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两种高山杜鹃试管增殖和生根影响因子
《西部林业科学 》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腋花杜鹃和Rhododendron‘Germania’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类型、激素浓度对其增殖效应;基本培养基类型、NAA和IBA浓度对其生根的效果。结果表明,外植体类型为影响腋花杜鹃和Rhododendron‘Germania’增殖的主效因子,茎段组合ZT 2 mg/L,腋花杜鹃增殖效果最佳,增殖率达408%,茎段组合ZT 1 mg/L是较适合Rhododendron‘Germania’增殖的组合,增殖率达632%;NAA和IBA为影响腋花杜鹃生根的主效因子,且NAA的影响大于IBA,在WPM+NAA 1 mg/L+IBA 0.75 mg/L培养基中生根率最高,为85.33%,NAA为影响Rhododendron‘Germania’生根的主效因子,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WPM+NAA 1.5 mg/L+IBA 0.5 mg/L,生根率达89.33%。
关键词: 腋花杜鹃 Rhododendron‘Germania’ 增殖效应 生根
云南杜鹃(Rhododendron yunnanense Franch.)无菌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分子植物育种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云南杜鹃(Rhododendron yunnanense Franch.)无菌苗叶片为材料,研究云南杜鹃叶片直接和间接再生植株的方法。结果表明:ZT是理想的云南杜鹃无菌叶片直接分化不定芽和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细胞分裂素,其中以WPM+ZT 4 mg/L+NAA 0.01 mg/L效果最好,叶片分化不定芽率达74%,平均分化不定芽数6.91个,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率达76.67%;附加TDZ诱导出的愈伤组织状态好,体积大,疏松,适宜的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为WPM+TDZ 0.5mg/L+2,4-D 1~2 mg/L+水解酪蛋白500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1.33%以上,较好的生根培养基为1/2 WPM+IAA 1.5 mg/L,生根率达89.33%以上。研究结果为云南杜鹃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云南杜鹃(Rhododendron yunnanense) 无菌叶片 高频再生
滇北球花报春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学观察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 2015
摘要:以不同发育时期的滇北球花报春为材料,结合外部形态观察,以茎尖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的方法对其花芽分化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滇北球花报春的花芽分化始于5月底,经过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原基和小花原基分化期、花器官分化期、花序形成期5个时期。滇北球花报春植株的外部形态变化与其花芽分化紧密结合,其中心叶片的莲座化程度与其花芽分化进程紧密相关。
锈叶杜鹃的开花特性及繁育系统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2014
摘要:2012年对锈叶杜鹃自然居群进行了开花物候及访花昆虫的调查,分析了其开花特性;并运用杂交指数、花粉-胚珠比和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锈叶杜鹃开花时间为2月初至7月,其单花花期、单花序花期及单株花期分别为7.06±2.74 d,12.33±2.37 d和16.17±4.24 d。锈叶杜鹃的雌、雄性器官具有同熟性,但两者的最佳活性时间不同,花粉活力在开花第1天的活力最高,而柱头可授性在开花第4~6天最好。锈叶杜鹃的繁育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同株异花授粉是其主要的授粉方式。锈叶杜鹃的有效传粉昆虫主要为蜂类,而象甲类、蚁类、叶蜂类昆虫是侵害性昆虫,严重影响其传粉;传粉昆虫访花频率低,可能是导致锈叶杜鹃自然杂交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利用SPAD-502对高山杜鹃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研究
《西部林业科学 》 2014
摘要: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了不同氮水平下高山杜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叶位的SPAD值,分析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和叶片总氮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第1轮和第2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均呈显著线性正相关,其中新梢生长期第1轮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而叶绿素各参数中对SPAD值影响最大的是叶绿素b的含量。在不同氮水平下,SPAD值及相对叶色差与单位干重的总氮含量具有显著线性正相关关系,SPAD值的变化能够反映60%的单位干重叶氮含量的变化。因此,可以利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对高山杜鹃进行快速、无损的氮素营养诊断。
云南含笑天然居群的表型多样性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云南含笑天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变异规律,以云南昆明地区天然分布的云南含笑为研究对象,调查了6个居群180个单株的14个表型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变异系数、相关分析、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居群间和居群内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1)云南含笑表型性状在居群间和居群内存在极其丰富的多样性,14个表型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24.38%)小于居群内变异(75.62%),居群内变异是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14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16.20%~60.11%之间,表明云南含笑居群内表型性状离散程度较高。(2)对云南含笑各居群的Shannon-Weaver指数分析表明,云南含笑各居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总体表型多样性指数为1.772。(3)利用居群间欧氏距离进行的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含笑6个天然居群可以聚为3类,而且表型性状并没有严格依地理距离而聚类。
糖、硼、钙对大喇叭杜鹃四合花粉萌发的影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2013
摘要:以大喇叭杜鹃(Rhododendron excellen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及CaCl2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其四合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硼酸和CaCl2及3因子交互效应对大喇叭杜鹃的四合花粉萌发率、单花粉粒萌发数量及单花粉粒花粉管长度均有显著影响;最适蔗糖、硼酸和CaCl2溶液浓度分别为80g/L、100mg/L、80mg/L;正交试验的最佳配方组合是:80g/L蔗糖+50mg/L H3BO3+40mg/L CaCl2。
锈叶杜鹃授粉花柱的显微观察与自交亲和性分析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锈叶杜鹃为研究对象,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自交花粉的萌发、花粉管在花柱中的生长动态,并统计自花授粉后的坐果率。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授粉后2 h花粉开始萌发,授粉后8 h后花粉管伸入花柱,授粉后48 h花粉管进入子房,76 h后花粉管进入胚珠。在锈叶杜鹃花粉管萌发和生长过程中,从柱头乳突细胞开始到花粉管、花柱通道细胞、子房引导组织、胚珠的胚囊等都伴随出现一系列的胼胝质反应等异常现象;而自花授粉的花朵坐果率仅为19.89%。结果表明:锈叶杜鹃自花亲和,但其自身存在抑制自交亲和的机制。
关键词: 锈叶杜鹃 自花授粉 荧光显微镜观察 自交亲和性分析
高山杜鹃ISSR-PCR反应体系建立
《安徽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的]建立高山杜鹃的ISSR-PCR反应体系。[方法]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模板DNA、TaqDNA聚合酶、Primer、Mg2+和dNTPs 5个因子对杜鹃ISSR-PCR反应影响,建立高山杜鹃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杜鹃ISSR-PCR 25μl反应体系中5个因子较适水平为:DNA模板浓度为1.6 ng/μl,TaqDNA聚合酶浓度为0.040 U/μl,Primer浓度为0.64 mmol/L,dNTPs浓度为0.68 mmol/L,Mg2+浓度为2.08mmol/L。[结论]研究结果为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杜鹃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L.)Wahl.] ISSR-PCR反应 体系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