用东莨菪内酯防治虫害的安全性及家蚕抗性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毒叶法对家蚕进行添毒,测定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的影响,并通过离体抑制试验求出东莨菪内酯对GSTs的抑制中浓度(IC50)。【结果】摄食不同浓度东莨菪内酯(0.026~0.104 mol/L)处理桑叶的家蚕表现出相似的中毒症状(吐液和拒食),但在添毒36 h后中毒症状完全消失。相对于正常的家蚕,摄食东莨菪内酯处理桑叶后家蚕中肠组织的GSTs比活力呈前期降低、中期升高、后期降低的变化趋势。不同浓度(0.001~0.016 mol/L)的东莨菪内酯均显著抑制家蚕中肠组织离体GSTs活性,且抑制率随东莨菪内酯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东莨菪内酯对家蚕中肠组织GSTs的IC50为0.00474 mol/L。【结论】东莨菪内酯可抑制家蚕中肠组织GSTs活性。
关键词: 家蚕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东莨菪内酯 比活力 抑制中浓度(IC50)


7种杀菌剂对桑树及家蚕的安全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桑园常用的杀菌剂在不同剂量下对桑树及家蚕安全性,评价了常用杀菌剂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80%戊唑醇WP、30%苯甲·丙环唑EC、50%百菌清WP、50%嘧菌酯WG和22.5%啶氧菌酯SC对桑树的安全性及药后不同间隔期的桑叶对家蚕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在4倍推荐剂量范围内喷施桑树后均未产生药害;除30%苯甲·丙环唑EC、50%嘧菌酯WG、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药后3天出现中毒外,其他处理无明显中毒现象。家蚕取食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在4倍推荐剂量处理药后3天的桑叶后,其4龄未眠蚕率分别为23.44%、28.33%和53.70%,4龄和5龄龄期比对照延长0.5~1.5天,药后3天和5天处理的全茧量和茧层量显著低于对照,其他杀菌剂处理与对照对家蚕的影响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此,本研究的7种杀菌剂在桑园使用时,至少在药后7天后方可采叶喂蚕,特别是80%代森锰锌WP、70%丙森锌WP和22.5%啶氧菌酯SC应控制好使用剂量及间隔期。


家蚕品种退化及复壮改良技术
《北京农业 》 2014
摘要:家蚕品种在推广应用一段时间后,出现一些优良性状的退化,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为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提高其种性,更好地发挥杂种优势的作用,需要对其进行提纯复壮。基于此,对家蚕品种退化的主要原因和品种的复壮改良采用的主要技术作了介绍说明,并对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山区蚕桑生产技术分析
《农业与技术 》 2014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山区蚕桑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山区的蚕桑生产技术进行了创新性研究,提出在优化桑园栽培技术的同时,也需要推广优良蚕茧生产技术,从桑树和蚕茧2个方面共同优化山区蚕桑生产质量。


云南夏秋季家蚕病毒病高发原因与对策
《中国农业信息 》 2014
摘要:病毒病是农村家蚕养殖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夏秋季是其高发时期,尤其在秋季该病的发生率更高,增加了家蚕养殖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也给蚕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但目前很多蚕农的在养殖过程中的消毒防护措施还存在一些缺陷。本文根据云南某县主要养蚕区夏秋季病毒病高发的情况,分析了夏秋季家蚕病毒病高发的原因,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4 CSCD
摘要:为明确植物源物质东莨菪内酯对家蚕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采用食下毒叶法测定东莨菪内酯不同浓度药液对家蚕生长发育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东莨菪内酯4000、2000、1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其出现摆头、吐液等轻微中毒症状。用东莨菪内酯125~4000 mg/L药液分别处理家蚕,至5龄的累计死亡率为24%~80%,延迟了家蚕各龄期的发育。东莨菪内酯各浓度药液处理家蚕后对其经济性状具有显著性影响,其全茧量、茧层量、化蛹率和蛹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但对家蚕的茧层率不存在显著性影响。东莨菪内酯对家蚕具有慢性累积毒性,对其生长发育及经济性状造成显著性影响。


添食枯草芽孢杆菌对家蚕生长与生产性能的影响
《广西蚕业 》 2013
摘要:探讨采用喷雾法将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溶液喷洒于桑叶表面,从3龄家蚕幼虫开始饲喂,并以空白组为对照,研究枯草芽孢杆菌活性溶液对家蚕各龄期体重、生产性能等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3龄初到4龄初,试验组增重70.49g,比对照增加10%;从4龄初到5龄初,试验组增重333.05g,比对照增加13%;5龄末,试验组增重1301.58g,比对照增加15%.试验组平均蛹体1.3704g,比对照增加10%.试验组平均茧壳量O.433g,比对照增加7%.试验组茧层率24.01%,比对照降低1.8%.采用相关统计学检验方法,测得各指标间差异明显.由此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对家蚕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茧层率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