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云南油菜生产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云南农业科技 》 1994
摘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83年云南省油菜播种面积达到153.67万亩,总产达到1.063亿千克.随着优良品种的不断选育、引种和推广,栽培技术的提高,油菜籽单产由低变高,总产不断增加.到1992年全省油菜播种面积虽比1983年减少30多万亩,但总产量仍达到1.25亿千克,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市场放开后,价格平稳,人们随处可买到菜油,结束了云南人民长期以来买油难,吃油难的历史.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同志过高地估计了我省油菜
亚洲栽培稻起源的活物考古
《农业考古 》 1994
摘要:亚洲栽培稻起源的活物考古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程侃声亚洲栽培稻OryzaSativa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Asiancommonrice)和籼粳亚种是栽培稻分化的主流已为各国学者所肯定(Katoetal,1928;丁颖,1949;Oka,1958,1988...
新形势下对农业科研分类之我见
《农业科技管理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新形势下对农业科研分类之我见张雷,杨红钧,高飞,张思竹,陈锐林(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650205)一、农业科研分类存在的问题农业科研分类通常采用三分法和六分法。三分法,即把农业科研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开发研究)。六分法,即把农业科研划...
栽培稻和普通野生稻酯酶同工酶带的初步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1994
摘要:实验材料来自亚洲各国,共1270份,其中112份为普遍野生稻。每个品种先获得其聚丙烯酰胺电泳的酯酶带。用程(侃声)氏形态分类法把随机取样的栽培品种分为籼和粳,分析各酯酶带在它们中的频率,认为识别粳稻的主酶带是10A,辅助带2A、4A、6A;识别籼稻的主酶带是11A,辅助带5A、7A。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酯酶带和中川原氏的琼脂胶酯酶带作比较,在籼粳分类上10A、11A似乎与12B(粳)、13B(籼)有一定对应关系,在分类结果上两法出入不大。14A在栽培稻中出现的频率极低,在野生稻中的频率高,是普通野生稻和栽培稻的区别酶带。这条酶带仅出现在聚丙烯酰胺电脉的酯酶中,在琼脂胶电泳的酯酶里未见有类似的酶带。中国野生稻的14A频率(76.20%)比外国野生稻(43.20%)高,在形态上表现更为原始。野生稻和栽培稻杂交后代中14A的频率很低,表明14A和野生稻的野生性有密切联系。
关键词: 酯酶同工酶带,普通野生稻,粳稻,籼稻。
《中国稻种资源》读后
《中国水稻科学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中国稻种资源》读后程侃声(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650205)《中国稻种资源》是一部内容相当全面而且丰富的巨著,是具有总结性和启发性的历史资料。全书既介绍了我国稻种资源的全貌,各省的工作也大致了然,能充分起到洞察全局、鉴知未来的作m。因此,将本书作...
培矮64S在云南的育性表现及其利用研究
《杂交水稻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培矮 6 4S在云南中海拔地区有明显的不育期、育性转换期、可育期 ;在低海拔地区有较长的不育期 ,没有明显的育性转换期及可育期。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 2 3.5℃ ,育性转换的敏感期是幼穗分化第二次枝梗分化期及雌雄蕊形成期。培矮 6 4S在云南自然生态条件下有广泛的制种区 ,也可以找到繁殖的最佳地区。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对改革开放中政治与经济之关系的几点认识
《玉溪师专学报 》 1994
摘要:长期以来,由于我们不能客观地、准确地把握政治的真切含义,致使在处理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时,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在加快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伴随着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我们究竟应如何理解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才算是与时代发展的节奏合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
高产栽培条件下玉米生殖器官对其相邻叶片衰老的影响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1994 北大核心
摘要:在高产栽培条件下.通过切除玉米(掖单6号)雄性花序和果穗以及应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去雄的花轴切口等方法,分析比较了这些处理对植物顶叶和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以穗位叶为界,生殖生长前期,与下部叶片由下而上逐步褪绿的同时.上部叶片叶绿素含量仍继续增加至抽雄后30d才开始大幅度下降.整个生殖生长期间,越近果穗位的叶片叶绿素含量越稳定,雄性花序可促进顶叶叶绿素含量上升,果穗在抽穗后30d内可延缓穗位叶叶绿素含量下降.ABA和乙烯利可抑制顶叶叶绿素含量上升,它们与BA、GA3和NAA的作用相反.作者还从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相互作用的角度对玉米整株叶片衰老顺序作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生殖器官;叶片;叶绿素;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