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wheat cultivars(模糊匹配)
75条记录
小麦新品种“云麦53”的选育

云南农业科技 2009

摘要:云麦53(原用名7181-1)是玉溪市农科所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合作,于1996年2月用96B-254材料作母本,96B-6材料作父本杂交,采用系谱法经过12年选育而成;2008年1月10日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云麦53,审定编号为滇审小麦200703号。云南省品种区域试验11点,2年平均每公顷产6925.5kg,比对照云选11-12每公顷产5725.5kg,增21.0%,居9个参试品种的第1位。2007年进入国家区域试验,云麦532年平均每公顷产5721kg,比对照川麦1072年平均每公顷产5392.5kg,增6.1%。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山羊草抗白粉病性鉴定及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鉴定粗山羊草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用远缘杂交的方法将其抗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方法】用离体叶段鉴定和田间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来自不同产地的38份粗山羊草进行白粉病抗性鉴定,用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配制正反交组合。【结果】38份粗山羊草中,对小麦白粉病免疫和近免疫的材料有9份,占供试材料的23.68%;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交均不能正常结实,必须进行幼胚拯救,成胚率分别是8.53%和70.03%,胚拯救率为9.22%,成苗率为0.79%。杂种F1自交不育,与普通小麦回交可正常结实,但BC1自交结实率极低。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表明,粗山羊草Y215含有1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并分别在杂种后代BC2F1和BC1F2中获得了细胞学稳定且与供体亲本一致的抗白粉病植株。【结论】来自粗山羊草Y215的抗病基因已通过遗传重组导入普通小麦中。

关键词: 粗山羊草 普通小麦 幼胚拯救 远缘杂交 抗白粉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粗山羊草抗病基因向普通小麦转移及抗病基因标记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将粗山羊草(Aegilops tauschii)抗白粉病基因转移到普通小麦中,用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配制杂交组合,利用SSR标记技术结合BC1F2分离群体对目的基因进行了遗传作图。结果显示,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不能正常结实,进行幼胚拯救可获得组培苗,成胚率达到9.22%;矮败与Y215杂种F1自交不育,与普通小麦回交可正常结实,但BC1自交结实率极低。进一步对矮败×Y215杂种后代进行抗病鉴定和遗传分析,粗山羊草Y215含有一对显性抗白粉病基因,并分别在杂种后代BC2F1和BC1F2中获得了细胞学稳定且与供体亲本一致的抗白粉病植株;应用SSR标记和分离群组分离法,分析与其连锁的引物位置,将其定位在3DS染色体上,暂时命名为PmY215。说明来自粗山羊草Y215的抗病基因已通过遗传重组导入普通小麦中,分析PmY215基因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和抗病性特征,认为PmY215是一个新的显性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并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本研究发现的粗山羊草Y215的抗小麦白粉病基因PmY215是一个新的基因。

关键词: 粗山羊草 普通小麦 幼胚拯救 远缘杂交 抗白粉病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早地小麦的抗旱性检测与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田麦品种云麦47为对照,云南旱地品种云麦42、云麦50、靖麦11为材料,对小麦灌浆期生理生化指标和收获后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片水势在田旱2种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对植物保水力的影响表现为无规律,田麦品种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旱地品种强,田麦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旱地品种,旱地品种的根数比田麦品种多;旱地品种的株高极显著地高于田麦品种;旱地品种的茎粗极显著地比田麦品种粗;旱地品种茎节数比田麦品种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的割穗离体培养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简易高效的小麦×玉米杂交诱导小麦单倍体技术,以2个小麦杂种F1和2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对小麦×玉米杂交中杂交穗割穗离体培养与田间自然生长的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授粉后不同割穗时间和不同培养液配方对得胚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穗离体培养的得胚率比田间自然生长高2倍,两者的得胚率分别为31.6%和9.6%;割穗培养的最佳时期为授粉后24 h;不同的穗培养液配方对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均有明显影响,在培养基中添加磷酸二氢钾有利于提高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因此,小麦×玉米杂交后24 h割穗,杂交穗在含有100 mg/L 2,4-D,40 g/L蔗糖,10 mg/L硝酸银,8 mL/L亚硫酸和3 g/L磷酸二氢钾的培养液中培养,单倍体胚诱导效果最好。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杂交 割穗离体培养 单倍体胚诱导 结实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及其近缘属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微卫星(SSR)荧光标记技术,对小麦及其10个近缘属种57份材料进行了分析。43对引物共检测出7 580个等位变异,每个引物每个模板平均检测出3.09个等位变异。聚类分析表明,57份材料被聚成11类,还发现栽培二粒小麦普通小麦亲缘关系较近,与其他材料关系较远。聚类结果与现有的植物学分类的结果相一致。

