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photosynthesis characteristics(模糊匹配)
61条记录
遮荫对油用牡丹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100%全光照(L0)、50%全光照(L1)、25%全光照(L2)和15%全光照(L3)4种光环境,分析不同遮荫环境对油用牡丹的生长、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油用牡丹的花朵数量、比叶重、气孔密度在L2和L3处理下显著低于L0处理,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随着遮荫水平增加,油用牡丹种子数量、气孔器面积百分比逐渐下降,且在4个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2)油用牡丹叶片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和光饱和点(LSP)在遮荫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降低,L2和L3处理的Pmax和LSP显著低于L0,但L1较L0无显著变化。(3)L3处理的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量子效率(Fv/Fm)为0.76,显著低于其余3个光照处理;随光化光诱导时间的增加,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呈逐渐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而PSⅡ的实际量子产量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的趋势,稳定后的Fv′/Fm′、ΦPSⅡ值表现为L0>L1>L2>L3,NPQ大小顺序为L3>L2>L1>L0,但不同处理间的qP无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过度遮荫(15%~25%自然光强)严重抑制了油用牡丹的净光合速率,而且与产量直接相关的花朵数量和种子数量也显著下降,最终造成严重减产;在云南昆明地区50%~100%之间的自然光可能是油用牡丹较为合适的生长光强。

关键词: 油用牡丹 遮荫 生长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立体栽培三七的光温效应及对光合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该文以立体栽培下的三七(三年生)为研究对象,对温室大棚内垂直层叠立体栽培结构下,不同层及同层不同位置(左、中、右侧)的光照强度、气体温度、土壤温度及光合特征等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光照强度、气体温度和土壤温度日变化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同层不同位置,光照强度表现为上层无显著差异,中下层左右两侧相同,且显著高于中间位置,气体温度表现为每层的左中右位置均无显著差异,土温表现为苗床中间土层(12 cm)土壤温度最低,并呈向上下表面逐渐升高之趋势;三七净光合效率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显著相关,蒸腾速率与光照强度和气体温度显著相关,说明三七叶片净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受气体温度和土壤温度间接影响。综上所述,研究表明三七立体栽培模式可行,改进苗床架构模式以提高中下层光照强度、增加苗床厚度以降低土壤温差和加强温室通风以调控气体温度等方式为今后提高立体栽培三七种植技术的改进方向。

关键词: 三七 立体栽培 光照 温度 光合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七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二年生三七为试验材料,水培条件下研究了镉胁迫(0,2.5,5,10μmol·L-1)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参数的影响及三七对镉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2.5μmol·L-1镉处理可诱导SOD,POD,APX等酶活性的升高,10μmol·L-1镉处理则对SOD,POD,APX,CAT均产生抑制作用;镉处理对三七各部位CAT活性均具有抑制作用;三七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胞间CO2浓度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三七各器官镉含量表现为须根>剪口>主根>叶片>茎;叶,茎,剪口,须根,主根镉富集系数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各器官中镉含量与迁移系数均随镉处理浓度的升高而上升。综上所述,镉胁迫可对三七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系统产生影响,三七对镉具有富集作用,应合理选择三七种植基地以减少对镉的吸收,合理选取三七入药部位,以降低镉摄入风险。

关键词: 三七 抗氧化酶 光合参数 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对OT百合‘Robinna’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 2015

摘要:为探讨百合在冬季低温环境下切花生产期的光合特性,研究其冬季温室加温措施,提高百合切花质量,本文以OT百合品种‘Robinna’为试验材料,采用昼夜温度为15℃/1℃的低温环境,对供试材料进行持续15d的低温胁迫处理,并连续监测‘Robinna’各项光合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对OT百合‘Robinna’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非常显著,与25℃/15℃常温对照相比,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百合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呈降低趋势,叶绿素a/b升高,光饱和点(LSP)降低、光补偿点(LCP)升高,可利用的光强范围在逐渐变小,光补偿点从19.31μmol m-2s-1上升到49.97μmol m-2s-1,光饱和点从321.91μmol m-2s-1下降到268.63μmol m-2s-1。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表观量子效率(AQE)、饱和光合速率(Pmax)、线粒体呼吸速率(Rd)均持续下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表明:百合叶片的基础荧光(F0)增大,从正常值的620.58上升到低温胁迫15d后的662.0,而PSⅡ光化学效率及PsⅡ潜在活性有所降低;在低温胁迫条件下,‘Robinna’PSⅡ原初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 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的下降较少,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增加较少。特别是在低温胁迫3d后,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于平稳,变化不大。低温胁迫15d后常温培养2d,‘Robinna’各项光合生理指标均有所恢复,表明‘Robinna’在低温胁迫条件下,光合组织结构受破坏较轻,其吸收的光能可以较多用于光化学转化,通过热耗散的能量较少,引起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气孔导度的下降。

关键词: 百合 低温处理 光合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及保护酶活性比较

广东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测定了相同栽培条件下珠子参不同居群的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以探讨其生理生态适应性机理。结果表明,8个珠子参居群的生理生态适应性存在一定差异,居群7、1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是居群4的2.21倍和2.18倍、居群6的2.02倍和2.00倍,差异显著。居群7、1的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最大,其中居群1的Cond和Tr值分别是居群6的2.61倍和2.35倍,差异显著,蒸汽压亏缺值较小;而居群4、6情况相反。表明珠子参居群植株利用水分的能力存在差异,可能是导致它们之间光合能力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居群4、6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较大,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小于居群7、1,丙二醛含量最大,Pn值最小。表明珠子参不同居群的抗氧化酶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关系,该协同作用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可能是珠子参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生理机制之一。

