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文;
崔雄维;
张跃彬;
刘少春;
《 土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重金属Cu在甘蔗体内吸收、积累规律及对甘蔗产量 和糖分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根、茎、枯叶、梢头对Cu的积累能力总体表现为根>茎>枯叶>梢头,甘蔗各部分器官Cu含量随外源投放的Cu浓度而增加,呈显著的正相关。少量的Cu会使甘蔗明显增产,但胁迫或过量对甘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不明显。Cu过量对甘蔗品质的影响表现在出汁率、还原糖的增加和纤维分的降低,适当地施Cu会增加甘蔗的产糖量,但过多会减低甘蔗的产糖量。
关键词:
铜
甘蔗
产量
品质
鲁耀;
郑波;
段宗颜;
胡万里;
殷寿安;
邱学礼;
《 西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进行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 、内在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镁肥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改善,有利于烟叶产量 、产值的提高,能提升中部烟叶化学品质,土壤交换性钙镁比调控到10时最佳,其次是调控到8时,叶面喷施效果也较好;同时,与对照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显著提高了烟叶镁的含量及其对镁的累积量,尤其是上、中部烟叶,而且随着镁肥施用量增加和钙镁比下调,烟叶对镁的累积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钙镁比
烤烟
产量
内在化学品质
镁吸收
李景蕻;
李刚华;
杨从党;
王绍华;
刘正辉;
王强盛;
丁艳锋;
《 中国水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在高海拔寒冷稻作区,通过晒水池增温进行温水灌溉和垄作栽培提高土壤温度。垄作栽培、温水灌溉在移栽后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土壤日平均温差分别比常规栽培(对照)高2.94℃和0.57℃。通过调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水稻的分蘖发生数量和质量,探讨增加土壤温度对水稻分蘖发生和产量 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丽粳10号垄作栽培、温水灌溉成穗率比对照分别高14.59和0.14个百分点,大白谷分别高12.08和2.09个百分点。丽粳10号垄作栽培、温水灌溉的产量 分别比对照高13.79%和10.82%,大白谷分别高13.35%和11.54%。土壤增温可促进高寒生态区水稻早发和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分蘖,优化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和产量 。
关键词:
水稻
成穗率
高海拔
土壤温度
产量
蒋海玉;
冯云生;
王欣;
《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 研究了育苗移栽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比例与油菜产量 及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产量 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 逐渐提高。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磷肥与钾肥的配合施用。初步提出在育苗移栽条件下,云油杂2号以播种密度13.5~15万株/hm2、施纯氮300~337.5 kg/hm2、纯磷150 kg/hm2、纯钾52.5~90 kg/hm2的条件下,产量 达到4 000 kg/hm2。
关键词:
播种密度
杂交油菜
产量
李明福;
徐宁生;
宋云华;
薛美琼;
《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 2007年2月在玉溪农职院科技园引进8个省外优良脱毒甘薯新品种苏薯8号、鄂薯3号、鄂薯4号、鄂5205、渝薯153、渝薯162、渝薯123、渝I2-8进行产量 和品质测定,并以当地板栗甘薯为对照品种进行引种试验。结果表明,苏薯8号的产量 较高,达54.2 t/hm2,肉色为桔黄色,食味香甜,在玉溪甘薯生产上有较大的引用价值。
关键词:
脱毒甘薯
产量
品质
比较
陈翠;
康平德;
杨丽云;
汤王外;
袁理春;
吕丽芬;
徐中志;
《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明肥料施用对云南重楼产量 的影响,采用不同梯度施肥水平研究有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 的影响;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PK无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 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的高产需要较高的肥力条件,在中等以下的土壤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最佳农家肥施肥量为3000~4500kg/667m2之间。N素和P素是云南重楼生长的养分限制因子。可见,施用适宜有机肥和N、P无机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云南重楼单位面积产量 。
关键词:
云南重楼
有机肥
无机肥
产量
高俊燕;
杨丽英;
谷安宇;
王馨;
李林玉;
杨斌;
彭满秀;
严世武;
李绍平;
《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以黄花蒿为材料,在瑞丽进行黄花蒿田间试验,研究了冬春抑期栽培黄花蒿主要物候期和生长发育情况、植株主要农艺性状、产量 与青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比正季栽培生育期偏短29 d;黄花蒿干品产量 为1140 kg/hm2,青蒿素含量为0.607%,在瑞丽黄花蒿冬春抑期栽培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冬春抑期于未进入雨季的5月中旬收获,很容易利用日晒干燥,且一年两季种植黄花蒿,可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而减少原料贮藏时间。
关键词:
黄花蒿
冬春抑期栽培
青蒿素
产量
杨龙;
唐正富;
邓红山;
杨建山;
李昌文;
袁理春;
《 中国种业
》
2010
摘要: 以同一青花菜一代杂交父母本为试材进行了不同播种期的制种试验,研究了各处理青花菜的生长期、种子产量 和质量的差异等特性。结果表明,母本8月20日播种、父本8月30日播种,青花菜种子的产量 和质量最好。播种期对青花菜种子的产量 和质量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青花菜
播种期
制种
产量
质量
赵琴;
董天勇;
保玲;
《 中国园艺文摘
》
2010
摘要: 在富源县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对魔芋软腐病发病率和产量 进行施肥对比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施肥对魔芋具有增产效果,对软腐病有不同程度诱发作用;综合各种因素,认为既能做到最低限度减少软腐病诱发,又能最大限度提高魔芋总产量 ,而且能尽量减少肥料成本支出的施肥方法是单一施复合肥。
关键词:
魔芋软腐病
发病率
产量
对比施肥
花魔芋
刘大会;
刘伟;
朱端卫;
金航;
郭兰萍;
左智天;
刘莉;
《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 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 ,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 。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5~0.27g P2O5/kg土时为适宜,此时菊花单株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 最高,可分别达到527.83朵和434.37 g/株。
关键词:
药用菊花
磷肥
生长
产量
养分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