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李文凤(精确检索)
191条记录
甘蔗优良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评价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黑穗病是严重影响中国甘蔗产业发展的系统性真菌病害,不同的甘蔗品种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不一,筛选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甘蔗黑穗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明确近年中国育成的优良品种(系)对甘蔗黑穗病的抗性,筛选抗黑穗病优良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选择云南元江甘蔗黑穗病高发区,采用人工接种浸渍法,对中国的100个优良品种(系)进行抗性鉴定评价。结果表明, 100个优良品种(系)中5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56%, 44个表现为中感到高感2,占44%。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大面积种植和主推的闽糖69-421、新台糖22号、柳城03-182、柳城03-1137、桂糖42号、粤甘26号、桂糖02-351、云蔗09-1601等品种(系)高度感病,而近年选育的福农15号、福农36号、福农1110、福农07-3206、福农11-2907、闽糖11-610、粤甘39号、粤甘43号、粤甘48号、粤甘49号、粤甘50号、粤糖00-236、赣蔗02-70、云蔗99-596、云蔗03-258、云蔗04-241、云蔗06-80、云蔗07-2800、云蔗08-2060、云蔗10-2698、云蔗13-1139、云瑞10-701、德蔗09-84、德蔗12-88、桂糖08-1589、中蔗1号等26个优良品种(系)高度抗病。建议低海拔河谷甘蔗黑穗病高发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优良品种力度,以达到品种合理布局,控制甘蔗黑穗病大发生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优良品种(系) 黑穗病 人工接种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对褐锈病抗性与Bru1基因分子检测

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近年我国各甘蔗育种单位育成的新品种及各蔗区主栽品种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筛选抗褐锈病优良新品种供生产上推广应用,本研究结合全国甘蔗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选择甘蔗褐锈病高发的云南临沧、云南普洱、云南玉溪和广西宜州蔗区,在田间自然发病下,对我国近年来选育的60个新品种和34个主栽品种进行抗性评价,并对抗褐锈病基因Bru1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94个新品种及主栽品种中,66个表现高抗到中抗,占70.21%;28个表现为感病到高感,占29.79%.分子检测结果显示,共54个抗病新品种及主栽品种含有抗褐锈病基因Bru1,频率为57.45%.目前大面积种植的桂糖29号、桂糖44号、德蔗03-83、柳城03-1137、粤糖60号、桂糖46号等主栽品种高度感病,而粤甘48号、福农09-2201、桂糖08-120、柳城09-15、中蔗1号、云蔗08-1609、云瑞10-187、中糖1201等31个新品种抗病性强.建议多雨湿润褐锈病高发蔗区,应加大淘汰感病主栽品种和推广应用抗病新品种力度,以期达到品种合理布局,从根本上控制褐锈病暴发流行,为甘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 甘蔗 主栽品种 褐锈病 抗褐锈病基因Bru1 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齿蔗茅品系'云滇95-19'和'云滇95-20'抗褐锈病的遗传分析

植物保护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褐锈病是一种重要的世界性甘蔗病害,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明确甘蔗属长齿蔗茅'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遗传规律,采用自交方法分别获得'云滇95-19'和'云滇95-20'自交F1代,对亲本及其自交F1代进行了抗褐锈病基因Bru1的检测和褐锈病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云滇95-19'和'云滇95-20'及其自交F1代均未检测到Bru1基因,两个自交F1代群体对褐锈病的抗性均出现了明显的3∶1的分离比,证实了'云滇95-19'和'云滇95-20'对甘蔗褐锈病的抗性均由一对新的显性基因控制.本研究为挖掘和利用长齿蔗茅抗褐锈病基因资源奠定了基础,对今后抗褐锈病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长齿蔗茅 甘蔗褐锈病 遗传分析 抗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蔗区黄脊竹蝗发生为害与防控措施

甘蔗糖业 2020

摘要:鉴于黄脊竹蝗食性杂、分布广、迁飞性强的特性,以及境内外虫源双重叠加,发生态势更加严峻,存在暴发为害甘蔗的威胁.本文着重对黄脊竹蝗发生为害情况和为害原因进行系统简述,并根据其为害特点,结合云南沿边蔗区生产实际,提出防控策略及技术措施,建议密切关注国内外周边虫情动态,积极组织开展田间巡查,注重田间虫情动态监测,及时发布虫情预报,力争早发现早控制,有效指导防控,确保甘蔗生产安全.

关键词: 甘蔗 黄脊竹蝗 发生为害 动态监测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甘蔗主要病虫害无人机防控技术

甘蔗糖业 2020

摘要:针对传统人工喷药防治存在缺陷和甘蔗高秆作物中后期施药难、劳动力缺乏和作业效率低等问题,本文从飞防机型选择、专用药及助剂筛选、药械融合、田间作业、技术规范、规模化应用组织模式等层面对甘蔗主要病虫飞防技术进行了系统开发示范,分析确定了适宜低纬高原蔗区的无人机机型及飞行技术参数,筛选出无人机飞防最佳药剂配方组合和施用技术,凝练形成了低纬高原蔗区甘蔗主要病虫无人机防控技术且大面积成功应用,为全面推广应用无人机飞防甘蔗病虫常态化提供了成熟的全程技术支撑.采用无人机防控甘蔗病虫具有超低量施药、高作业效率等优点,可有效解决高杆作物后期喷施困难、劳动力紧张和作业效率低的问题,为有效防控甘蔗病虫成功开辟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切实加快甘蔗病虫害统防统治进程,对有效降低暴发流行灾害性甘蔗病虫给蔗农和企业造成的损失,提高甘蔗产量和糖分,具有极为明显的效果,对实现甘蔗病虫全程精准防控,甘蔗提质增效,保障国家食糖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低纬高原 甘蔗病虫 无人机 防控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西盟蔗区发现检疫性病害甘蔗白叶病

