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花毛茛块根规模化繁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以花毛茛杂交种子为试验材料,在昆明地区对花毛茛块根规模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经2.5℃低温处理30d的种子,其萌芽率达87%,种子苗成活率达83%;3对真叶的种子苗移栽成活率最高达到88%,长势最好;12月上旬最适宜种子苗定植,种子苗成活率为93%,剪除花枝,块根围径可增加2~3 cm;种子苗定植株行距10 cm×10 cm可使病害感染率控制在5%以内,收球率达96%,块根围径达到5~8cm;落苗后控水5d采收块根,块根腐烂率控制在1.5%以下;室内风干干燥,可避免块根再次萌芽和腐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双高”甘蔗生产与发展
《中国糖料 》 2006
摘要:从自然生产条件、龙头企业状况和产业经济效益3方面论述了云南省“双高”甘蔗发展的优势条件。分析了现阶段“双高”甘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甘蔗产业科技落后、蔗园建设投入不足、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单一。从“双高”甘蔗优势产业带建设,甘蔗种子工程体系,“双高”甘蔗科技、甘蔗产业化经营发展与科技培训等方面提出了“双高”甘蔗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促进西双版纳茶业发展
《云南热作科技 》 2000
摘要:分析我国加入WTO后茶业的机遇和面临的严竣问题 ,提出西双版纳茶业发展应加速低产茶园改造 ,推广无性系良种 ;保护茶园生态 ,应用生物技术 ;调整产品结构 ,开拓国内外市场 ;建立龙头产业 ,实施名牌战备等四项建议。随着中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 ,为我国茶叶出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 ,19世纪几乎垄断了整个世界茶叶市场 ,进入 2 0世纪 ,肯尼亚、斯里兰卡后来居上。 1999年全国茶叶产量达 6 8万t,出口仅2 0 .2 9万t,云南茶叶产量 7.5万t,出口仅 1.0 3万t,版纳茶叶产量 1.5万t,几乎全部内销。国茶出口不畅 ,其主要原因是受经营机制和产品质量的制约 ,如何抓住中国加入WTO的机遇 ,振兴国茶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促进版纳茶业再上新台阶 ,必须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 ,改革现行茶叶经营机制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