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防控(模糊匹配)
17条记录
云南省小麦叶枯病发生情况及防控对策

云南农业科技 2018

摘要:小麦叶枯病是世界性小麦病害,其病原菌寄主范围极广,能侵染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等禾谷类作物和几十种禾本科杂草。该病除可引起麦株根腐外,还可侵染其它部位,产生叶斑、叶枯、穗腐、褐斑粒、黑胚等危害症状。近年在云南省大部分育种后备材料中有所发生,病害主要表现为叶斑或叶枯。41个小麦品种叶斑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结果:病株率≤20%:4个品种;病株率≤40%:14个品种;病株率≤60%:10个品种;病株率≤80%:7个品种;病株率≤100%:6个品种。严重度≤20%:16个品种;严重度≤30%:1个品种;严重度≤40%:23个品种;严重度≤60%:1个品种。

关键词: 云南 小麦 叶枯病 根腐病 发生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气象因素分析及土壤调理防控技术

西南农业学报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高黎贡山绿色生态优质烟叶生产示范区烟草青枯病发生流行的气象因素,研究不同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治效果,以指导病害的有效防控。【方法】于2012、2103和2014年烟草生长时期内,选择烟草青枯病历年发生的地块,定期调查病害的发病情况,计算病情指数。根据气象数据,计算调查间隔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分析气象因素与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考察壮根丰、腐殖酸和石灰等3种土壤调理剂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结果】气象因素分析结果表明,田间病情指数的增长与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成正相关,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的变化曲线反映了田间烟草青枯病病情指数的变化趋势。施用壮根丰、腐殖酸和石灰等3种土壤调理剂后,p H值分别提高为0.57、0.50和0.72,对烟草青枯病的平均防控效果分别为60.74%~62.18%、53.05%~59.53%和48.59%~58.53%。【结论】根据10 d内有效积温和降雨量的趋势制定防治措施,对把握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以及病害的预测预报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可形成有利于烤烟生长的土壤条件和不利于病害生存的环境,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是防治烟草青枯病有效的辅助手段。

关键词: 烟草青枯病 气象因素 土壤调理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烟后移栽油菜苗床根肿病调查及防控建议

作物研究 2016

摘要:对2015年云南临沧、腾冲烟油模式下油菜苗床根肿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病苗床比例达50.79%,发病苗床平均病株率20.59%,平均病情指数7.29,已对油菜生产造成明显影响。针对产区油菜生产特点,从品种选用、苗床地选择、壮苗培育、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油菜苗床根肿病防控建议。

关键词: 油菜 根肿病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养蚕生产中血液型脓病发生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

蚕桑茶叶通讯 2013

摘要:分析了养蚕生产中家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对养蚕生产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家蚕 血液型脓病 原因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多样性防控魔芋软腐病

中国科技成果 2011

摘要:该课题从2003年开始在云南省富源县试验,经过2004~2005年边试验、边示范、边推广,2006~2009年进行大面积推广,累计推广31.8万亩,在各年魔芋种植面积所占比重从29.6%上升到91%,采用生物多样性种植商品芋软腐病发病率从22.5%(净种)下降到10.4%,防效达53.5%;种芋从15.55%(净种)下降为6.62%,防效达53.05%,减少使用农药15908kg,降低生产成本127.2万元.增加产值15515.2万元,其中间作玉米增加产量51840吨,实现了粮经双丰收和病害防控三赢.使魔芋这一作物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 防控 魔芋 软腐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诱导抗病剂组合应用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英文)

Plant Diseases and Pests 2011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诱导抗病剂组合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模拟病圃环境下,研究了6种植物诱导抗病剂的不同组合对烤烟栽培品种红花大金元的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多肽保与AHO2种诱导剂的组合应用对控制TMV有良好效果,能明显推迟带毒隐症烟株TMV的发病时间,移栽后70d对以清水和东旺毒消为对照的大田期烟株TMV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69.64%和43.25%,且在株高、叶数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叶片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烟苗携带TMV病毒与症状能否表现无直接相关性,带毒隐症烟苗只有在发病条件适宜时才会表现症状。带毒隐症烟苗栽后19d内是TMV发病的高峰期,在育苗阶段与大田期施用有效药剂,以及移栽后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是控制其发病的关键措施。[结论]为制定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 诱导抗病 多肽保 吲哚酮(AHO)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植物诱导抗病剂组合应用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

安徽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植物诱导抗病剂组合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方法]在模拟病圃环境下,研究了6种植物诱导抗病剂的不同组合对烤烟栽培品种红花大金元的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效果。[结果]多肽保与AHO 2种诱导剂的组合应用对控制TMV有良好效果,能明显推迟带毒隐症烟株TMV的发病时间,移栽后70 d对以清水和东旺毒消为对照的大田期烟株TMV的平均防效分别达到69.64%和43.25%,且在株高、叶数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叶片生长发育状况良好。烟苗携带TMV病毒与症状能否表现无直接相关性,带毒隐症烟苗只有在发病条件适宜时才会表现症状。带毒隐症烟苗栽后19 d内是TMV发病的高峰期,在育苗阶段与大田期施用有效药剂,以及移栽后促进烟苗早生快发是控制其发病的关键措施。[结论]为制定烟草花叶病的防控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烟草花叶病 诱导抗病 多肽保 吲哚酮(AHO)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