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陈勇(精确检索)
42条记录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ZSV)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本研究根据番茄环纹斑点病毒(Tomato zonate spot virus,TZSV)保守N基因(Gen Bank登录号:13YV63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构建了TZSV的SYBR Green RT-q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稳定可靠,组内和组间的变异系数都小于2%;标准曲线的斜率和相关系数分别为-3.39和0.996,扩增效率为97.44%;最低能检测到1.07×10~4copies/μL的阳性质粒,灵敏度为常规PCR的1 000倍。同时利用构建的RT-qPCR方法检测TSWV、TNSa V、PCSV和TZSV四种病毒,只有TZSV有特异扩增曲线,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良好。本研究构建的RT-qPCR方法能够为TZSV的早期预警与动态监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番茄环纹斑点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单头西花蓟马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山东农业科学 2017

摘要:Tri Pure法和RNA提取试剂盒法是目前实验室动植物RNA提取的常用方法。本试验通过对两种不同的RNA提取试剂盒与Tri Pure法进行比较,发现Trans公司研发的型号为ER501-01的Trans Zol Up Plus RNA Kit试剂盒适合提取单头西花蓟马总RNA,所得到的RNA纯度和浓度都比较高。该研究结果为通过分子手段研究蓟马等小型昆虫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西花蓟马 总RNA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红花茶树资源调查简报

热带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云南省勐腊县象明乡倚邦村自然环境优越,种茶历史悠久,是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现存古茶园400多hm2,茶树品种有普洱茶种(C.assamica)和茶种(C.sinensis)2大类。通过实地调查,在倚邦村曼拱二队发现了7株红花茶树,记录其地理位置、维量特征、花器特征等,建立了红花茶树资源档案,为进一步研究红花茶树的遗传与变异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花茶树 种质资源 普洱茶 古茶山 倚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农田外来杂草及其危害现状

西南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外来生物入侵已经成为当今生态和环境保护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农田外来杂草是农田杂草防除所面临的一个新问题。作者根据1981~1985云南农田草害调查、1996~2001年云南农田草害补充调查,结合近年来农田杂草危害情况,报道云南农田中外来入侵杂草10种,其中中国新纪录种4种,云南省新分布种6种,以及这这10种杂草在云南的分布和危害情况。

关键词: 云南 农田 外来杂草 危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系统聚类方法筛选持久抗瘟性水稻品种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Tetep、Moroberekan、B40为抗、感对照 ,用 8个抗性组分 ,对 47个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进行了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可以较好地将 1996~ 1999年的 5 0、2 7、16、11个品种分别分成 6、6、4、3类。持久抗病对照品种 Tetep(感~抗 )分布于 1、2、4类内 ,但较集中于第 2类内 ;持久抗性品种 Moroberekan(感~中抗 )集中于第 2类内 ;云南地方品种大白谷、毫弄早、毫玉浪每年同聚于第 1类品种中 ,经连续几年试验 ,均表现出比 Tetep和 Moroberekan较稳定和较强的抗瘟性。第 3、5、6类为感病品种 ,其中第 3类感病对照品种 B40历年与其他品种间的距离较其他品种相互间聚类距离大 ,属高度感病。连续4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系统聚类分析可作为水稻持久抗瘟性品种筛选的方法。

关键词: 水稻 持久抗性 稻瘟病 系统聚类分析 品种资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种持久抗瘟性的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1996~1999年,在不同纬度、不同海拔和不同稻作生态类型的重病区设立5个持久抗性稻瘟病鉴定圃。试验材料为云南的74份地方稻种资源,其中粳稻56份,籼稻18份(含野生稻3份)。通过多个抗性组分进行了系统研究,初步表明大白谷(粳、墨江县)、毫弄早(籼、勐海县)、毫玉浪(籼、勐海县)、疣粒野生稻(野、西双版纳自治州)等具有持久抗瘟性能;其中疣粒野生稻高抗细菌性条斑病,对白叶枯病抗性为0级,接近免疫,中抗稻瘟病。通过对品种多抗性组分分析和品种抗性系统聚类分析,提出在不同生态类型时、空动态的病叶片上的产孢量和病斑表型可作为简易、快速鉴定持久抗瘟性指标。

