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甘蔗芽培育一、二级苗圃管理技术
《甘蔗(福建) 》 2001
摘要:针对甘蔗腑芽假植技术中存在的成活率低的问题,探索甘蔗腑芽苗假植的适宜生活条件.通过对苗床不同的土壤配方试验及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措施,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甘蔗芽培苗一、二级假值技术,使成活率得到大的提高,达90%以上且稳定.


甘蔗杂交后代亲子关系真实性同工酶鉴定研究初报
《甘蔗糖业 》 2001
摘要:从POJ3016、F134、桂糖11号、ROC10与云南割手密种、斑茅种、滇蔗茅种远缘杂交的大批杂交后代中,按组合关系选取9个材料进行过氧化物同工酶亲子关系真实性鉴定研究,并进行酶带分析比较。结果显示:①云割斑F295/69等4个材料属于ROC10近亲杂交亲子关系的可能性很大;②云滇F191/2008、云割斑滇F199/47等5个材料属于云南野生甘蔗资源属种间远缘杂交亲子关系.同工酶技术用于血缘关系复杂的亲子关系真实性鉴定有简便、清晰、可靠的优点,但要提高正确判断的水平,还必须有丰富的育种经验,将亲子代特征特性变异的识别与大量的酶带分析实践相结合。涉及理论研究的材料必须进行分子技术鉴定.


甘蔗良种侧枝苗快繁生产技术
《甘蔗 》 2001
摘要:利用甘蔗顶端优势 ,运用侧枝快繁技术 ,对良种进行一、二、三级侧枝处理 ,促使顶端侧芽抽发侧枝苗。试验结果表明 ,此项技术简便易行、成本低 ,且繁殖倍数高达 15 - 30倍


甘蔗新良种的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
《中国糖料 》 2000
摘要:搜集整理了自50年代以来云南省主要推广的11个甘蔗品种的10个栽培性状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数据平均值 ,与云南省甘蔗研究所“九五”育成审定的新良种云蔗89/151、81/173进行灰色相似性栽培分析。认为云蔗89/151与闽糖70/611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9488) ,云蔗81/173与F134的灰色相似度最大(r=0.8594)。所以对云蔗89/151、81/173的推广可以采用与闽糖70/611、F134相似的栽培技术措施来管理易获得丰产。同时给将进行大面积推广的云蔗89/151、81/173实现良种良法配套 ,提供科学依据


甘蔗引进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分析
《甘蔗 》 2000
摘要: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分析,对我所1993-96年从广东、广西、四川引入的28个品种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桂糖84/332、粤糖85/2549、粤农81/762的评判值均大于对照种桂糖11(0.7524),综合性状突出,应给予加大繁殖,推广;粤农79/309、粤糖85/1589、桂糖86/267、粤农87/1257的评判值均大于0.5,远远高于对照种ROC10(0.2859),综合表现良好,可以进一步扩大试验;粤农88/488、粤农88/489、川糖88/598、川糖85/591的评判值低,综合表现差,但是其蔗糖分高,可考虑作为高糖亲本利用。


甘蔗有性杂交辐射诱变育种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甘蔗糖业 》 1995
摘要:人为地有目的地进行组合,然后再进行辐射诱变,累加了基因分裂和诱发两者所产生的变异,增加了突变,是提高诱变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甘蔗杂交种子的胚为多细胞组织,在照射时容易产生嵌合体,即无性繁殖后代中的部份种苗发生在外层的周缘区分嵌合体,通过逐年的无性繁殖,能够得到修复、保持、平衡、协调、巩固而成为稳定的周缘嵌合体,并能有效地遗传给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