关键词: 珠子参 光合特性 保护酶活性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热河谷象草光合特性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元谋干热河谷生态农业模式中套种的象草光合特性相关因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旱季,受干旱胁迫和光抑制作用,象草Pn、Gs日进程呈双峰型走势,发生"午休"现象,Tr日进程呈单峰型走势;雨季,Pn、Gs、Tr日进程呈单峰型走势;象草为阳性耐荫C4植物,能在弱光环境下充分利用光能,有较强的CO2同化能力。总体上,象草对干热河谷气候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抗旱性,适时在林内套种,能发挥良好的生态位功能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

关键词: 象草 光合特性 干热河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引种驯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原生地(香格里拉)和引种地(昆明)生长的中甸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光合特性和叶片性状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甸刺玫引种至昆明后,①生长期变长,花期提前2个月,但其叶片、花冠直径和果实直径等比香格里拉的小;②叶片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较香格里拉的高,光饱和点(LSP)和CO2饱和点(CSP)略有下降,变化幅度不大;③饱和光合速率(P max)和最大羧化效率(V cmax)较香格里拉植株有所下降,分别为香格里拉植株的79.87%和87.51%;④叶片气孔导度(G s)下降为香格里拉的43.60%,减少水分蒸腾以适应昆明的低湿度环境;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低,减少过剩光能吸收以适应较强的光环境;⑥增加叶氮在羧化系统(P R)、电子传递(P B)和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中的分配系数(P L)来提高叶氮在光合器官中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甸刺玫能引种至昆明地区种植,但需要采取一定的农业栽培措施以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关键词: 中甸刺玫 物候期 光合速率 叶片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旬刺玫(Rosa praelucens Byhouwer)引种驯化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原生地(香格里拉)和引种地(昆明)生长的中旬刺玫(RosapraducensByhouwer)为材料,对其物候期、光合特性和叶片性状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中旬刺攻引种至昆明后,①生长期变长,花期提前2个月,但其叶片、花冠直径和果实直径等比香格里拉的小;⑦叶片光补偿点(LCP)和CO2补偿点(CCP)较香格里拉的高,光饱和点(LSP)和C02饱和点(CSP)略有下降,变化幅度不大;③饱和光合速率(Pmax)和最大羧化效率(比.)较香格里拉植株有所下降,分别为香格里拉檀株的79.87%和B7.51%;④叶片气孔导度(Ga)下降为香格里拉的43.60%,减少水分蒸腾以适应昆明的低湿度环境;⑤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较低,减少过剩光能吸收以适应较强的光环境;⑥增加叶氮在羧化系统(PR)、电子传递(PB)和捕光叶绿素蛋白复合体中的分配系数(PI.)来提高叶氮在光合器官中的利用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中旬刺玫能引种至昆明地区种植,但需要采取一定的农业栽培措施以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关键词: 中旬剌玫 物候期 光合速率 叶片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四种重楼属植物光合作用特征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重楼属(Paris)植物作为名贵的药用植物,野生资源逐渐匮乏。在人工栽培的过程中,为了控制其生长条件,探索生长环境因子对其影响,通过Li-COR6400对4种重楼属植物光响应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光合生理参数对光和CO2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花叶重楼(Paris marmorata)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最大电子传递速率(Jmax)最高,光补偿点(LCP)相对较低,CO2补偿点(Г*)最低、最大Rubisco羧化速率(Vcmax)、CO2饱和点(Cisat)相对较高,说明其对光强的适应范围较宽;光响应下水分利用效率(WUE)相对较低。滇重楼(P.yunnanensis)的LCP、Г*、Cisat最高,Pmax、LSP、Jmax较高,比较适宜强光及高浓度CO2环境;在CO2浓度升高的情况下其WUE最高。白花重楼(P.polyphylla)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偏低,对强光利用能力不强。毛重楼各参数居中,适应能力一般。滇重楼及花叶重楼对强光的利用能力较强,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对苗床适当增湿处理,增大光合同化效率,以提高产量;白花重楼植株、叶片较小,对强光的利用能力也相对较弱,在管理中应注意适当遮阴。

关键词: 重楼属 光合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光照条件对高山杜鹃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高山杜鹃‘Furnivall’s Daughter’3年生植株为材料,采用遮阳网遮荫方法设置100%(L1)、53%(L2)、30%(L3)、17%(L4)全光照,研究不同光照对其光合特性及其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高山杜鹃对不同光强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结果表明:(1)与全光照条件相比,遮阴处理可有效提高光饱和点(LSP),降低光补偿点(LCP)和呼吸速率(Rd),从而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Pn);其中L3处理植株的LCP、Rd最低,而且其LSP和饱和光合速率(Pmax)最高,表明L3光照条件是其最适宜的生长光强。(2)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叶片的叶绿素a呈轻微下降趋势,而叶绿素b、单位面积叶氮含量(LNCa)、光合氮利用效率(PNUE)则呈显著增加趋势,且光照强度对叶绿素b的影响较叶绿素a敏感,从而导致总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而叶绿素a/b比值下降。(3)可塑性分析结果表明,高山杜鹃‘Furnivall’s Daughter’主要通过Pmax、LSP、LCP、Rd、PNUE和叶绿素含量的改变来适应光环境的变化,而比叶重(LMA)、LNCa、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其适应光环境的过程中作用较小。

关键词: 高山杜鹃 光合特性 光照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