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省马铃薯饲用情况调查
《中国马铃薯 》 2014
摘要:选择云南省大春马铃薯主产区昭通、曲靖、昆明的10个县市和冬小春马铃薯的3个主产县为样本,对2013年农户马铃薯的生产及饲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32%,冬小春马铃薯的饲用比例平均为5%。基于调查结果推测,云南省马铃薯饲用的平均比例为26.7%,总量为320万t,占全省饲料总量的8.5%。发现在大春作区,马铃薯饲用比例较大,其中,饲用比例在30%以上的区域,主要在昭通市;饲用比例在10%至30%之间的区域,主要为曲靖、昆明的县市;饲用比例在10%以下的区域,主要是冬小春作区。


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云茶春毫’选育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4
摘要:[目的]选育高香优质绿茶杂交新品种。[方法]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性试验对对云茶春毫的品质进行鉴定。在品种比较试验中,选择云抗10号和福鼎大白茶作为对照;在区域性试验中,以云抗10号和当地大叶种作为对照。[结果]1992~2010年品比、区试鉴定结果表明:云茶春毫品比产量比对照云抗10号高39.3%,比福鼎大白茶高29.6%,区试产量高于云抗10号2.5%(保山点)及10.2%(澜沧点)。制绿茶具花香显露、滋味鲜爽、叶底绿较亮等品质特点,绿茶品质总分为91.13分,超过对照福鼎大白茶(90.75分)和云抗10号(88.85分)。1芽2叶蒸青样含茶多酚28.0%,氨基酸2.7%,酚氨比值10.4,酚氨比值低于对照福鼎大白茶(10.6)和云抗10号(17.3)。云茶春毫抗旱、抗茶饼病能力超过云抗10号。[结论]云茶春毫扦插繁殖和移栽成活率高于对照品种,适应能力强,在云南大叶茶种茶区推广种植良好。


蜜蜂授粉在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种子繁殖上的应用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材料CCR12049和CCR12081连续3年在寻甸育种基地进行蜜蜂授粉试验,研究蜜蜂授粉对白菜自交不亲和系育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2育种大棚配置1箱四脾蜂最适宜,种子产量为4.89 kg。蜜蜂授粉满荚率比自然授粉、人工授粉、无蜂授粉分别提高18.16%,24.63%和84.66%,蜜蜂授粉区每荚结粒数是自然授粉、人工授粉、无蜂授粉区的1.35、1.24和4.22倍。千粒重蜜蜂授粉区是无蜂授粉区的1.36倍。蜜蜂授粉区的发芽率比无蜂授粉区提高3.36%。通过蜜蜂授粉能使种子产量提高1.8~12.2倍。利用蜜蜂为白菜自交不亲和系授粉是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小麦新品种云麦67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种子科技 》 2014
摘要:云麦6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2年进行杂交,经过6年加代繁育筛选以及多点鉴定,并参加云南省区试,2013年通过该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抗病、耐旱、耐寒等特点。


应用信息熵理论综合评价甘蔗新品系
《中国糖料 》 2014
摘要:应用信息熵理论对13个甘蔗品系的7项农艺性状和6项工艺性状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根据信息熵理论计算出各评价性状的熵权(即权重)与专家依靠经验评判确定的权重大小趋势一致;参试材料的综合评价结果与实际表现一致;认为选育甘蔗优良品种,应对熵权值大的性状,如蔗糖产量、甘蔗产量、有效茎数、蔗糖分等加大选择强度,熵权值小的性状如重力纯度等可从轻考虑。信息熵理论应用于甘蔗品种综合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传统综合评价方法的局限性,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客观性,可为甘蔗品种选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云南高原粳稻区海拔高,水的沸点较低,普通米饭硬度大、食味性较差等问题,开展粳稻软米新品种选育研究。根据育种目标,用软米品系云粳优3号作母本,抗稻瘟病高产品系云粳优10号作父本进行杂交,经过5年8代系谱选择,育成了国内第一个粳型优质香软米新品种云粳20号。该品种早熟、品质优、产量较高、抗稻瘟病、轻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等,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配合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出了相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该品种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 500~1 800 m稻区及周边省份相似生态型稻区种植。


云南省茶树育种研究进展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综述近年来云南省茶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种质资源、育种方法和途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等。云南省茶树育种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通过系统选种和杂交育种,已育成多个国家级茶树新品种和省级茶树新品种,同时也培育出了一大批茶树新品系,成效显著。


蓖麻新品种‘滇蓖2号’选育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滇蓖2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宿生蓖麻新品种。在2009年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5494.58 kg/hm2,比对照品种TCO-202增产43.91%,与对照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2010年至2011年度两年多点试验中比对照TCO-202增产25.91%,同年,在云南、缅甸开展的生产实验中产量高达5238.6 kg/hm2。该品种2011年通过云南省同行专家田间鉴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林业厅新品种注册登记,注册编号为20120049号。本品种适宜在中国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推广种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