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相关性分析(模糊匹配)
30条记录
云南冰糖橙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的关系

江苏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探讨云南玉溪冰糖橙主产区不同果园果实营养状况与果实品质指标的关联性,对玉溪新平4个冰糖橙较集中乡镇的17个果园的冰糖橙果皮和果肉的矿质营养元素、单果质量、果形指数、可食率、可滴定性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果园冰糖橙的果实品质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其中以固酸比的变异系数最大,为37.29%,可滴定性酸含量和单果质量次之,果形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84%.不同果园冰糖橙果皮和果肉中的矿质元素含量均存在差异,各元素含量变异系数最大的均为Mn,最小的为N.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均相互影响,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果皮及果肉N和K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固酸比、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P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食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Ca和Mg含量与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Zn含量与固酸比、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Fe和Cu含量与果实可食率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负相关.此外,果皮中的Fe含量与可滴定性酸含量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固酸比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果肉中的Mn与单果质量和横径呈显著(P<0.05)负相关.果肉中N、P、K和Mg元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果皮,Ca和Mn元素含量显著(P<0.05)低于果皮,而果肉和果皮中Fe、Zn和Cu元素含量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性.对果皮和果肉矿质元素含量与果实品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为云南冰糖橙平衡施肥、优质果品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冰糖橙 果皮 果肉 矿质营养元素 果实品质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制加工型白萝卜雄性不育系及组合农艺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干制加工型白萝卜优良不育系及组合,本研究运用顶交法对前期转育获得的10个不育系和1个优良自交系进行杂交组配,对10个测配组合的株高、株幅、叶长、叶宽、根长、根粗、单根重、糠心8个农艺性状进行一般配合力、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37A'、'237B'、'231A'不育系的根长和单根重性状表现优异,具有配制优良干制加工型萝卜新品种的应用潜力;株高、根长、单根重与糠心呈正相关,肉质根根长与单根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P=1.029,株高对单根重呈负效应,直接通径系数P=-0.1937.但株高通过根长、叶长、株幅的间接作用达到了较大的正向效应(0.9959).综上,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最终确定'231A'*'青首''、237B'*'青首''、19072'*'青首'为加工型白萝卜优质组合,可用于生产试验.同时建议在育种工作中把根长、株高、叶长、株幅和糠心作为加工型白萝卜高产优质的主要农艺性状来进行考量.

关键词: 干制加工型白萝卜 雄性不育系 农艺性状 一般配合力 相关性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矾根主要品种的叶色表型性状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20 CSCD

摘要:通过目测进行分类的方式很难准确界定矾根品种叶色.为建立一套更为科学的基于叶色表型的矾根品种分类体系,笔者利用色差仪对72个矾根品种共计432个样品的叶色进行测定,对获得的L、a、b3个色度值进行聚类分析,将72个矾根品种分为褐色系、深绿色系、黄色系、灰绿色系、浅绿色系5类色系.对矾根品种各色系的L、a、b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正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明显;叶片背面的L值与a值、a值与b值呈负相关,L值与b值呈显著正相关.从多重比较的结果中可以看出,矾根品种各色系之间的L、a、b色度值差异显著,尤其是各色系间叶正面的颜色差异较大,在矾根品种选育工作中,叶片正面的颜色将作为主要参考.

关键词: 矾根 叶色表型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多重比较分析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割手密后代叶片SPAD值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9

摘要:[目的]研究云南割手密后代材料+1~+4叶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利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定6份云南割手密后代及其亲本始花期+1~+4叶叶绿素SPAD值;采用二次旋光法测定其品质性状指标.借助DPS软件,分析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并建立拟合方程.[结果]不同割手密后代材料+2、+3、+4叶叶绿素SPAD值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分析表明,+1叶叶绿素SPAD值与其品质性状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2、+3、+4叶叶绿素SPAD值与重力纯度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还原糖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叶叶绿素SPAD值与纤维分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3、+4叶叶绿素SPAD值与纤维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3叶叶绿素SPAD值分别与甘蔗糖分存在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2叶叶绿素SPAD值与品质性状指标的线性拟合回归方程最优.

关键词: 割手密后代 SPAD值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柠檬品种叶片SPAD值、氮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热带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利用叶绿素仪测定田间种植的不同柠檬品种幼树功能叶片的SPAD值、叶绿素含量及叶片氮素含量,并分析了柠檬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及氮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柠檬品种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以及氮素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幼龄期柠檬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呈非线性关系,与叶片氮素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在相同时期不同品种间的SPAD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SPAD值能够快速准确地预测柠檬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氮素营养状况,可为确定柠檬最佳施肥时期及施肥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柠檬 叶绿素含量 SPAD值 叶片氮素含量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SPAD值差异及相关性分析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利用SPAD-502叶绿素读数仪对云南蔗区8个主栽甘蔗品种生长期叶片叶绿素SPAD值进行测定,并对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SPAD值进行方差分析、相关性及广义遗传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叶绿素SPAD值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德蔗09-78叶绿素SPAD最高,为53.40;云蔗01-1413叶绿素SPAD值最低,为29.78。对叶绿素SPAD值和甘蔗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显示,叶绿素SPAD值和甘蔗重力纯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09;与甘蔗纤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815。叶绿素SPAD值广义遗传力为88.4%,遗传特性稳定。鉴于不同甘蔗品种叶绿素SPAD存在显著差异,且与甘蔗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相关性关系,因此,在甘蔗育种过程中可以利用叶绿素SPAD进行早期评价,同时结合其他性状对甘蔗进行早期选择提供新的途径。

