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9
摘要:详细介绍了人工饲养和观察黄足肥螋的方法。
关键词:
黄足肥螋
人工饲养
方法
《花生科技
》
1999
摘要:对云南省搜集保存的26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初步筛选出早熟种质77份、高产种质52份、高脂肪含量种质68份、高贮藏性种质23份、抗叶斑病咱质40份,为我省早熟、高产、优质、耐贮、抗病的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鉴定
筛选
育种工作
《作物杂志
》
1999
CSCD
摘要: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玉米生产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后,提出了“发展优质蛋白玉米促进农牧业持续、协调、高效发展”的战略。几年来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适应型种质与国内自选系组配,构建了“优质蛋白玉米温带系×热带、亚热带系”的杂种优势模式,并选育出了一批优良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目前正在进行区试试验,已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及物质基础。
关键词:
蛋白
玉米
育种
优质玉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摘要:通过对1985—1995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个粳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及适应性的分析表明,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的发展中部地区与中北部地区基本一致,都表现为 1000粒重增加、结实率提高、有效穗略有增加,最终使产量得以大大提高.合系品种(系)除高产外,还具有抗病、抗寒和优质等优点.今后云南的粳稻育种应向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 1000粒重并适当增加有效穗以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抗寒性.提高米质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粳稻品种
农艺性状
育种
《西南农业学报
》
1998
北大核心
摘要:以具有高抗稻瘟病新基因的云系2号为母本,高产感稻瘟病的滇榆1号作父本进行杂交。从集团个体选拔开始,每年都对供试系统进行高产、品质、抗病、耐冷四特性同步鉴定,作为选拔的科学依据。与此同时,对合系34号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耐寒性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
合系34号
同步鉴定
选育
高产
高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