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施肥及采剪措施对香叶天竺葵出油率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热带作物学报 》 2013 CSCD
摘要:为研究施肥措施及采剪时期对香叶天竺葵的出油率及生物量的影响,于2011年3-9月对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区生态农业研究所试验基地种植的香叶天竺葵(Pelargonium gravelens L.)进行不同施肥方法及不同采剪时期对出油率和生物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施N、P、K复合肥比单一施氮肥出油率高,施N、P、K复合肥的同时再进行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出油率最高;春季进行采剪的香叶天竺葵出油率低,夏秋季采剪则出油率较高;采剪50 cm以上的壮枝,保留底部弱嫩枝条继续生长的采剪措施,其可采剪次数以及所获得的生物量与整株一次采剪完相比明显增加。说明不同施肥方法及采剪时期的选择对香叶天竺葵出油率影响较大,采剪措施是获得香叶天竺葵生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时间割苗对再生大麦生物产量和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寻求功能大麦优质高效生产技术,选用3个优质大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时间割苗对再生大麦农艺性状和生物产量及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延迟割苗提高了干麦苗产量,但显著影响了再生麦的农艺和产量性状。除旗叶宽和茎粗外,割苗降低了再生麦的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穗长,显著降低了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秸秆产量和籽粒产量。再生麦的秸秆与籽粒产量以1叶1心和3叶1心两个阶段割苗最高,5叶1心期割苗最低,但5叶1心期割苗的干麦苗产量最高。在3叶1心前割苗,再生麦的籽粒功能成分(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含量较高。
关键词: 大麦 割苗时间 生物产量 γ-氨基丁酸 总黄酮 抗性淀粉
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生物产量和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云南3个优质功能大麦品种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以单作大麦(MC)为对照,研究了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农艺性状和籽粒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及抗性淀粉的影响。结果表明:(1)套作条件下大麦的生育期缩短,分蘖数,有效穗、株高、节间总长度、旗叶长和宽、茎粗、穗长、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和穗草比增加。(2)大麦—马铃薯套作对两种作物经济产量增幅大于4%,且大麦籽粒产量的LER均大于1,有明显的套作优势,其病害低于单作。(3)3个大麦品种套作条件下γ-氨基丁酸、总黄酮、生物碱和抗性淀粉含量均高于单作。
关键词: 大麦 马铃薯 套作 生物产量 γ-氨基丁酸 总黄酮 抗性淀粉
温湿度对云南潞江坝幼龄胡椒生长量及发病率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和湿度对胡椒生长特性及发病率的影响。[方法]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云南保山潞江坝胡椒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了大气温度和湿度对胡椒生长量及主要病害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在5~10月温湿度绝对值相对大时,胡椒生长变化量较大,且在这高温高湿的月份胡椒细菌性叶斑病、叶斑病、藻斑病及炭疽病发生也较严重,发病率最高分别达44.0%、46.4%、17.7%和25.5%;在11月至次年2月温湿度绝对值相对小时,胡椒生长变化量较小,且在这低温低湿的月份胡椒细菌性叶斑病、叶斑病、藻斑病及炭疽病发病程度也较小,发病率分别达4.0%、9.5%、0.7%和6.3%。[结论]温度和湿度均对胡椒生长特性及发病率有一定影响。
刈割对干热河谷海狮苏丹草生长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海狮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为材料研究在留茬5、10、15cm条件下,其植株高度、分蘖及单位面积产量等的动态变化情况,并通过构造一年生苏丹草刈割株高生长线性模型来分析其单作群落植物个体生长情况与整体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刈割区海狮苏丹草单作群落的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达到相对稳定状态;不同刈割时期内植株个体生长速率与生长潜力呈显著负相关,表明苏丹草单作群落个体有通过平衡自身生长速率与生长潜力的关系使群落总生物量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倾向。
灌溉对柱花草和坚尼草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草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与坚尼草(Panicum maximum CIAT 9)2种热带牧草在旱季进行人工灌溉后刈割,测定灌溉和不灌溉对生物量的影响。分析了2种热带牧草在人工灌溉条件下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人工灌溉条件下生长的2种热带牧草,生长速率快,刈割周期短,其产量和营养价值也有所不同。坚尼草在灌溉条件下其鲜生物量为不灌溉的1.4倍,生长周期缩短34%;柱花草在灌溉条件下其鲜生物量为不灌溉的1.06倍,生长周期缩短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