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马铃薯育种对策浅见
《中国马铃薯 》 2001
摘要:简要回顾国内外马铃薯育种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 ,指出我国马铃薯育种领域正处于激烈变动时期 ,僵化的体制、机制正在被打破 ,新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 ,面对中国加入WTO和产业结构调整 ,马铃薯还将继续发展的新形势 ,尽快确立我国马铃薯育种新体制和新机制 ,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建议在西北、华北、西南各建立一个中国马铃薯育种分中心 ,在云南建立中国马铃薯资源创新中心 ,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系统开展马铃薯野生种利用研究。在育种方法上 ,仍以常规育种为主 ,大力开展生物技术利用研究 ,通过基因图谱和分子标记等技术 ,使依靠表现型选择转为直接选择基因型 ,提高育种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育种工作的现状与展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 2000 CSCD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大豆育种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详细地介绍了大豆主要生产国在遗传资源利用、品质育种、抗性育种、不育系及生物技术等方面研究与实践的最新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从合系品种(系)的特性看云南粳稻的发展趋势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8
摘要:通过对1985—1995年云南省农科院中日合作课题新育成的42个粳稻品种(系)农艺性状及适应性的分析表明,云南粳稻育成品种的发展中部地区与中北部地区基本一致,都表现为 1000粒重增加、结实率提高、有效穗略有增加,最终使产量得以大大提高.合系品种(系)除高产外,还具有抗病、抗寒和优质等优点.今后云南的粳稻育种应向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 1000粒重并适当增加有效穗以提高产量、增强抗病、抗寒性.提高米质的方向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