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西双版纳不同林龄人工龙竹林的生物量及其模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不同龄级和大小的龙竹个体生物量数据,建立了以胸径(D)为自变量的不同龄级龙竹各器官的生物量回归模型,测定了龙竹单株各器官的含水率和林分的生物量,分析了3个不同林龄的人工龙竹林的生物量组成和分配特征及其变化趋势。龙竹不同器官的含水率均随林龄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茎秆的含水率下降幅度最大,枝次之,而根的含水率变化幅度最小。龙竹林的生物量随林龄而迅速增长,4年生龙竹林的生物量(19905.6kg/hm2)分别为3年生和2年生龙竹林生物量的3.27倍和8.73倍。3个不同林龄的龙竹林生物量的器官分配比例虽有所不同,但均以茎秆所占的比例最大(42.9%~49.4%),根次之(21.6%~24.1%),叶最小(11.8%~14.8%),其器官分配的比例大小均呈现出茎秆>根>枝>叶的规律性。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作物地方品种调查与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和勐腊县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地区的作物地方品种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粮食作物、蔬菜、果树、经济作物的地方品种和野生资源样本共353份,分属40科71属87种。通过分析上述调查资源的特性及分布特点,基本明确了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主要作物资源的保存现状,揭示了不同少数民族的传统喜好、宗教祭祀以及不同生态环境对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保存的作用。针对该地区作物种质资源的特性,提出了西双版纳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作物地方品种的保护策略。
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初探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市场价值评估法和影子工程法和替代成本法等方法对西双版纳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西双版纳橡胶林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价值为38 107元/(hm~2·a),2005年该地区橡胶林生态经济价值为49.54亿元,约为该地区当年GDP的62.86%,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比值为1.14:1;各服务类型价值大小顺序为固碳释氧>橡胶>林副产品>有机物生产>涵养水源>养分循环>土壤保护,其中固碳释养为14 900元/(hm~2·a),养分循环为85元/ (hm~2·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