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词云
何中虎
简介:1963年7月12日出生,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10月至1992年9月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做博士后,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在美国Kansas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遗传育种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山东农业科学院泰山学者特聘研究员,CIMMYT中国代表,SCI?期刊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编委。形成了一支以海外回国人员为主,常规育种、谷物化学、植物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与国内外密切合作的开放型国家小麦育种课题组,主持863重大专项、973项目、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小麦品质研究,兼顾抗病性和产量潜力,进展包括:(1)从食品加工品质-籽粒和面粉性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四个层次创建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中国面条和北方馒头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体系,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明确饼干品种的选择指标;发掘并验证品质性状的基因标记`22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37个新等位基因;主持制定的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已由农业部发布试行;相关内容入选国家自然基金会优秀成果汇编;(2)发现命名抗条锈新基因YrCH84,证实了Yr24和Yr26为同一基因、Pm16和Pm30为同一基因,首次筛选出Pm16、YrCH84、YrCH42的分子标记,用常规方法和分子标记解析中国小麦品种产量演变规律;(3)育成中优9507、北京0045和中麦175等5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中中优9507的面包加工品质达到国际一级优质麦标准,通过4省市审定,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北京0045已成为河北北部的主栽品种;(4)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第1完成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第3完成人)、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第3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4完成人)和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6,第2完成人), 领导的课题组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73篇,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70篇。出版《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等专著7部。主持召开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小麦品质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特聘发言和大会报告20次。
专业领域:作物遗传育种 所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详细介绍
- 科研成果
- 统计分析
- 合作关系
1963年7月12日出生,汉族,陕西省蒲城县人。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10月至1992年9月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做博士后,1992年10月至1993年4月在美国Kansas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中国农业科学院遗传育种学科一级岗位杰出人才,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主任,山东农业科学院泰山学者特聘研究员,CIMMYT中国代表,SCI?期刊Journal of Cereal Science、《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编委。形成了一支以海外回国人员为主,常规育种、谷物化学、植物病理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与国内外密切合作的开放型国家小麦育种课题组,主持863重大专项、973项目、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小麦品质研究,兼顾抗病性和产量潜力,进展包括:(1)从食品加工品质-籽粒和面粉性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四个层次创建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中国面条和北方馒头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体系,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明确饼干品种的选择指标;发掘并验证品质性状的基因标记`22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37个新等位基因;主持制定的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已由农业部发布试行;相关内容入选国家自然基金会优秀成果汇编;(2)发现命名抗条锈新基因YrCH84,证实了Yr24和Yr26为同一基因、Pm16和Pm30为同一基因,首次筛选出Pm16、YrCH84、YrCH42的分子标记,用常规方法和分子标记解析中国小麦品种产量演变规律;(3)育成中优9507、北京0045和中麦175等5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中中优9507的面包加工品质达到国际一级优质麦标准,通过4省市审定,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北京0045已成为河北北部的主栽品种;(4)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第1完成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第3完成人)、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第3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4完成人)和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6,第2完成人), 领导的课题组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73篇,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70篇。出版《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等专著7部。主持召开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小麦品质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特聘发言和大会报告20次。
研究方向
所在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要成就
与国内外密切合作的开放型国家小麦育种课题组,主持863重大专项、973项目、948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自然基金等项目。主要从事小麦品质研究,兼顾抗病性和产量潜力,进展包括:(1)从食品加工品质-籽粒和面粉性状-生化标记-分子标记四个层次创建了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中国面条和北方馒头的标准化实验室制作方法与评价体系,提出并验证面条小麦的选种指标,明确饼干品种的选择指标;发掘并验证品质性状的基因标记`22个,发现并命名8个位点的37个新等位基因;主持制定的全国小麦品质区划方案已由农业部发布试行;相关内容入选国家自然基金会优秀成果汇编;(2)发现命名抗条锈新基因YrCH84,证实了Yr24和Yr26为同一基因、Pm16和Pm30为同一基因,首次筛选出Pm16、YrCH84、YrCH42的分子标记,用常规方法和分子标记解析中国小麦品种产量演变规律;(3)育成中优9507、北京0045和中麦175等5个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其中中优9507的面包加工品质达到国际一级优质麦标准,通过4省市审定,累计推广500万亩以上,北京0045已成为河北北部的主栽品种;(4)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第1完成人)、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第3完成人)、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93,第3完成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第4完成人)和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2006,第2完成人), 领导的课题组获国际农业磋商组织亚太地区杰出农业科技奖。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其中SCI论文73篇,中国农业科学和作物学报70篇。出版《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中国小麦品种品质评价体系建立与分子改良技术研究》等专著7部。主持召开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小麦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及国际小麦品质学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特聘发言和大会报告20次。
教育背景
198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年10月至1992年9月在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做博士后
发文趋势
期刊分布统计
收录级别统计
与合作成果共10条记录,权限内显示1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