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335条记录
黑木耳“高原云耳1号”选育报告

中国食用菌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高原云耳1号"是从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金江镇野生黑木耳驯化育成的新品种。生育期短,开口到耳芽形成为7d~10 d,出耳期较"黑29"提前7 d~13d。子实体为单片单生,无根、大小适中,呈碗状或贝壳状,边缘圆整、厚、质地软,干耳背面灰色、腹面黑色、有光泽,正反面颜色差别大,耳脉不明显,适合作为干品或鲜品销售。

关键词: 黑木耳 高原云耳1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琥珀蚕胆绿素结合蛋白基因AaBP-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蚕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鳞翅目昆虫的胆绿素结合蛋白属脂质运载蛋白家族,通过与胆色素(bilins)结合在蓝绿色素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琥珀蚕(Antheraea assama)丝腺中克隆了胆绿素结合蛋白基因1(AaBP-1),该基因cDNA全长923 bp,开放阅读框609bp,编码20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22.1 kD,理论等电点为5.19,蛋白序列含有1个信号肽和1个Lipocalin超家族结构域。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AaBP-1的氨基酸序列与柞蚕胆绿素结合蛋白BP-1一致性较高,达到81.7%。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aBP-1基因mRNA在琥珀蚕5龄第4天幼虫的表皮和丝腺中高量表达,在头和中肠中少量表达,其他组织中都几乎不表达。在丝腺中,AaBP-1主要在前部丝腺和中部丝腺表达,尤其在中部丝腺的前部大量表达,且琥珀蚕丝腺的颜色也呈现出中部丝腺比后部丝腺深的现象。推测AaBP-1可能参与琥珀蚕表皮、丝腺及茧中色素的形成。研究结果将为进一步研究琥珀蚕色素形成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琥珀蚕 胆绿素结合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表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魔芋轮作地块不同魔芋品种抗病性及产量对比试验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

摘要:在魔芋种植老区由于魔芋种源抗病性退化加上土地连作障碍的影响,魔芋种植后发病率高.为了探寻在魔芋种植老区能有效遏制魔芋连作软腐病发病率较高的途径,采用不同魔芋品种进行试种试验,统计各个魔芋品种的发病情况及每亩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白魔芋在魔芋种植老区能有效克服魔芋种源抗病性低和魔芋连作障碍,并且白魔芋在繁种方面也具有较强优势,因此在魔芋种植老区具有较强的推广优势.

关键词: 白魔芋 抗病性 软腐病 连作障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滇西地区柠檬砧木苗节本繁殖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19

摘要:优良健康枳壳砧木的繁殖是云柠1号柠檬苗繁殖的基础,因此提高枳壳苗木的成活率,降低枳壳苗繁殖过程中的管理成本,能有效减少柠檬苗木的生产成本。经过近10年的探索,总结了从枳壳种子的处理、播种、苗木移栽、病虫害防控及肥水管理一整套柠檬砧木苗节本繁殖技术。

关键词: 枳壳苗 砧木移栽 肥水管理 病害防控 节本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产业在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云南农业科技 2019

摘要:文章总结了2018年云南省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叙述了发展马铃薯产业在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马铃薯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为加快云南省扶贫攻坚步伐献计献策。

关键词: 马铃薯 扶贫 作用 现状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作物资源特征特性及生态地理分布研究Ⅸ: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

贵州农业科学 2019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云南省稻白背飞虱抗性资源的多样性分布,采用GIS等技术分析2 149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在不同气候类型和各类稻区中的表现.结果表明:稻白背飞虱抗性的表达离不开气候环境因素,其多样性富聚区在全省不同生态环境中均有分布,以滇西南和滇中较为丰富,籼粳稻交错区和种植环境丰富的区域是多样性的富聚区;不同气候带中的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依次为中亚热带=南亚热带=南温带>北亚热带>北热带>中温带>北温带;稻白背飞虱抗性多样性随海拔升高和温度降低而减小、随海拔降低和温度升高而增大.发掘了87份有研究利用价值的优异稻白背飞虱抗源.

