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丁玉梅 1 ; 杨正安 2 ; 吴毅歆 1 ; 周晓罡 1 ; 张绍松 1 ; 孙茂林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
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关键词: 马铃薯;植株再生;叶绿体转化;外植体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06 年 19 卷 0z1 期
页码: 98-10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云南马铃薯不同品种、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植株再生能力差异极大.阿诗洋芋、K-18、287、丽薯3号、丽薯4号和紫依的分化率较低,在0~27.8%.多数品种带叶柄的叶片再生能力大于叶盘,茎段分化率最低.会-2是最易诱导植株再生的品种,不同外植体的分化率在20.8%~92.2%,叶盘分化率最高,达92.9%,且平均分化芽数达8.2个,适合于会-2的壮观霉素浓度为100 MG/L.筛选出了用于叶绿体转化的马铃薯会-2的高效再生体系和壮观霉素浓度,为BT基因导入马铃薯叶绿体基因组奠定了基础.
- 相关文献
[1]香根草外植体的选择及植株再生试验. 黄玉玲,杨宝明. 2014
[2]Bt基因转入烟草叶绿体获得转化植株的研究. 丁玉梅,杨正安,周晓罡,张绍松,孙茂林. 2007
[3]Bt基因转入烟草叶绿体获得转化植株的研究. 丁玉梅,杨正安,周晓罡,张绍松,孙茂林. 2007
[4]组培条件对试管鳞茎膨大的影响. 马小萍,熊丽,王祥宁,汪国鲜,张艺萍,范穆天. 2008
[5]美国车厘子组织培养试验. 黄玉玲,朱跃珍,龙媛,杨宝明. 2020
[6]花魔芋不同外植体分化及生根条件研究. 谢庆华,吴毅歆,谢世清,桑林. 2004
[7]南美水仙组培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瞿素萍,屈云慧,王继华,苏艳,陆琳. 2004
[8]不同蓝莓基因型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苏艳,张艺萍,毕云,瞿素萍,刘仙,王继华. 2013
[9]白魔芋外植体组培分化条件的研究. 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高丽琼. 2001
[10]白魔芋不同外植体的组培和分化条件初探(简报). 吴毅歆,谢庆华. 2001
[11]木本婆婆纳‘维力镜像’的组培快繁技术. 蒋亚莲,熊丽,吴丽芳,屈云慧,陶磅. 2006
[12]拟婆婆纳的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蒋亚莲,熊丽,吴丽芳,屈云慧,陶磅. 2006
[13]黄草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 王卜琼,韦建荣,李红仙,杨斌,赵庭周. 2008
[14]一种新的适合于农杆菌介导的非洲菊基因转化受体体系. 叶华,朋金娥,程在全,陈善娜,黄兴奇. 2004
[15]白魔芋不同外植体组培分化条件研究. 王平华,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高丽琼. 2001
[16]藏红花组织培养外植体选择及丛生芽诱导研究. 杨宝明,黄玉玲,徐文江,包丽仙. 2015
[17]外植体取材时期对地涌金莲组织培养褐化的影响. 尹桂芳,孙玲,马继琼,孙道旺,杨奕,王玲,罗红梅,蒋晓云,陈燕萍. 2015
[18]滇独蒜兰的组织培养研究. 吴丽芳,张素芳,杨春梅,李树发. 2005
[19]禿杉组织培养研究. 贺竹梅,杨貌仙. 1991
[20]水稻游离小孢子培养最新研究进展. 王玲仙,蔺忠龙,白现广,吕广磊,付坚,殷富有,黄兴奇,程在全.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云南白菜根肿病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作者:张怡宁;刘秋艳;朱美竹;曾民;苏源;梁家灿;刘庆;姚永兴;周晓罡
关键词:根肿病;生防菌;休眠孢子;菌种鉴定
-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设施栽培番茄的田间应用效果
作者:丁映风;朱红青;姚巧敏;张红艳;张青青;张春丽;杨静;姚海洋;丁玉梅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菌剂;设施番茄;产量;品质
-
一株蔗渣纤维素降解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作者:梁家灿;聂强;周晓罡;刘庆;张怡宁;苏源
关键词:蔗渣;纤维素酶;短小芽孢杆菌;鉴定
-
白肉灵芝土传病原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姚春馨;梁明泰;马渊浩;刘家迅;张绍松;陈霞;田果廷
关键词:白肉灵芝;土壤微生物;对峙培养;病原菌
-
黑籽南瓜NBS类基因CfRFN2的克隆及VIGS验证
作者:丁玉梅;侯思名;姚春馨;杨加珍;谢俊俊;曾亚文;杨正安
关键词:黑籽南瓜;NBS类基因;枯萎病;基因克隆;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
肥效微生物菌剂对魔芋及其栽培土壤的影响
作者:段曾平;周晓罡;汉瑞林;姚春馨;乔琦;王奕文;曾黎琼;杨自光
关键词:魔芋;微生物菌剂;土壤;产量;品质
-
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土壤中分离的两株纤维素分解细菌的鉴定
作者:余萍;姚斌;罗红梅;李树红;张绍松
关键词:原始森林;土壤;纤维素分解细菌;分离;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