关键词: 小麦 微卫星荧光标记 近缘属种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旱地小麦的抗旱性检测与比较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田麦品种云麦47为对照,云南旱地品种云麦42、云麦50、靖麦11为材料,对小麦灌浆期生理生化指标和收获后农艺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叶片水势在田旱2种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对植物保水力的影响表现为无规律,田麦品种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比旱地品种强,田麦品种可溶性糖的含量高于旱地品种,旱地品种的根数比田麦品种多;旱地品种的株高极显著地高于田麦品种;旱地品种的茎粗极显著地比田麦品种粗;旱地品种茎节数比田麦品种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生理生化指标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旱地小麦抗旱性的灰色关联分析

云南农业科技 2007

摘要:选择云南省近期育成和大面积推广的3个旱地小麦品种,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3个小麦品种及10个性状与抗旱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性状与抗旱性关联度大小为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茎节数>穗长>退化小穗数>穗粒数>株高>茎粗>不实小穗数。在选育抗旱品种时应注重结实小穗数、千粒重、根数等性状的变化,同时也要考虑到茎节数、穗长、穗粒数、退化小穗数、株高等其他性状的选择。各品种抗旱性的强弱依次为靖麦11>云麦50>云麦42。

关键词: 灰色关联分析 小麦品种 抗旱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明自然条件下利用小麦×玉米诱导小麦单倍体的研究初报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昆明自然条件下产生小麦单倍体的技术体系,将6个小麦材料和3个玉米材料在昆明自然条件下分期播种,并进行小麦×玉米杂交试验。结果表明,在昆明自然条件下,小麦、玉米杂交可于5月中旬开始,10月中旬结束,持续期长达6个月;由于玉米花粉充足,采用“滚粉”法授粉,可显著提高授粉效率,杂交颖果结实率达88.77%~98.4%;授粉后晴好天气下的颖果结实率和得胚率分别为88.77%和19.94%,是阴雨天的2倍以上;田间取穗剥胚时间以授粉后17~19 d为宜,此时80%以上的单倍体胚直径均在0.5 mm以上,部分已有初步分化;发育饱满的颖果得胚率平均为24.8%,是干瘪颖果的2.95倍;单倍体胚培养的幼苗在昆明不需越夏,5月中旬到6月中旬杂交获得的单倍体苗移栽加倍后一般可于当年9~11月收获加倍单倍体种子。因此昆明的自然条件可为利用小麦×玉米大量诱导小麦单倍体提供便利,同时也有利于通过大量试验进一步完善该技术。

关键词: 小麦 玉米 远缘杂交 单倍体 结实率 得胚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云南低纬高原生态环境对小麦籽粒硬度的影响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CSCD

摘要:试验对云南省有代表性的16个试点的18个田地麦区试品种进行了单籽粒硬度研究。结果表明,凤系02-98、临麦10号、963F7-4和靖0123的硬度值较高,分别为74.8、73.2、73.1和64.4,而楚22-41、022-3、楚21-35、00D2-33、楚20-7和99D2-405皆为软质麦。就地点而言,德宏地区和昆明地区较适合种植硬度值较高的小麦品种,而保山地区和大理地区适合发展软质小麦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生态环境 籽粒硬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