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breeding(模糊匹配)
285条记录
高抗大豆新品种云黄18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2021

摘要:云黄18平均生育日数115天,属于高产、高抗、广适的大豆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375.8公斤/公顷,较对照平均增产10.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524.5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15.1%。蛋白质含量41.50%,脂肪含量21.12%。高抗大豆花叶病毒病。适宜云南省海拔1 944米以下区域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抗病 云黄18 选育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锦两优852的选育

中国种业 2021

摘要:锦两优852是云南金瑞种业有限公司用自育两系核不育系锦瑞8S与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恢复系云恢503配组选育而成的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农艺性状稳定、丰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较强、熟相转色好等特点。2019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云南海拔1450~1950m范围种植。对其选育经过、品种主要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相关配套技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锦两优852 选育 生产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广适杂交水稻新组合广8优1973

杂交水稻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广8优1973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优质三系不育系广8A和自育的高产广适恢复系云恢1973配组育成的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株叶形态优、熟期转色好、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综合抗性好等特点,202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8优1973 高产 广适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对等杂交培育甘蔗新型独立亲本系统进展

中国糖料 2021

摘要:亲本是甘蔗育种的物质基础,通过‘POJ’、‘Co’两大亲本系统培育出了大量突破性的甘蔗品种和亲本,对世界甘蔗育种和蔗糖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两大亲本系统的长期大量高频率使用,也是导致甘蔗亲本遗传基础狭窄、网络化、近亲化等严重问题的重要原因。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充分利用新原种采用对等杂交方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含新型独立血缘系统的亲本,突破了两大亲本系统的血缘限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存在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内的优良性状热带原种少、资源缺乏,收集的其它栽培原种尤其种性优良的原种数量少;(2)原种开花难、花期相遇难,杂交成功率低,创制新独立亲本时难于做到完全有效利用、同一个亲本原种不重复、选配组合时性状完全互补等;(3)目前已利用的栽培原数量总共仅16个,不同亲本间血缘交叉难以避免。建议使用时针对新型独立亲本系统的特点,谨慎选用含‘斑茅’血缘的亲本、避免选用在新独立亲本系统间有血缘交叉的组合,才是充分发挥杂种优势培育突破性品种的关键;继续加大新优良热带原种的引进和利用力度、高度重视地方种的利用与正确使用含新独立血缘系统的优良亲本,培育性状更为优良的新型独立系统的亲本,才能不断选育出甘蔗新品种、促进蔗糖产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 云南 甘蔗 对等杂交 选育 新型独立亲本系统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木耳'高原云耳2号'的选育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原云耳2号’由采自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哀牢山的一株野生黑木耳多次分离和反复驯化,通过连续6年的系统选育、评价筛选而育成。该品种为中早熟、广温广适型新品种。子实体多单生,小口出耳单片率高,耳片厚、大小适中、边缘圆整、质地硬脆,背面青灰至灰黑色、腹面黑色、有光泽,耳脉少,平均产量55–65g/袋,商品性佳,抗性强。适于1 500–2 200m高海拔地区立体袋栽。

关键词: 黑木耳 品种 系统选育 高海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优良亲本云瑞05-292的培育与应用

种子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云南省第十二轮区域试验和云南省分区育种杂交组合的家系评价、同异分析等,系统评价了云瑞05-292作为品种、亲本的应用潜力。1)与云南省第十二轮区试参试品种(系)比较,云瑞亲本育成品系云瑞05-292、云蔗06-160与本次试验综合表现最好的引进品种Sp 80-3280、Sp 81-3250和对照相当,优于其他参试的云南引进、自育品种(系); 2)云瑞05-292有效茎数多、宿根能力强,蔗茎均匀整齐,具备良好的适宜机械收获的品种应用潜力;3) 17型组合家系评价结果:云瑞05-292、云瑞05-292×云蔗05-51,云瑞99-601、CP 94-1100×云瑞99-601,云瑞10-299、ROC 6×云瑞10-299可作为高产高糖母本、父本和杂交组合利用,云瑞10-463、云蔗05-51×云瑞10-463可作为高糖育种的父本与组合应用;4)云南分区育种15型组合4点评价结果:云蔗05-51×云瑞05-292组合后代的表现良好,云瑞05-292、云蔗05-51可作为甘蔗育种的优良亲本利用。

关键词: 甘蔗 优良亲本 云瑞 培育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

昆虫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由电光叶蝉Recilia dorsalis传播的水稻条纹花叶病毒(rice stripe mosaic virus, RSMV)目前在我国华南稻区大面积发生并对水稻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旨在明确RSMV对介体电光叶蝉生长繁殖及取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生物学实验测定RSMV侵染后电光叶蝉的生长和生命表参数;利用刺吸电位(electrical penetration graph, EPG)技术比较携带和未携带RSMV的电光叶蝉成虫在健康水稻上的取食行为差异;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电光叶蝉成虫对感染和未感染RSMV水稻的寄主选择倾向性。【结果】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携带RSMV的电光叶蝉若虫发育历期延长,而若虫存活率、成虫羽化率、雌虫繁殖力和卵孵化率下降。无毒电光叶蝉成虫倾向于选择取食RSMV侵染的水稻,而带毒电光叶蝉成虫倾向于选择取食健康水稻。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带毒电光叶蝉成虫取食健康水稻所产生的刺探波、障碍波和唾液分泌波次数和持续时间均显著增加,被动取食波和休息波次数减少但时间均延长。【结论】与无毒电光叶蝉相比,感染RSMV使带毒电光叶蝉若虫发育历期延长且不利于其种群的繁殖。RSMV通过调控介体电光叶蝉成虫的取食和寄主选择行为而有利于自身在寄主水稻间的传播。

关键词: 电光叶蝉 水稻条纹花叶病毒 刺吸电位 繁殖 取食行为 寄主选择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71"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云南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云麦71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以自育材料云麦50作为母本,以云麦39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2016年9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滇审小麦2016001号.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增产潜力,耐寒、耐旱、抗病,品质好,综合性状优良,是适合云南地区大面积生产的小麦新品种,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文章介绍云麦71的亲本来源及组合、选育经过,总结了其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云麦71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原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云两优504

杂交水稻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云两优504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用不育系云粳208S和恢复系云恢504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粳稻新组合,2019年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农艺性状优良,对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有较好的抗性,米饭适口性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450~1950m范围内种植.

关键词: 两系杂交粳稻 云两优504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云黄15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大豆科技 2020

摘要:云黄15为早熟、高产、广适、耐荫抗倒的大豆新品种.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262.5公斤/公顷,较对照平均增产9.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501公斤/公顷,较对照增产20.9%.蛋白含量37.90%,脂肪含量19.98%.适宜云南省海拔2044米以下区域种植,生育日数为112天.

关键词: 大豆 云黄15 选育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