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关键词:产量(模糊匹配)
411条记录
氮肥用量对云南高原粳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粳稻产量、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为云南高原粳稻氮肥减量施用提供依据。选用云南高原非糯粳稻‘楚粳28’和糯型粳稻‘云科粳1号’为试验材料,按照当地常规氮肥施用模式,设置施氮量为0、75、150、225、300 kg/hm2(N0、N1、N2、N3、N4)5个处理。结果显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2种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呈增加趋势;在N1处理下‘云科粳1号’产量及增产幅度显著高于‘楚粳28’,其他处理下‘楚粳28’的产量大于‘云科粳1号’。氮肥处理使‘楚粳28’有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结实率,平均比‘云科粳1号’高13.36%和6.24%。氮肥使‘楚粳28’生育期延长了1~8天,总叶片数增加0~1叶,使‘云科粳1号’生育期延长了2~9天,总叶片数增加0.3~1.1叶;氮肥处理下‘楚粳28’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总吸氮量平均比‘云科粳1号’分别高4.42%和18.43%,‘楚粳28’的氮肥吸收利用率比‘云科粳1号’高2.66%。综上,非糯型粳稻的产量及氮肥吸收利用率高于糯型粳稻,非糯粳稻‘楚粳28’适合的氮肥用量为225 kg/hm2,糯型粳稻‘云科粳1号’适合的氮肥量为150 kg/hm2

关键词: 非糯型粳稻 糯型粳稻 氮肥用量 产量 氮素吸收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8种除草剂对云南蓖麻田间杂草防除及产量的影响

西南农业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解决蓖麻田间杂草防治的技术难题,筛选适用于蓖麻的田间除草剂,为除草剂在云南蓖麻田的安全高效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8种除草剂处理对云南蓖麻田间农药的安全性调查和蓖麻生理指标检测,同时分别评价播前或苗后田间除草剂施用对蓖麻生育期和农艺性状、产量的影响。【结果】蓖麻田播前施用480 g/L氟乐灵3240 g/hm2后蓖麻株高降低,同时处理14 d后蓖麻叶片的SPAD(叶绿素含量)降低,这类土壤封闭除草剂无法满足云南蓖麻田间的生产需要;苗期和现蕾期之间施用砜嘧磺隆14 d后不影响蓖麻功能叶的SPAD值、株高和成活率;25%砜嘧磺隆90 g/hm2+45%精喹禾灵62 g/hm2不仅防除蓖麻田间杂草效果最佳,而且蓖麻主穗位高、单株有效穗数、主穗蒴果数、小区产量(主穗)和增产率比喷施清水(CK)显著提高。【结论】苗后单独施用砜密磺隆,不足以高效防除云南蓖麻田间的多种杂草危害。砜嘧磺隆和精喹禾灵除草剂混用可提升蓖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砜密磺隆在蓖麻田间苗后防除杂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砜密磺隆 蓖麻 杂草 防除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品比试验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适宜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种植的苜蓿品种,2013—2016年在金沙江干热河谷区对赛迪5号、赛迪7号、6010紫花苜蓿、WL525HQ、维多利亚5个紫花苜蓿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10紫花苜蓿综合性状优良,一是其稳产性、丰产性表现较好,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变异系数最小,分别为7.71%、5.90%;3年平均鲜、干草产量最高,每100平方米的产量分别为1 068.90 kg和269.13 kg,较赛迪5号、赛迪7号、维多利亚、WL525HQ分别增加了1.70%、5.13%、7.05%、3.58%和2.22%、4.54%、8.83%、2.04%。二是其粗蛋白含量较高、营养品质好,6010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20.30%,极显著高于赛迪7号和WL525HQ(P<0.01),显著高于赛迪5号(P<0.05);干物质、无氮浸出物分别为95.72%、50.68%,均极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1);水分、酸性洗涤纤维分别为4.29%、25.41%,均极显著低于其他4个品种;灰分含量8.62%,极显著高于赛迪5号和WL525HQ(P<0.01);粗脂肪含量2.12%,显著高于WL525HQ和维多利亚(P<0.0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6010紫花苜蓿隶属函数值最高,能够较好地适应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适宜在该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品比试验 产量 营养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用叶面肥对魔芋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

云南农业科技 2021

摘要:研究分析叶面喷施不同量"量宇植物之母"对魔芋长势、叶片光合效率及其球茎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魔芋绿色健康种植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处理T1(CK,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处理T2、处理T3、处理T4分别为10 mL、20 mL、30 m L"量宇植物之母"+常规农药(苯醚甲环唑10 g+代森锰锌15 g)+清水,总体积15 L。结果表明,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都高于处理T1(CK)。施用"量宇植物之母"的魔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高于处理T1(CK);处理T2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最大,大芋平均重量(0.149 kg)、子芋平均重量(13.0 g)和单株产量(0.206 kg)均最高,生长系数为8.24,折合单产为21330 kg·hm-2,比对照增产10.09%。处理T2、处理T3、处理T4的烂芋和死株占比都低于处理T1(CK)。处理T3粘度最大,为5083 mPa·s;处理T4葡甘露聚糖含量最大,为18.91%;可溶性总糖含量最大,为7.70%;4个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08%~2.11%。施用"量宇植物之母"能够增加魔芋株高、开展度、叶柄高度、叶柄周长,增加了魔芋叶片的光合效率,增强了魔芋植株的抗病性,提高了魔芋的产量。施用较高浓度"量宇植物之母"能够提高魔芋球茎葡甘露聚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