关键词: 甘蔗 叶绿素SPAD 差异分析 品质性状 相关性分析 广义遗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蓖麻种子含油量及脂肪酸成分与种子表型相关性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蓖麻种子表型与品质性状含油量、脂肪酸成分的关系。【方法】文章应用DPS统计软件对35份蓖麻种质资源的种子表型和品质相关性状进行变异性、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种子长、种子宽、百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依次分别为23. 19%、29. 46%、61. 73%;种子长、种子宽、百粒重与种子含油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蓖麻油酸含量无显著正相关,蓖麻油酸含量与种子含油量无显著正相关,与其他脂肪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种皮颜色与种子百粒重、含油量和蓖麻油酸含量无显著负相关,种子形状越趋于圆形百粒会越重; 35个蓖麻品系的7个种子相关性状的聚类在D2=7. 58水平下分为4个大类群,其中第四类群的6个品系种子品质良好,可作为育种亲本。【结论】种子籽粒大、种皮颜色浅的蓖麻种子品质性状良好。

关键词: 蓖麻 种子表型 含油量 蓖麻油酸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9

摘要:通过对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的花表型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优良单株家系辣木花之间除了花冠形状之间无差异外,花序密集程度、花冠颜色、花序柄颜色、小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均存在不程度的差异;花性状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花序密集程度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小花序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冠颜色、花冠形状无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花序长、花序宽、花序柄长、花序柄颜色、花序密集程度是区分辣木不同家系间最主要的花性状指标;在聚类分析中,基于花的表型性状,将30个辣木优良单株家系分为三大类,花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的家系,在聚类中遗传距离较远。

关键词: 辣木 优良单株家系 表型多样性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咖啡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研究

广东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咖啡品种叶绿素荧光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探讨咖啡对环境的适应性,为培育适应本地气候的咖啡品种提供基础.[方法]以大粒种咖啡、中粒种咖啡、小粒种咖啡卡蒂姆2和卡蒂姆3为材料,利用调制叶绿素荧光仪(英国汉莎FMS-2)和手持叶绿素测定仪分别测定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结果]大粒种和卡蒂姆2的Fo日变化呈"M"型,中粒种和卡蒂姆3的Fo日变化呈倒"V"型.在15:00,大粒种的Fo有明显的下降,达到其低谷183.20,中粒种达到其顶峰262.60;卡蒂姆3在17:00达到其顶峰199.44;卡蒂姆2在全天大部分时间低于其他3个品种.4个咖啡品种的Fv/Fm日变化均呈"V"型,除了中粒种最低点0.65出现在13:00外,其余均在15:00,分别为0.60、0.66、0.6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粒种和卡蒂姆3与环境因子温度、相对湿度、太阳辐射强度都有相关性,而大粒种与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卡蒂姆2与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这4个品种与SPAD值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在一天中,强光、高温、低湿条件下,大粒种主要以增加热耗散进行自我保护,中粒种、卡蒂姆2和卡蒂姆3则主要以PSⅡ反应中心可逆失活和损坏为主要保护机制,且4个咖啡品种的Fv/Fm先降低后升高,说明卡蒂姆2、卡蒂姆3和中粒种的PSII反应中心可逆性失活;卡蒂姆2的Fo全天大部分时刻低于其他3个品种,且Fv/Fm值也较高,因此用于光反应的能量较多.

关键词: 卡蒂姆 大粒种 中粒种 叶绿素荧光参数 日变化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交互作用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凋落物土壤酶活性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N,Mn元素添加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干热河谷典型植物(小花扁担木Grewia biloba、攀枝花Bombax malabaricum、橡皮树Ficus elastica、车桑子Dodonaea viscosa、象草Ennisetum purpureum)五种植物叶片凋落物土壤酶活性的试验。结果发现:象草在四种处理方式下植物凋落物土壤磷酸酶、土壤过氧化物酶、土壤脲酶活性整体均高于其他植物。小花扁担木在N处理下高于其他植物同处理下凋落物土壤葡萄糖苷酶活性,其酶活性为124.89mmol/g,是CK的5.17倍。车桑子在N,Mn同时添加下凋落物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其他处理,且攀枝花、象草的土壤多酚氧化酶活性变化较为一致,均表现为NM>N>Mn。同时,N,Mn元素添加及其二者同时添加对植物凋落物酶活性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氮添加影响较大;物种与过氧化物酶之间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元素添加只对土壤葡萄糖苷酶影响很大。土壤酸性磷酸酶与土壤葡萄糖苷酶、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75,0.39;土壤葡萄萄糖苷酶与土壤多酚氧化酶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开展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生态系统 干热河谷 土壤酶活性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