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崔荣阳 1 ; 陈安强 1 ; 刘刚才 2 ; 陈清飞 3 ; 叶远行 3 ; 王炽 1 ; 张丹 3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无机碳(DIC);浅层地下水;高原湖泊;农业集约化强度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
ISSN: 0250-3301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4589-459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地下水中溶解性碳在碳循环和生态功能维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浓度水平影响着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迁移转化.为了解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了云南8个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n=404)中溶解性有机碳(DOC)、溶解性无机碳(DIC)和溶解性总碳(DTC)浓度的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ρ(DOC)、ρ(DIC)和ρ(DTC)的均值分别为8.23、49.01和57.84 mg·L-1,近79.0%的浅层地下水中ρ(DOC)超过5 mg·L-1.季节变化对DOC、DIC和DTC浓度无显著影响,而农业集约化强度和地下水位深度显著影响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变化,表现为设施农业区(SFAR)、农田休耕区(CFAR)和较深地下水位集约化农业区(DIAR)的地下水中DOC、DIC和DTC浓度相比于较浅地下水位集约化农业区(SIAR)分别显著降低了25.8%~56.6%、14.0%~32.9%、16.6%~36.7%,且DIAR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均显著低于SFAR和CFAR.冗余分析(RDA)表明水和土壤中理化因子显著解释了溶解性碳的变化.此外,异龙湖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显著高于其它湖泊,程海却显著低于其它湖泊.可见,农业集约化强度和地下水位共同驱动了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浓度变化.研究结果以期为了解高原湖区碳随地下径流入湖等区域碳循环及评估浅层地下水中溶解性碳对污染物的衰减提供科学依据.
- 相关文献
[1]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氮素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李桂芳,杨恒,叶远行,陈清飞,崔荣阳,陈安强,张丹. 2022
[2]高原湖泊周边浅层地下水:磷素时空分布及驱动因素. 杨恒,李桂芳,叶远行,陈清飞,崔荣阳,张丹,陈安强. 2022
[3]不同气候类型高原湖区浅层地下水中氮素来源及其贡献的差异. 闵金恒,陈安强,李林,叶远行,张丹,王蓉. 2024
[4]云南高原湖泊水葱克隆生长与有性繁殖特征及影响因子. 赵飘,刘振亚,王娜,牛孟莹,艾静,肖德荣,王行. 2022
[5]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2023
[6]休耕对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累积的影响. 叶远行,陈安强,李林,闵金恒,王炽,闫辉,张丹. 2024
[7]滇池周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及转化过程识别. 陈清飞,陈安强,崔荣阳,叶远行,闵金恒,付斌,闫辉,张丹. 2023
[8]种植方式对高原湖区集约化农田浅层地下水中氮浓度及其NO3-来源的影响. 李林,陈安强,陈清飞,闵金恒,胡万里,赵新梅,闫辉,张丹. 2024
[9]异龙湖区浅层地下水NO3--N浓度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蒋存征,陈安强,胡万里,付斌,朱林立,刘云娥,黎明琦,王炽,张丹. 202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消毒对连作苹果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张丹;杨光柱;黄文静;唐昕;黄国嫣;郑丽萍;李云国;龚占斌;王斌;李帆;马钧;全勇
关键词:土壤消毒;苹果连作障碍;石硫合剂;土壤细菌
-
异龙湖区浅层地下水NO3--N浓度时空变化及其来源解析
作者:蒋存征;陈安强;胡万里;付斌;朱林立;刘云娥;黎明琦;王炽;张丹
关键词: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同位素;时空变化
-
外源有机肥碳氮比对植烟红壤微环境及烟叶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晓伟;杨宗云;倪明;赵新梅;王炽;杨树明;徐兴阳
关键词:烤烟;碳氮比;有机肥;团聚体结构;品质
-
休耕对抚仙湖周边农田土壤剖面和浅层地下水中氮累积的影响
作者:叶远行;陈安强;李林;闵金恒;王炽;闫辉;张丹
关键词:休耕;氮储量;浅层地下水;土壤剖面;抚仙湖
-
等氮量有机替代对水稻田面水氮素动态变化特征研究
作者:付斌;胡万里;倪明;李枝武;王炽;陈安强;闫辉;赵新梅;陈兴位;杨树明
关键词:等氮量;有机替代;水旱轮作;田面水;氮素流失
-
不同气候类型高原湖区浅层地下水中氮素来源及其贡献的差异
作者:闵金恒;陈安强;李林;叶远行;张丹;王蓉
关键词:气候类型;高原湖泊;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来源;同位素
-
等氮量有机替代对油菜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于冠楠;胡万里;赵峥;付斌;陈兴位;陈安强;闫辉;赵新梅
关键词:洱海流域;等氮量;有机替代;根系形态;油菜;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