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云南省主要蚕区在晚霜危害下桑褐斑病发生情况调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谢道燕 1 ; 柴建萍 1 ; 田梅金 1 ; 杜伟 1 ; 郭石生 2 ; 高东芬 2 ; 饶正荣 3 ; 杨曙光 4 ; 洪正杰 5 ; 张云波 6 ; 陈松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2.陆良县蚕桑站

3.楚雄市农业局蚕桑站

4.祥云县茶桑工作站

5.鹤庆县茶桑果药站

6.保山市隆阳区蚕桑技术推广站

关键词: 桑褐斑病;晚霜危害;病情指数;发生规律;防治时期

期刊名称: 中国蚕业

ISSN: 1007-0982

年卷期: 2011 年 32 卷 04 期

页码: 32-36

摘要: 从云南省各县(市)的调查情况看,由于2009年的晚霜气候因素的影响,桑褐斑病的初发病期比正常年份推迟发病15~30 d;并且随着海拔的升高(海拔高度由低到高是保山市、楚雄县、陆良市、祥云县、鹤庆市)呈逐渐加重的趋势。夏末秋初是桑褐斑病危害的高峰期,重病危害区祥云点桑园10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达68.07,鹤庆点桑园9月份的病情指数最高达86.36,其中病害对湖桑32号的危害重于农桑14号和女桑。根据病害在各试验点的发生情况,建议祥云、鹤庆坝区的桑园在夏末、早秋季提早防治桑褐斑病,楚雄、陆良坝区桑园在早秋季开始防治桑褐斑病,保山地区的桑褐斑病零星发生,危害较轻,可不做为重点防治,并且还要重视冬季、开春时节对病害的防治,以减少病原基数。

  • 相关文献

[1]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危害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1

[2]桑褐斑病叶的营养成分变化及对家蚕的健康效应分析. 江秀均,柴建萍,陆鹏飞,谢道燕,苏振国,白兴荣. 2019

[3]基于ISSR标记的云南桑褐斑壳丰孢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江秀均,倪婧,李镇刚,杨振国,苏振国,柴建萍. 2021

[4]桑褐斑壳丰孢菌pmcamk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时相分析. 肖圣燕,程隆基,许凯,蔡威,江秀均,白兴荣,朱峰. 2023

[5]云南蚕区主要桑树品种褐斑病感染率调查及原因分析. 冉瑞法. 2008

[6]桑褐斑病病原菌的分离及以离体叶片接种测定致病性的方法. 江秀均,柴建萍,占世丰,杨振国,谢道燕,倪婧,达爱斯,罗雁婕. 2015

[7]云南蚕区采集桑褐斑病病原真菌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江秀均,钟健,柴建萍,苏振国,黄俊荣,白兴荣. 2016

[8]西南地区荞麦根结线虫危害与前茬作物及苦荞产量的相关性. 孙道旺,何成兴,尹桂芳,卢文洁,王艳青,隆文杰,张艳军,胡选江,刘佳,王莉花. 2021

[9]怒江干热河谷木薯花叶病调查研究初报. 段春芳,宋记明,姜太玲,杨宇涵,刘倩,字雪明,李博勋,李超萍,王国芬,刘光华. 2020

[10]昆明地区月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抗性评价. 宋杰,郑天锐,张艺萍,李世峰,许凤,王继华,张颢,瞿素萍. 2022

[11]3个烤烟品种生理指标与黑胫病抗性差异研究. 李伟,黄建明,张静,罗华元,董石飞,程昌新,闫辉. 2016

[12]高山杜鹃枯梢病病原菌鉴定及品种抗病性调查. 杨秀梅,瞿素萍,张宝琼,许凤,解玮佳. 2019

[13]基于表型症状和实时定量PCR鉴定不同香蕉品种对枯萎病的抗病性. 徐胜涛,白亭亭,张磊,番华彩,杨佩文,尹可锁,曾莉,李迅东,郭志祥,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郑泗军. 2017

[14]昆明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规律. 张红梅,徐兴才,陈福寿,王燕,陈宗麒,陶耀明,杨艳鲜. 2016

[15]元阳县山区立体气候下桑树细菌性疫病的发生规律调查分析. 唐辉,邓欢,罗正宏,李金见. 2018

[16]桑里白粉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 唐辉,邓欢. 2020

[17]昆明菜区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发生规律. 张红梅,徐兴才,王燕,李向永,尹艳琼,赵雪晴,刘莹,陈福寿. 2021

[18]云南茶树主要病虫害新况及其防治措施. 冉隆珣,玉香甩,陈洪云,汪云刚,肖星,蔡丽. 2013

[19]安宁市对叶百部病害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 王茂东,吕志刚,李云波,李自生,陈升东. 2023

[20]甘蓝型油菜蚜虫发生规律及抗蚜种质的筛选. 张玉松,赵凯琴,罗延青,燕林祥,李西桐,张云云,符明联.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