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Selection(模糊匹配)
186条记录
双低优质早熟高油油菜新品种楚油3号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楚油3号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选育登记的第一个油菜常规品种,也是云南省当时登记的油菜品种中含油量最高的油菜品种。在2016-2018年度三州市(玉溪、楚雄、保山)油菜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2年平均产量为3744.60kg/hm~2,较对照云油杂2号增产12.52%,达极显著水平。该品种生育期170.0d,株高187.2cm,分枝部位高79.1cm,有效分枝数9.4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58.1个,每角粒数24.9粒,千粒重3.69g。经品质成分分析,芥酸含量未检出,硫甙含量28.73μmoL/g,含油量48.61%。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楚油3号 选育 早熟 高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花新品种云红九号和云红十号的选育及品种特性研究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云红九号及云红十号是针对云南干热河谷气候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红花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分别是以云南本地材料及美国引进材料中选择出的优良单株,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经历 10 余年选育而成.以云南地方品种弥渡红花为对照,在元谋、鹤庆、弥渡、永胜 4 个地点进行了红花新品种比较试验、多点(区域)试验以及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云红九号及云红十号两个品种属中熟品种,适宜云南海拔1000~1600m的干热河谷气候地区种植,生育期比对照品种弥渡红花早3~4d,其花瓣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两品种的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品种,药用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高于对照品种,山柰酚含量高于药典要求含量.两个品种在云南适宜种植区域具有较好的增产、提质等效果.

关键词: 云红九号 云红十号 品种选育 种子产量 花瓣产量 品种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亲和不育系云992s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3

摘要:云 992s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自育籼型两用核不育新品系,该不育系育性稳定、株型直立松散、长势强劲、清秀、抗性强、异交结实率较高.云992s配合力强,利用云 992s与 20 个恢复系测交配组,杂种一代表现出明显的超亲优势或超标优势,通过广亲和测定,该不育系为广亲和不育系,2016年通过云南省省级不育系鉴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亲和 云992s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品种(系)农艺性状分析及高产品种(系)筛选

作物杂志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影响木薯产量的主要因素,筛选高产木薯品种(系),通过主成分分析对10个品种(系)的9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量化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0个木薯品种(系)的农艺性状除落叶高度和块根粗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农艺性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品种(系)SC9、SC124和58-7的农艺性状变异较大,农艺性状中又以单株产量、地上鲜重、鲜薯个数和主茎粗的变异系数最大.鲜薯个数、块根长和块根粗是影响单株产量的关键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2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88.1%,反映了农艺性状指标的基本信息,其中,鲜薯个数是第1主成分的主导变量,块根长是第2主成分的主导变量.10个木薯品种(系)中,SG-9的综合得分最高,GMT和SC9的产量优势明显,可作为种植推广的品种.

关键词: 木薯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两系粳型恢复系云恢501的选育与应用

杂交水稻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恢50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自育粳型中间材料HNC1与高抗稻瘟病材料09J13杂交,经6 a 8代系选育成的高原两系粳型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恢复力好、配合力高,株型好、壮秆大穗、抗倒性强,花粉量大易制种等特点;与母本云粳206S、云粳208S配组分别育成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组合云两优501和云两优502,201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高原粳型恢复系 云恢501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省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初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1

摘要:在马铃薯生产中,产量和食味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5个黄肉品种云薯902、云薯306、S13-592、S10-642、云薯304和种植面积较大的白肉品种丽薯6(对照)进行不同的品种对比种植试验,对各品种植株性状、生物学特性、丰产性等20个农艺性状指标进行观测分析。结果表明,S10-642、云薯902、云薯304的薯块产量分别为3411.2 kg/666.7m2、3335.0 kg/666.7m2、3068.2 kg/666.7m2,它们与丽薯6号3430.3 kg/666.7m2的薯块产量没有显著差异,且薯肉为黄色,深受市场欢迎。通过栽培技术的改进,S10-642、云薯304、云薯902马铃薯新品种(系)在云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筛选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内5优1973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内5优197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优质籼型香稻不育系内香5A与广适优质恢复系云恢1973配组而成的高产抗病三系杂交籼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内5优1973 高产 抗病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钝裂银莲花花色素合成相关基因qRT-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园艺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于钝裂银莲花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q RT-PCR表达分析时的内参基因,根据钝裂银莲花蓝/白不同花色花器官组织的转录组测序结果,选取了多聚泛素酶基因(polyubiquitin,UBQ)、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β-TUB)、水通道蛋白基因(aquaporin,AQP)、肌动蛋白基因(actin,ACT)、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lyceraldehyde-3-phosphatedehydrogenase,GAPDH)、组蛋白基因(histone,HIS)、转录延伸因子基因(elongation factor 1-β,EF-1β)和60S核糖体蛋白基因(60S ribosomal protein L13-1,RPL13)等8个常用内参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以钝裂银莲花的叶片、茎杆和蓝/白色花器官等不同组织为试验材料,通过qRT-PCR检测这8个候选内参基因的表达情况,利用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等软件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8个候选内参基因中,UBQ表现最稳定,而β-TUB相对稳定性最差。以最稳定的UBQ为内参对钝裂银莲花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中16个相关基因表达情况进行q RT-PCR分析,结果与前期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UBQ为钝裂银莲花花色素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的最适内参基因。

关键词: 钝裂银莲花 实时荧光定量PCR 内参基因 筛选 稳定性 类黄酮/花青素合成途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抗大豆新品种云黄1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2021

摘要:云黄18平均生育日数115天,属于高产、高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75.8公斤/公顷,较对照平均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4.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1%。蛋白质含量41.50%,脂肪含量21.1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云南省海拔1 944米以下区域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抗病 云黄18 选育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锦两优852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两系核不育系锦瑞8S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3配组选育而成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稳定、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熟相转色好等特点。201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云南海拔1450~1950m范围种植。对其选育经过、品种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锦两优852 选育 生产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