关键词: 稻种资源 稻白背飞虱抗性 多样性 生态地理分布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种植在牛粪化肥配施条件下消纳氮磷的作用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9

摘要:为研究水稻作为湿地植物在防治面源污染方面的作用,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的方式,设置了4个施肥处理[100%化肥(100%F)、70%化肥+30%牛粪(70%F+30%M)、50%化肥+50%牛粪(50%F+50%M)、30%化肥+70%牛粪(30%F+70%M)],在每个施肥处理中又分别设定水稻种植和无水稻种植(UN)两种处理,以探讨种植水稻对整个体系中的碳(C)、氮(N)、磷(P)的消纳作用.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能够降低盆面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COD)、总磷(TP)、总氮(TN)浓度,尤其是在70%F+30%M处理下,水稻对COD、TP、TN的减低效果最显著,与无水稻种植相比,其水稻种植条件下分别降低58.16%、65.50%和72.92%.100%F的水稻籽粒和茎叶的P含量最高;70%F+30%M各部分的N含量最高;50%F+50%M各部分的P含量最高;30%F+70%M籽粒的N含量最高,而茎叶的P含量最高.因此,在配施牛粪的情况下,水稻种植可以显著降低盆面水的pH值、COD、TP、TN,稳定土壤中的N含量,同时增加水稻植株中N、P的含量,其中以70%F+30%M处理下水稻的水处理能力及植株N含量最佳.

关键词: 水稻 鲜牛粪 土壤 盆面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水力负荷下薄荷去除养殖水氮磷研究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薄荷(Mentha arvensis)对鱼塘养殖循环水氮、磷的吸收能力和去除作用.结果表明,当水力负荷为0.35~1.40 m~3/(m~2·d)时,薄荷的生物量累积增加1.40~1.95 kg/m~2,产量为11 098~15 177 kg/hm~2;在水力负荷0.35 m~3/(m~2·d)时,薄荷组织中氮含量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根冠比(地上部/地下部)为1.05;而磷含量在4种水力负荷下均表现为地上部<地下部,随水力负荷的增大,根冠比分别为0.93、0.86、0.69、0.71.整株的氮、磷平均含量在4种水力负荷下分别在14.43~17.23和3.09~3.35 mg/g;薄荷对氮、磷的吸收总量在水力负荷1.05 m~3/(m~2·d)时均达到最大,分别为36.20和7.53kg/hm~2;在水力负荷0.35 m~3/(m~2·d)时,薄荷吸收作用对系统去除水体氮、磷的贡献率达最大,分别为15.95%和22.12%.

关键词: 薄荷 鱼塘养殖水 水力负荷 氮磷吸收 去除贡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动物源食品中敌草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农药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动物源食品中的敌草腈及代谢物2,6-二氯苯甲酰胺残留的方法.[方法]采用改进的QuEChERS方法进行前处理,乙腈提取,PSA净化剂与C18粉末协助净化.采用C18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和2 mmol/L乙酸铵,流速为0.25 mL/min.电喷雾正离子(ESI+)模式电离,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定性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在0.005~0.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动物源样品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5%~10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7%~8.8%.敌草腈与代谢物2,6-二氯苯甲酰胺的检出限(S/N=3)分别为0.70、0.40μg/kg;定量限(S/N=10)分别为2.33、1.33μg/kg.[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准确性高,适用于动物源食品中敌草腈与代谢物2,6-二氯苯甲酰胺的残留量检测.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敌草腈 2,6-二氯苯甲酰胺 动物源食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AFLP标记分析云南红花优异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摘要:在云南红花优异种质筛选研究基础上,从DNA水平分析和探讨云南优异红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为云南红花种质资源的保护、评价和红花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利用108对AFLP标记引物及POPGENE 3.2,NTsys2.2软件对50份云南优异的红花种质资源材料,通过多态性检测、聚类分析,计算遗传距离、遗传一致度及Nei指数,揭示云南红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分化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利用AFLP标记筛选出8对引物,共扩增331条带,142条多态性带,多态位点百分率为33.42%~55.80%,平均多态性为42.42%.根据UPGMA聚类分析,在遗传相似系数0.64~0.66,把50份红花材料分为4个组,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相似,但略有不同.在群体遗传分化研究中,群体总基因多态性为0.283 3,群体内基因多态性为0.157 4,其中,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444 5,总基因流为0.624 8;6个群体间的遗传一致度为0.747 9~0.909 0,条纹壳群体和抗锈病群体间的一致度最高,为0.909 0,而黄花群体和大粒群体的遗传一致度最低,为0.747 9,说明50份云南优异红花种质资源在种内遗传变异丰富.这6个群体得到的等位基因观察数分布在1.250 0~1.675 0,全部群体则达到了1.800 0.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布在1.120 4~1.426 9,全部群体则达到了1.4334.Nei指数分布在0.077 1~0.251 3,其值由大到小顺序为条纹壳群体>高亚油酸群体>抗锈病群体>无刺群体>大粒群体>黄花群体.Shannon指数分布在0.120 0~0.373 8,其值由大到小为条纹壳群体>抗锈病群体>高亚油酸群体>无刺群体>大粒群体>黄花群体.说明云南红花群体具有复杂的遗传分化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在群体间,应注重群体保护,同时AFLP标记技术能有效地揭示红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为红花种质资源保护、品种选育及分子进化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 红花 AFLP标记 遗传分化 遗传多样性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