农学学报 2019

摘要:研究旨在明确2018年在云南西盟蔗区发现的甘蔗病害是否为植原体引起的甘蔗白叶病.使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序列通用引物P1/P7和R16F2n/R16R2对10份采自云南西盟蔗区的疑似甘蔗白叶病样品进行巢氏PCR检测,并将巢氏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巢氏PCR结果表明:所有10份样品均能扩增得到1240 bp左右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所有获得的10条16S rRNA基因序列大小均为1247 bp,序列间的核苷酸一致性为100%.BLASTN分析表明,从病株扩增到的所有核苷酸序列与先前云南临沧甘蔗白叶病植原体分离物LC7和LC9的16S rRNA基因序列(Genbank登陆号:KR020691和KR020692)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为100%.虚拟RFLP分析表明,西盟分离物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的酶切图谱与16SrXI-B亚组植原体相同.本研究结果表明,云南西盟蔗区发现的甘蔗病害为16SrXI-B亚组植原体引起的甘蔗白叶病.

关键词: 云南 西盟 检疫性病害 植原体 甘蔗白叶病 16SrXI-B亚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1个甘蔗品种苗期抗螟虫性评价

中国农学通报 2019 CSCD

摘要:明确甘蔗对甘蔗螟虫的抗性水平,为抗虫品种的推广应用和抗性基因发掘提供参考.采用螟虫自然种群接虫方法,连续2年对11个甘蔗品种进行苗期螟害分析与抗螟虫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甘蔗品种对螟虫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桂糖29号''、桂糖31号'等较抗虫,'福农39号''、德蔗03-83'和'云蔗05-49'等较感虫.部分甘蔗品种抗性会随螟虫选择压力不同而变化,'云蔗03-194'、'云蔗05-51'、'云蔗06-407'等在螟虫虫口密度高时表现为感虫,而在虫口密度低时表现为抗虫.

关键词: 甘蔗 苗期 大螟 黄螟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甘蔗白条病的多基因联合鉴定

植物保护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甘蔗白条病是由白条黄单胞菌Xanthomonas albilineans(Ashby) Dowson引起的甘蔗重要病害。2017年在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蔗区的甘蔗上发现疑似白条病的病害。从病株蔗茎中分离得到圆形,凸面,光滑,有光泽,黄色的细菌菌落。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分离得到的细菌为该病害的病原菌。使用16S rRNA基因、gyrB基因和rpoD基因对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了分子鉴定,BLAST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得的病原菌的3个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白条黄单胞菌GPE PC73菌株(GenBank登录号:FP565176)对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一致性均为100%,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分支。根据田间症状诊断、柯赫氏法则验证及分子鉴定结果,确认云南保山、孟定和金平发生的甘蔗病害为X.albilineans引起的甘蔗白条病。

关键词: 甘蔗白条病 白条黄单胞菌 系统发育分析 云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抗褐锈病基因定位亲本间多态性SSR标记筛选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更多用于构建甘蔗遗传连锁图谱可用的多态性SSR标记,本研究以6个高抗甘蔗褐锈病品种和6个高感甘蔗褐锈病品种为亲本,根据感病母本*抗病父本选配12个杂交组合,筛选在亲本间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重复性较好的引物.结果表明,组合柳城03-1137*德蔗93-88、Mex105*粤糖00-236亲本间的多态性引物数最多,分别占总数的52. 38%和47. 62%;其中,10对引物(18-mSSCIR34、22-m SSCIR38、25-mSSCIR48、32-mSSCIR67、51-mSSCIR50、57-MSSCIR21、71-SMC1490CL*、73-SMC278CS*、75-SMC31CUQ*、77-SMC336BS*)在组合柳城03-1137*德蔗93-88中多态性最好,7对引物(22-m SSCIR38、25-mSSCIR48、45-mSSESTC04、51-mSSCIR50、67-mSSCIR9*、76-SMC334BS*、80-SMC486CG*)在Mex105*粤糖00-236中多态性最好,利用筛选得到的引物,更有利于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本研究结果为抗褐锈病新基因定位和开发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甘蔗 褐锈病 抗病基因 亲本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纬高原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

中国糖料 2019

摘要:本研究针对低纬高原灾害性蔗螟防控难题,历时10年协同攻关,系统攻克了蔗螟综合防控瓶颈,形成了一批核心产品技术,促进了甘蔗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并取得几方面的创新性成果:首次明确了低纬高原蔗区灾害性螟虫种类、种群结构及灾害特性,为制定综合防控技术与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种群监测技术体系和预警监测网点,实现了蔗螟种群动态精准监测,为综合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撑;开发了低纬高原蔗区螟虫无人机飞防施药技术且大面积成功应用,为有效防控螟虫成功开辟了一条轻简高效新途径;研究形成灯诱和性诱诱杀成虫技术规模化应用,推进了螟虫绿色防控技术进步;在低纬高原蔗区集成无人机飞防、生物制剂、理化诱控、性诱剂诱捕等综合防控技术,制定了标准化技术规程,显著提高了大面积整体防控效果;多年来在低纬高原蔗区云南8个主产州(市)组织进行了甘蔗螟虫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控制了危害,防控效果显著.2017—2018年累计推广应用278 khm2(无人机飞防13334 hm2),共挽回甘蔗损失3.666 Mt,增加蔗糖469 kt,新增销售额39.79亿元,新增利润12.51亿元,增税1.88亿元.研究成果技术集成度高、实用性强、转化程度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为低纬高原蔗区蔗糖业持续稳定发展、减损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撑,为边疆民族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贫做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 甘蔗螟虫 低纬高原 综合防控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