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析建筑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中华民居(下旬刊) 》 2013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地基支护施工技术工艺要求不断提升,其处理技术得到了综合应用和推广。基坑工程既涉及到土力学强度与变形问题,也涉及到了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基坑支护施工中的技术措施与质量控制就显得非常关键。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讨了建筑工程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应用,并分析了质量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中外墙保温技术的应用
《低碳世界 》 2013
摘要:随着我国对于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地提高,在建筑结构上的保温技术也同时在日益加强,特别是外墙的保温技术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且成为了我国建筑方面的重要节能技术.当前,外保温、内保温、内外混合保温的方法是建筑中常常使用的.


Pi-ta~+和Bchi基因双价表达载体构建及水稻的遗传转化
《西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本研究所用Pi-ta+基因是一个来自景洪直立型紫秆普通野生稻的基因,该基因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几丁质酶是一种以几丁质为底物的水解酶,它可以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破坏细胞新物质的沉积使病原体死亡。为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新材料和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采用一种新的方法构建了Pi-ta+和Bchi的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栽培稻品种云资粳41中,经过一定浓度的甘露糖筛选培养,分化得到的再生苗经氯酚红显色法和PCR检测,获得11棵转基因阳性植株,离体检测证明外源基因的导入增强了转基因水稻的稻瘟病抗性。


云南普通野生稻和地方稻WRKY45基因的克隆及转化
《西北植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地方稻‘三磅七十箩’(SB70)和景洪普通野生稻为材料,根据GenBank中水稻WRKY45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经测序得到目的基因长约1.3kb,推导的氨基酸具有WRKY蛋白典型的保守区域WRKYGQK。经BLAST分析,与GenBank中不同栽培稻WRKY45基因的相似性在85%以上,但也存在一些核苷酸差异,这些差异可能导致其调控抗逆能力更强。构建该基因的表达载体pCAMBIA1300,重组克隆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云南栽培粳稻‘云资粳41号’中,经PCR鉴定获得24株转基因阳性植株。


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构建
《热带作物学报 》 2011 CSCD
摘要:以20个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为材料,选用7对多态性丰富、品种区分率高、易统计的ISSR引物对茶树良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7对ISSR引物共扩增出110条带,其中多态带93个,多态条带比例为84.54%,多态信息量平均为0.417,品种相似性系数在0.574~0.854之间,其中引物UBC835,ISSR2不仅多态性丰富,且单个引物就可区分所有品种,是最有效的核心引物;7对核心引物两两组合的效率分析表明,UBC835/UBC811、ISSR2/UBC835和UBC835/ISSR3是高效引物组合,可以完全有效区分所有品种,且品种相似性系数较低;同时使用15个地方品种验证3个高效引物组合,结果表明,UBC835/ISSR2是最佳引物组合,不仅能有效区分所有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而且能将云南无性系良种与15个地方品种最有效地区分开。使用品种的国家地区代码、育种单位英文缩写、核心引物名称和分子数据组成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的DNA指纹图谱,不仅包含了品种的重要信息,而且其中的分子数据可用作茶树品种的真伪鉴定和遗传关系分析,为茶树品种的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云南无性系茶树良种 ISSR DNA 指纹图谱 构建


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规划与实现研究——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云南冶金 》 2010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办公自动化系统实证研究,介绍了企事业单位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规划、建设和推广使用过程,分析其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效率,提升决策水平,推进行业信息化的作用。


PBI121/GPAT质粒的构建及对非洲菊转化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植物抗寒性,本文构建一个植物表达载体,并对非洲菊进行转化。用已克隆的强抗冷植物兵豆的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基因构建表达载体,将GPAT插入表达载体pB I121质粒取代该质粒上原有的GUS基因,并用PCR和酶切进行鉴定。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该质粒转化到非洲菊中。结果表明该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同时对非洲菊高效转化体系进行探索,获得卡那霉素抗性苗7苗。
关键词: 甘油-3-磷酸转酰酶(GPAT) 构建 转化 非洲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