关键词: 花魔芋 叶面喷施 长势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与施肥量对白城地区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研究 2021

摘要:为探究白城地区苦荞生产的最佳种植密度和施肥量,采用种植密度(4个处理)和施肥量(5个处理)2个因素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苦荞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和茎粗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主茎节数和分枝数在不同施肥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株粒数、单株产量和千粒质量在各种植密度条件下随施肥量的增大先增后减。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茎粗、株粒数和单株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而种植密度对主茎节数、分枝数和千粒质量的影响不明显。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种植密度为100万、125万、150万株/hm2时苦荞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先增后降。复合肥施用量为0和100 kg/hm2时苦荞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而施用量为200、300和400 kg/hm2时苦荞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先增后降。综合分析,白城地区苦荞最适种植密度为100万株/hm2,复合肥最佳施用量为300 kg/hm2

关键词: 苦荞 种植密度 施肥量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肥耦合对冬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以灌水量、施氮量(N)、施钾量(K2O)为试验因素,采用三因子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滴灌施肥条件下,不同灌水量和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灌水量和施氮量均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极显著影响,且施氮量主效应大于灌水量,而施钾量主效应不显著;(2)单因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灌水量和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3)水氮交互作用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有极显著影响,合理的水氮配合可以促进马铃薯产量形成和水肥资源高效利用,较高灌水量与较高施氮量配合产量最高,中高灌水量与较高施氮量配合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在本试验条件下,马铃薯目标产量在48000~60000 kg·hm-2之间最佳水肥方案为:灌水量1569.0~1671.0 m3·hm-2、施氮量288.0~327.0 kg·hm-2、施钾量163.5~196.5 kg·hm-2,在该水肥管理下可获得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其水分利用效率达178.88~179.03 kg·hm-2·mm-1

关键词: 水肥耦合 冬马铃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木薯品种生长发育、产量及抗根腐病评价

中国热带农业 2021

摘要:本研究从出苗率、生长发育、产量、淀粉含量以及对棕榈疫霉根腐病的抗性评价等方面,对8个木薯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在云南地区表现较好的优良抗病品种‘SC8’和‘GR4’,以期为抗病育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木薯 生长发育 产量 抗病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菌肥对谷子长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物菌肥浓度对谷子植株叶面积、地上生物量、净光合速率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品谷4号为材料,大田设置0(CK)、450(S1)、900(S2)、1 350(S3)、1 800(S4)和2 250(S5) kg/hm2 6种施肥梯度,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结果】开花期施肥处理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CK,以S4的叶面积最大,为203.03 cm2,比对照CK增长17.00%;开花期谷子地上鲜重和干重都以S4最大,分别为579.46和153.02 g,并且都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在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都以S4净光合速率最高,分别为26.29、22.94和14.02μmol/(m2·s),均表现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净光合速率呈现先增加后减低的变化趋势,并且不同施肥处理都显著高于对照CK;不同施肥处理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增加到峰值出现降低趋势,以S4产量最高,为4 995.00 kg/hm2,较对照CK增加17.80%。【结论】生物菌肥作为一种环保型肥料可以代替部分无机肥料,以1 800 kg/hm2的施用量为宜。

关键词: 生物菌肥 谷子 叶面积 地上生物量 净光合速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抚仙湖径流区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索抚仙湖径流区优质烟叶生产最佳肥料管理技术,研究了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烤烟农艺性状、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及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P2O5和K2O肥用量分别为90、45和405 kg/hm2时,烟株的株高、茎围、有效叶数和叶面积系数等农艺性状表现最优;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化学成分含量适宜且协调性较好,烟碱、氯离子、氧化钾、两糖差、糖碱比和非烟碱氮/总氮符合云南中烟清香Ⅰ型优质烟叶化学成分标准要求;烟叶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比例和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指标表现最优。

关键词: 氮肥 磷肥 钾肥 烤烟 产量 质量 抚仙湖径流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家肥与化肥梯度减施对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1

摘要:为探索出云南小麦施肥的最佳模式,筛选出科学合理的小麦施肥方法,减少麦田化肥施入量,提高小麦化肥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并为小麦绿色栽培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以底肥尿素、复合肥、硫酸钾与猪粪配置处理,进行小麦梯度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量的基础上,减施20%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7 210.05 kg/hm2,增效最大,达3 550.51元/hm2;减施20%、40%及60%处理的小麦产量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减施60%的处理使小麦能获得7 035 kg/hm2的较高产量,而且化肥投入仅为1 170元/hm2,农户增加纯收入1 988.40元/hm2,增收最多。

关键词: 农家肥 肥料减施 小麦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