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钙镁比调控对烟叶产量、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镁肥进行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对烤烟生长发育、产量、内在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镁肥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有利于烤烟的生长、发育和农艺性状改善,有利于烟叶产量、产值的提高,能提升中部烟叶化学品质,土壤交换性钙镁比调控到10时最佳,其次是调控到8时,叶面喷施效果也较好;同时,与对照相比,土壤交换性钙镁比下调及叶面喷施镁肥显著提高了烟叶镁的含量及其对镁的累积量,尤其是上、中部烟叶,而且随着镁肥施用量增加和钙镁比下调,烟叶对镁的累积量显著增加。
关键词: 土壤交换性钙镁比 烤烟 产量 内在化学品质 镁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高海拔寒冷稻作区,通过晒水池增温进行温水灌溉和垄作栽培提高土壤温度。垄作栽培、温水灌溉在移栽后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土壤日平均温差分别比常规栽培(对照)高2.94℃和0.57℃。通过调查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水稻的分蘖发生数量和质量,探讨增加土壤温度对水稻分蘖发生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丽粳10号垄作栽培、温水灌溉成穗率比对照分别高14.59和0.14个百分点,大白谷分别高12.08和2.09个百分点。丽粳10号垄作栽培、温水灌溉的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3.79%和10.82%,大白谷分别高13.35%和11.54%。土壤增温可促进高寒生态区水稻早发和干物质积累,增加有效分蘖,优化群体质量,提高成穗率和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种密度、氮磷钾施肥比例对两系杂交油菜“云油杂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 2010
摘要:研究了育苗移栽条件下不同播种密度及氮磷钾施肥比例与油菜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密度>氮肥>钾肥>磷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磷肥与钾肥的配合施用。初步提出在育苗移栽条件下,云油杂2号以播种密度13.5~15万株/hm2、施纯氮300~337.5 kg/hm2、纯磷150 kg/hm2、纯钾52.5~90 kg/hm2的条件下,产量达到4 000 kg/hm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生长、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盆栽土培试验,开展了不同磷肥施用量对药用菊花植株生长、产量和矿质养分吸收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菊花生长的最佳磷肥施用量。结果表明,随着磷肥施用量的增加,菊花花中P和Mg养分含量增加,促进菊花植株生长和花芽分化,提早菊花的花期,从而显著提高菊花植株的鲜花产量,并提高菊花的外观品质与经济效益。在本试验中,磷肥施用量超过0.30 g P2O5/kg土时,会开始抑制植株对N、K养分的吸收,即磷肥过量,会导致植株N、K元素含量及N/P、N/Mg比大幅降低,引起植株养分不平衡,造成植株叶色浓绿、叶面积变小,并造成繁殖器官提前发育,引起植株过早成熟(花期提前),从而降低菊花产量。通过回归分析表明,菊花生育期内磷肥施用量在0.25~0.27g P2O5/kg土时为适宜,此时菊花单株的花朵数和鲜花产量最高,可分别达到527.83朵和434.37 g/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