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技术
》
2001
摘要:地老虎俗称"黑蛆"、"黑土蚕"等,属夜蛾科切根虫属.危害大田烤烟的地老虎大部分是3~6龄幼虫,白天潜伏于土中,夜间出来觅食,以晚上21~24时,凌晨5~6时活动最为旺盛,4~6龄地老虎幼虫的取食量占幼虫总取食量的97%以上,每头大龄幼虫一夜可咬断1~3株烟苗,所以称之为"地老虎".幼虫有假死性,一遇惊动,就缩成环形.当食料不足时,该虫就能转移为害.幼虫的耐饥饿能力强,3龄以下幼虫为3~4天,3龄以上的最长可达15天,一般在7~10天.
关键词:
地老虎
幼虫
烤烟
烟地
烟苗
假死性
切根
凌晨
夜间
转移
《甘蔗糖业
》
2001
摘要:甘蔗是高度杂合的异源多倍体作物,主要经济性状皆为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大.创造适宜的生长条件,促进种性的发挥和培育壮苗,提高优良单系选择的针对性,对此己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供借鉴。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工作的体会,就甘蔗实生苗壮苗的培育和杂种圃的选择谈谈自己的看法,以供同行商讨。
关键词:
甘蔗
实生苗
培育
杂种圃
选择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昆明自然条件下贮藏 1~ 17a的 5 8份甘蓝型油菜种子的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 ,胚活性劣变较早 ,但胚活性的完全丧失则明显慢于种子生活力。据此认为贮藏的油菜种质可划分为四大群体 ,在昆明自然条件下的甘蓝型油菜种子平均寿命为 8~ 9a。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
生活力
胚活性
寿命
《种子
》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普通发芽法对本所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贮存了 1~ 17年的甘蓝型油菜 (B.napus L.)种子的发芽率、始萌发时间、萌发高峰期及幼苗素质等发芽特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随贮存年限的增加而呈阶梯式的下降 ,而且随着贮存年限的增加 ,种子始萌发所需时间及萌发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随之增加 ,峰高降低 ,幼苗素质下降。根据测定结果 ,在昆明自然贮藏条件下 ,甘蓝型油菜种子的贮藏寿命为 8~ 9年 ,安全贮藏期为 1~ 7年。相关分析表明 :贮藏 1~ 7年的甘蓝型油菜种子的发芽率与贮存年限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 r=- 0 .95 2 7* * ,回归方程 y=93.0 7- 0 .5 9x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种子
贮存
发芽特性
影响
《农药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研究了浸种专用水稻种衣剂包衣处理水稻种子后对水稻秧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MDA)及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 (POD)、过氧化氢酶 (CAT)和多酚氧化酶 (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宜的药种比包衣种子能够提高水稻出苗率和成苗率 ,加速地上、地下部分生长 ,促进早分蘖 ,增强种苗抗逆能力 ;可使水稻秧苗体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 ,MDA积累减少 ,SOD、POD、CAT和 PPO活性提高。分析认为种衣剂处理可能具有延缓水稻衰老和诱导水稻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关键词:
种子包衣
水稻
浸种
育秧
抗病性
酶活性
《云南农业科技
》
1999
摘要:1992~1994 年, 采用反复干旱法对1 467 份云南玉米资源进行幼苗期的抗旱性鉴定, 结果为: (1) 元谋是玉米幼苗期抗旱性自然鉴定的最佳场所。(2) 筛选出玉米幼苗期强抗旱资源6份, 指出偏马齿型、硬粒型、偏硬粒型的材料中更易选到抗旱的玉米种质。
关键词:
抗旱性评价
幼苗期
玉米资源
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