关键词: 云南 地方稻种 稻瘟病 持久抗性 抗性组分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研究

中国水稻科学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B40、Tetep为感、抗稻瘟病对照 ,在全国 4个病区病圃 (云南保山、湖南烟溪、辽宁丹东、广东从化 )采用自然诱发 ,鉴定了 74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的抗瘟性。结果表明 ,感病对照 B40在苗期病斑孢子层级、严重度、病斑叶面积率、穗颈瘟发病率均表现高感 ;抗病对照 Tetep分别为 1级、4级、5 .5 %和 4.79% ;Moroberekan前 3个指标分别为 3级、3级和 1.2 % ,其穗颈瘟发病率较高 ,达到 12 .0 %。云南地方稻种中 ,毫弄早、毫玉浪、大白谷等 3个品种在这 4个指标上表现抗病 ;在这 4个病圃中 ,它们对稻瘟病的抗性比 Tetep和 Moroberekan更强、更稳定 ;毫马粉、孟先大白谷等 2个品种在前 3个指标上表现抗病 ,但感穗颈瘟。

关键词: 水稻 品种资源 稻瘟病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籼粳交错区光壳稻品种亲和性鉴定与低温不育性研究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0

摘要:对籼粳测验种与光壳稻、02428和Dular配制的122个组合F1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宜良县进行亲和性鉴定分析表明,云南光壳稻资源中蕴藏着耐冷性强于02428、Dular的广亲和基因源.籼稻测验种与光壳稻单交F1育性易受低温影响,巴利拉与光壳稻单交F1易产生低温敏感不育现象.Dular与光壳稻、籼粳测验种间抽穗期的遗传差异较大及对低温敏感是造成杂交后代结实率低的直接原因.用亲和指数将籼粳测验种与光壳稻、02428、Dular单交F1组合划分为低温不育型、低温敏感型、亲和型和耐冷亲和型四大类型;并将亲本品种分为四大类型即:Dular属于低温不育型,明子谷、大白糯、毫梅和毫秕属于低温敏感型,02428、矮嘎、扎那嘎、镰刀谷属于亲和型品种,花二早、花二早l属于耐冷亲和型品种.

关键词: 水稻 亲和性 光壳稻 低温不育性 籼粳交错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测验种间三交F_1育性表达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对南京 11,光壳稻和巴利拉或秋光配制的单交、测交 2 8个组合F1,F2 及其亲本在云南籼粳交错区的宜良县进行育性鉴定分析表明 :(1)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F1易受低温影响 ,其广亲和基因难以表达。南京 11与矮嘎、明子谷、木帮谷、毫秕、镰刀谷、末烈谷等光壳稻杂种F1和F2 代的育性表达基因不同 ,F1的育性表达基因易受环境影响 ;但F2 育性表达符合广亲和基因的遗传模式 ;并受主基因控制。 (2 )南京 11,光壳稻与巴利拉测交组合F1单株多数为不育株 ,不育株与可育半不育株比例符合X2 检验 1∶1理论值的分界以 5 %和 10 %居多。 (3)云南光壳稻与籼粳杂种育性基因的表达与环境因子密切相关 ,秋光的S - 8育性恢复基因与该基因属于等位基因

关键词: 光壳稻 育性表达 籼粳交 广亲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三种野生稻的濒危现状与研究利用

云南农业科技 1999

摘要:曾分布于云南21个县143个点的热带、亚热带湿热生境中的三种野生稻,由于人为干扰和生境被破坏,居群大量绝灭,尤其是普通野生稻和药用野生稻。报道了云南野生稻的濒危状况及研究利用现状,探讨了致濒的原因及利用对策,着重强调建立野生稻原生地自然保护点的必要性。

关键词: 野生稻,濒危现状,研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