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彩色马铃薯叶片再生体系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 2006 CSCD
摘要:以云南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中心选育的4个彩色马铃薯品系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叶片离体再生的研究.结果表明,DE02-24-24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5 MG/L+NAA 0.2 MG/L;DE02-24-39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JC02-27-1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JC02-27-2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3.0 MG/L+NAA 0.15 MG/L.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均可达到100%.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DE02-24-24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GA3 3.0 MG/L;DE02-24-39为MS+6-BA 1.0 MG/L+NAA0.05 MG/L+GA3 2.0 MG/L;JC02-27-1为MS+6-BA 1.0 MG/L+NAA 0.05 MG/L+GA3 2.5 MG/L;JC02-27-2为MS+6-BA 3.0 MG/L+NAA 0.1 MG/L+GA32.0 MG/L.其不定芽分化率分别为83.3%、100%、93.3%、10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野生稻不同染色体组型和外植体材料的离体培养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3 CSCD
摘要: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能力差别较大。花粉培养中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在0%~11.8%之间,用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其诱导率在18.0%~35.2%之间,茎叶培养则在12.0%~25.0%之间。云南野生稻不同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再分化为绿苗的分化率在8.3%~100.0%之间。疣粒稻组培特性最好,东乡普通野生稻和景洪普通野生稻次之,药用稻最难组培。本文建立了疣粒、东乡、景洪普野3种野生稻的离体无性系,为长期保存云南野生稻资源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1 CSCD
摘要:通过水仙组织培养已建立起 2类基因转化受体系统 .一类是适合于基因枪转化的愈伤组织再生系统 ,另一类是适合于农杆菌介导转化的外植体直接诱导生长系统 .愈伤组织的诱导形成以培养基MS + 0 .1~0 .3mg/L 2 ,4-D + 0 .2~ 0 .5mg/LNAA为宜 ;外植体在培养基MS + 4mg/LKT + 0 .1mg/LNAA中直接诱导生长 ,可获得较高的成苗率 .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