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分调控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 2008
摘要:研究灌水次数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值和AB级烟叶比例以A2的最高,外观质量综合评价和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分析也以A2的表现较好,说明移栽成活后的香料烟可以不灌水或灌1次水,但灌水宜早不宜迟,灌水量应严格控制。


云南冬春香料烟曲叶病的侵染循环途径
《烟草科技 》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有效防治由粉虱传双生病毒引起的香料烟曲叶病(White fly transmitted geminiviruses,WTGs),对云南香料烟曲叶病中间寄主、传毒介体、香料烟曲叶病发病株三者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进行了调查,并对云南香料烟曲叶病的侵染循环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WTGs于每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通过烟粉虱活动从中间寄主传播到香料烟烟苗上,引起苗期发病;移栽时无症状的带毒烟苗移栽进入大田,在大田期表现出症状。2月下旬烟粉虱又在香料烟和中间寄主之间活动,并传播WTGs,直到5月份香料烟采收结束。此后WTGs残存于病烟株残体和中间寄主上,至第2年同期引发下一个侵染循环。烟粉虱和中间寄主是侵染循环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构建云南省香料烟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思路及应用前景
《广东农业科学 》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云南省香料烟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指出构建云南省香料烟产业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并简要阐述了香料烟产业科技公共服务服务平台的建设思路及应用前景。


香料烟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分子检测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发生在保山香料烟生产区粉虱传双生病毒病,已严重影响到了香料烟的品质和产量。本研究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香料烟植株及田间其它植物如胜红蓟、赛葵及菜豆等、以及病毒介体的带毒情况。对部分样品的PCR检测及序列分析表明,感染香料烟双生病毒有中国番茄黄曲叶病毒、番茄黄曲叶病毒、云南烟草曲茎病毒、烟草曲茎病毒以及云南烟草曲叶病毒等,且一些样品存在复合侵染现象。本研究为掌握病害发生流行的基本规律,监控病害在香料烟上的发生流行提供了依据。


香料烟巴斯玛新品种比较试验
《热带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2003~2005年,在云南保山市潞江坝干热河谷气候条件下,进行以香料烟主栽品种克撒锡巴斯玛为对照,对巴斯玛品种系列的云香巴斯玛1号,巴斯玛3号、4号、11号、12号的新品种比较试验,通过对其生育期、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抗病性、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单体烟评吸和各经济指标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云香巴斯玛1号最好,适于保山产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克撒锡巴斯玛表现好,应继续成为该产区主栽品种;巴斯玛3号、11号表现一般,可作小面积的示范种植,继续栽培研究;巴斯玛4号、12号综合表现差,不宜在本区种植。


云南香料烟花叶病病原分离物的鉴定
《西南农业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从云南保山采集具典型花叶症状的香料烟病株,用病株汁液接种心叶烟,进行单斑分离纯化。电子显微镜观察到杆状病毒粒体(18nm×300nm),三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TAS-ELISA)检测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用TMV外壳蛋白(CP)基因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克隆,经序列测定分析,侵染云南保山香料烟的病原分离物CP基因含480个核苷酸,编码159个氨基酸,通过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分析,与TMV-152的相似性最高,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8.8%,推导编码氨基酸相似性达到100.0%,亲缘关系最近。根据这些特性,引起云南保山香料烟花叶病的病原分离物是烟草花叶病毒的一个分离物。


灌水次数和施氮量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
《现代农业科技 》 2007
摘要:对香料烟主栽品种Xanthi Basma进行灌水次数与施氮量的比较试验,并对农艺性状、生物学性状、主要经济性状、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化学成分等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是A1B1、A2B3、A3B1,A1B2次之,表现最差的是A3B2、A3B3和A1B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