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甘蔗(模糊匹配)
509条记录
潞江坝甘蔗新品种田间试验小结

热带农业科技 2007

摘要:在云南保山潞江坝对新引进的三个甘蔗品种云瑞99/601、云瑞99/131、云瑞99/113与4个对照品种新台糖10号、新台糖22号、粤糖79/177、粤糖93/159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经过2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田间试验表明,云瑞99/601和云瑞99/131在蔗茎产量和蔗糖分方面优势明显,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潞江坝蔗区推广种植。云瑞99/113在蔗茎产量和蔗糖分方面优势不明显,综合表现一般,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甘蔗 品种比较 保山潞江坝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糖料高效管理系统功能与构架研究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7 CSCD

摘要:甘蔗糖料产业化工程的角度,从蔗农档案信息管理、基地种植规划、早中晚熟品种布局、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以及甘蔗原料高效收购管理等方面,研究分析了甘蔗糖料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结构。图3,参2。

关键词: 甘蔗 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德宏州甘蔗高产潜力分析

甘蔗糖业 2007

摘要:本文应用Lieth法估算德宏州的甘蔗气候生产力,并结合实际甘蔗生产力水平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德宏州的甘蔗气候生产力呈东南高、西北低趋势,全州平均实际甘蔗生产力与气候生产力的比为1.50,吨糖田的实际甘蔗生产力与气候生产力的比为2.66,说明德宏州甘蔗实际生产力水平较低,甘蔗高产栽培潜力大。

关键词: 植物气候生产力 甘蔗 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甘蔗栽培种与细茎野生种及其F1、BC1杂交获得的细茎野生种的F1、BC1、BC2杂交后代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甘蔗与细茎野生种及其F1、BC1之间的杂交容易成功,其亲和力强、结实率与杂交真实率都比较高,容易获得它们的真实杂交种,并通过抗性、糖分、产量鉴定,获得一些抗旱、抗寒、抗黑穗病、高产、高糖的优良创新种质,为选育抗逆性、抗病性强、高产、高糖的优良亲本和优良品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甘蔗 细茎野生种 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开发,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云南农业科技 2006

摘要:总结了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十五”期间科技成果转化与科技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并依靠自主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开发,促进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 甘蔗 科技创新 科技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害虫优势天敌及其保护利用

昆虫天敌 2006 CSCD

摘要:本文对7种甘蔗害虫优势天敌的寄生捕食特点及其保护利用进行了探讨和综述。云南蔗区甘蔗害虫种类多,天敌资源十分丰富。全省甘蔗害虫天敌达283种之多,其中,具有保护利用价值和研究意义的优势种主要有:寄生甘蔗螟虫Sesamia inferens Walker的赤眼蜂Thichogramma、螟黄足绒茧蜂Apanteles flavipes(Cameron)和大螟拟丛毛寄蝇Sturmiopsis in- ferens Townsend;捕食甘蔗绵蚜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的大突肩瓢虫Synonycha grandis (Thunberg)、双带盘瓢虫Lemnia biplagiata(Swartz)、六斑月瓢虫Chilomenes sexmaculata(Fabri- cius)和绿线食蚜螟Thiallela sp.;捕食甘蔗粉蚧Saccharicoccus sacchari(Cocherell)、Dysmicoc- cus boninsis Kuwana和蔗头象虫Trochorhopalus humeralis Chevrolat Diocalandra sp.的黄足肥螋Eu- borellia pallipes Shiraki等。还有一种寄生菌-白僵菌Beauvria sp.,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泛,可寄生蔗螟、蔗龟Exolontha serrulata(Gyllenhal)Alissonotum impressicolle Arrow、蔗头象虫、蛀茎象虫Otidognathus rubriceps Chevrolat等多种甘蔗害虫,其自然寄生率一般在10%左右,对甘蔗害虫具有一定的自然抑制作用。合理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天敌对害虫的自然调控作用,这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蔗田生态平衡,提高害虫综合治理水平,促进蔗糖业可持续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蔗 害虫 优势天敌 保护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蔗区自然气候特点与生态区划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系统分析了云南甘蔗产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和特点。根据作物生态区划的基本原理,以温度为一级指标,年降雨量、干燥度及农业意义为二级指标,将云南蔗区划为6个生态类型蔗区,即:北热带湿润区、北热带半湿润区、南亚热带湿润区、南亚热带半湿润区、中亚热带湿润区、中亚热带半湿润区,为云南甘蔗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甘蔗 云南 气候特点 生态区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昌宁蔗区土壤养分状况与施肥建议

甘蔗糖业 2006

摘要:对昌宁蔗区162个土样分析结果表明,昌宁蔗区土壤的pH绝大部分呈酸性或微酸性;有机质含量大部分处在中等偏低的水平;氮、磷、钾大部分也处在中等偏低水平,有效态氮、磷、钾甚为缺乏。微量元素中的铁、铜(有效态)在该蔗区不缺乏,但锰和锌(有效态)极为缺乏。

关键词: 甘蔗 土壤养分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基因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甘蔗许多重要性状是质量性状或数量性状,受单基因或多基因控制,对这些性状进行基因定位对甘蔗育种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特别是分子标记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质量、数量性状基因定位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进行,同时也促进了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育种技术快速发展起来.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分子图谱构建、甘蔗基因定位和分子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当前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展望了该领域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甘蔗 标记辅助选择 基因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蔗宿根矮化病研究进展

中国糖料 2006

摘要:对国内外甘蔗宿根矮化病的症状、病原菌、病原菌的检测、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我国研究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甘蔗 宿根矮化病 病原菌 发生与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