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薯-稻模式下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产量及群体质量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实现水稻减肥稳产或者减肥增产、节本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标,探索云南省湿热籼稻亚区冬马铃薯—水稻轮作模式下直播籼稻高产高效的施肥新方法.[方法]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选择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以杂交籼稻品种F优498和隆两优1206为试验材料.在不施基蘖肥的基础上,设置0、60、90和120 kg/hm24个穗肥用量,分别以N0、N1、N2和N3表示,穗肥全部为氮肥,并且按照促花肥和保花肥质量比1:1施用,研究穗肥用量对直播籼稻群体质量、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保花肥前,2品种不同施肥量之间茎蘖数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保花肥后,能够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显著提高分蘖成穗率和有效穗数(P<0.05).穗肥显著减小倒3叶与倒4叶相对叶色差,显著提高齐穗期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指数、每穗粒数和总颖花量(P<0.05),同时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征参数,促进齐穗期、成熟期和齐穗后干物质积累(P<0.05).施用60、90和120 kg/hm2穗肥分别促使F优498增产12.10%、19.33%和17.34%,隆两优1206增产12.15%、19.35%和7.88%,2个品种均为穗肥用量90 kg/hm2产量最高,其中F优498为10.36 t/hm2,隆两优1206为9.52 t/hm2,最高产量的实现是通过增加有效穗和每穗粒数获得高颖花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最优穗肥用量90 kg/hm2分别将F优498和隆两优1206氮肥农学效率提高到18.65和17.15 kg/kg.[结论]在云南前作种植冬马铃薯的田块,由于基础地力较高,采取前期不施基蘖肥,结合晒田控制水稻高峰苗过大,促使无效分蘖期叶色落黄,在倒4叶和倒2叶分别施用45 kg/hm2纯氮作穗肥,可以减缓分蘖消亡速率,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数,促进大穗的形成,进而实现高产.


甘蔗优良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严重影响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真菌病害,不同的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不一,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中国育成的优良品种(系)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筛选抗黑穗病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南元江甘蔗黑穗病高发区,采用人工接种浸渍法,对中国的100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 100个优良品种(系)中5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56%, 44个表现为中感到高感2,占44%。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面积种植和主推的闽糖69-421、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柳城03-1137、桂糖42号、粤甘26号、桂糖02-351、云蔗09-1601等品种(系)高度感病,而近年选育的福农15号、福农36号、福农1110、福农07-3206、福农11-2907、闽糖11-610、粤甘39号、粤甘43号、粤甘48号、粤甘49号、粤甘50号、粤糖00-236、赣蔗02-70、云蔗99-596、云蔗03-258、云蔗04-241、云蔗06-80、云蔗07-2800、云蔗08-2060、云蔗10-2698、云蔗13-1139、云瑞10-701、德蔗09-84、德蔗12-88、桂糖08-1589、中蔗1号等26个优良品种(系)高度抗病。建议低海拔河谷甘蔗黑穗病高发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力度,以达到品种合理布局,控制甘蔗黑穗病大发生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苹果根腐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细菌组成与多样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揭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变化。【方法】分别对感染根腐病和健康苹果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的16S rRNA基因V3~V4区进行扩增,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测序,分析苹果根腐病病株和健株根际土壤细菌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结果】健康、患病苹果根际土壤共获得2526个OTU,主要分为31个门、70个纲、284个科、533个属,其中患病土壤特有260个OTU,健康土样特有103个OTU。α多样性分析显示,患病土壤中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健康土壤。健康土样中,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Acidobacteria显著低于患病土样。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Pseudomonas、Bacillus、Arthrobacter、Erwinia、Flavobacterium、Rhizobium、Serratia和Microbacterium等促生微生物,健康土样中,有益菌Arthrobacter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患病土样。【结论】苹果感染根腐病后,根际土壤细菌的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显著升高。放线菌门和酸杆菌门的平衡,可能对苹果根际土壤的健康有重要作用。苹果根际土壤中,存在大量的潜在植物促生细菌,是将来筛选土著生防菌的潜在资源。


拟草果果壳和种仁的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材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拟草果果壳和种仁的化学成分差异,为其开发应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固相微萃取分离技术对拟草果果壳和种仁的成分进行提取;使用基于GC-MS的非靶向代谢物组学方法鉴定并分析各果实部位的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从拟草果中共鉴定出76个成分,其中果壳有55个,种仁有56个,二者共有的化学成分为癸醛、反-2-辛烯醛、α-蒎烯、α-水芹烯、右旋-柠檬烯、β-罗勒烯等35个。此外,果壳中特有的成分有戊基环丙烷、α-可巴烯、β-石竹烯、柠檬醛、δ-杜松烯、反-2-十二烯醛等20个;种仁中特有的成分有醋酸辛酯、1-辛醇、香树烯、γ-muurolene、反-2-十四烯醛等21个。结论:拟草果的果壳和种仁在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及相对含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果实主要成分含量在种仁中积累较多。
关键词: 拟草果 果壳 种仁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基于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路径
《南方农机 》 2021
摘要:茶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茶产业是融合一产、二产与三产的综合性特色产业,体现了农业、文化与旅游的综合功能,具有地域性、经济性、文化性、多元性和综合性等特色。为了全面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提出了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在特色农业背景下,茶叶经济也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课题组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状况,从以特色农业促进茶叶经济发展等方面分析了特色农业背景下的茶叶经济发展措施。


甘蓝型油菜BnFAD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FAD2为参考序列,通过BLAST进行同源序列比对,获得FAD2基因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白菜(Brassica rapa)和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基因组中的同源拷贝。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氨基酸序列的组成、蛋白质基本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亲水性和疏水性、蛋白质二三级结构、保守结构域,并对FAD2基因编辑靶点进行预测及sgRNA设计。在白菜、甘蓝与甘蓝型油菜获得2条FAD2基因同源蛋白质序列;亚细胞定位显示这些AtFAD2同源蛋白质均位于内质网,肽链表现为疏水性、比较稳定;蛋白质序列二三级结构预测表明,主要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组成成分;蛋白质序列保守结构域分析显示,FAD2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性,属于Membrane-FADS-like超家族,且含PLN02505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显示,甘蓝型油菜和白菜、甘蓝以及芥菜型油菜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CRISPR-Cas9基因编辑靶点分析发现,甘蓝型油菜FAD2基因中存在10段高度保守性序列可作为候选靶点,并设计出相应的sgRNA。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FAD2 生物信息学 sgRNA 油酸


扭黄茅+三芒草群落对干热河谷区雨后径流的再分配作用
《中国水土保持 》 2021
摘要:在标准径流观测小区采用多年生草本扭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和一年生草本三芒草(Aristida adscensionis)按不同比例构建植被群落,通过观测其径流量、泥沙流失量等特征,探讨两种生活型禾本科牧草在干热河谷区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由一种多年生禾草和一种一年生禾草构成的水土保持功能型群落,当以盖度表征的两功能型物种功能性状达到均衡时,群落水土保持功能最大,此时群落具有最小的径流及泥沙流失量;一年生或多年生单一物种组成的群落,其水土保持功能与两个物种均有的群落表现出不同的调节能力,多年生植物的作用要大于一年生植物。萨瓦纳群落的径流调节功能可能主要来源于一年生及多年生禾草的混合适应机制,就干热河谷而言,应当重视以扭黄茅为代表的多年生植物促进水分在土壤层均匀分布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