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紫花苜蓿品种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生产性能
《草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引种的14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鲜草产量、干草产量、株高、分蘖数、茎叶比、蛋白质含量主要生产性能指标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根据权重比较得出各项生产性能指标的权重顺序为:蛋白质含量>鲜草产量>茎叶比>株高>干草产量>分蘖数;依据各项指标权重构建了紫花苜蓿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各品种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猎人河(74-55)在综合评价模型中评价值最高,综合生产性能最好,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特殊的生态条件下,是最适宜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灰色系统 金沙江干热河谷 综合评价 生产性能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生态经济林复合种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经济林的3种典型复合种植模式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3种复合种植模式的经济产投比、土地生产率的关系为: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最高,2项指标为龙眼单作模式的1.6和3.3倍。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的生物量及其相关指标高于其它2种模式。各模式对局地小气候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中龙眼+台湾青枣模式>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龙眼单作模式。从对土壤改良效应来看,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明显优于其它2种模式。综合3种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龙眼+香叶天竺葵模式和龙眼+台湾青枣模式优于龙眼单作模式。
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生态恢复区生态经济价值评估——以元谋县为例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2005
摘要:应用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对金沙江干热河谷元谋小垮山流域新银合欢人工林植被恢复区的生态经济价值进行了量化评估;结果表明,该流域自1988年开始进行人工恢复16年来,绿化及周边推广面积达71.2hm2,所带来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已超过3280.56万元,其中直接使用价值为264.34万元,占总生态经济价值的8.06%,间接使用价值为3016.23万元,占总生态经济价值的91.94%。间接使用价值中净化环境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仅以CO2固定和释放O2、吸收有害气体SO2和阻滞烟尘价值就达到了2296.71万元,占总生态经济价值的70.01%;可以看出,该流域的生态经济价值主要来源于间接使用价值。
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番石榴生长规律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西南农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旱地番石榴树体、正造果、番花果生长规律及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平均地温、最高地温、最低地温、日照时数、蒸发量等气象因子对月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株高、茎粗、枝展、果实纵径、横径累积生长量均呈曲线型;株高与最高地温和日照时数、枝展与相对湿度负相关,茎粗与相对湿度、降雨量正相关,其它因子对它们的影响相反,株高与茎粗、枝展正相关,茎粗与枝展互为负相关;各因子对纵横径的影响一致,正造果与最高气温及相对湿度和降雨量、番花果与相对湿度正相关,均与谢花后天数负相关,其它因子对它们的影响相反,纵横径互为正相关。
关键词: 金沙江干热河谷 旱地 番石榴生长规律 气象因子 关系
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复合种植模式与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效果方面的关系,以土壤物理性肥力、化学性肥力、蓄水能力、土壤剖面特性和生物治理效益为指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退化红壤经过各模式治理后,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通气孔隙度和>1mm团聚体都增加,容重分别是对照区的0.89倍、0.83倍和0.93倍,明显降低。(2)治理、恢复3年,种植模式木豆+酸角、柱花草+酸角、象草+酸角,0~30cm土层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地增加1.76倍、1.74倍和1.09倍,全氮和有效养分增加幅度也很大。(3)在同一施肥状态下,各模式土壤营养元素在水平和垂直空间土层内都存在明显差异,并且表层土壤理化性质明显好于深层土壤理化性质。(4)各模式经济效益明显增加,分别是对照地的54倍、10倍和28倍;土壤实际蓄水效益也是对照的16.0倍、7.0倍和4.2倍,处理1最高土壤水分滞留量达2.7×104t/hm2,水土保持效益明显。综合各治理指标,发现木豆+酸角模式对改良退化红壤质量取得的综合效益最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