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旭娟 1 ; 字秋艳 1 ; 李纯佳 1 ; 刘洪博 1 ; 林秀琴 1 ; 徐超华 1 ; 陆鑫 1 ; 毛钧 1 ; 刘新龙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云南省甘蔗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甘蔗;腋芽;TAD1;克隆;表达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7 年 50 卷 09 期
页码: 1571-15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Tillering and Dwarf 1(TAD1)是植物株型发育的重要调控基因,该基因与腋芽的形成发育密切相关。获得甘蔗TAD1(ScTAD1)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分析其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发育阶段腋芽中及在用生长素(IAA)和细胞分裂素(6-BA)处理后的蔗苗非伸长茎梢部的表达情况,以期为ScTAD1的功能分析及其在甘蔗产量分子辅助育种中的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电子克隆技术并结合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c 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等技术获得ScTAD1的c DNA全长,然后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序列结构、功能、同源性进行分析;再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q PCR)技术对该基因在甘蔗品种ROC22不同组织部位(根、茎、叶、分蘖芽、叶鞘、生长点)、茎尖生长点和不同发育阶段腋芽(幼嫩腋芽、半大腋芽、较大腋芽、成熟休眠腋芽)及叶片分别喷施IAA和6-BA不同时间点幼苗非伸长茎梢部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获得ScTAD1的c DNA全长(Gen Bank登录号为KX611166),序列分析发现其包含1个1 56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519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蛋白分子量为55.57 k D,理论等电点p I为9.16。保守结构域分析表明ScTAD1包含7个WD40重复序列的保守结构域;信号肽预测结果表明ScTAD1蛋白不存在信号肽,为非分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表明ScTAD1与二穗短柄草(XP_003558934.1)、玉米(XP_008650376.1)和水稻(AAN74839.1)相关同源蛋白三级结构高度相似,且与高粱假定蛋白(XP_002468612.1)亲缘关系最近。q PCR分析结果表明ScTAD1在甘蔗根、茎、叶、分蘖芽、叶鞘、生长点等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在分蘖芽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为叶和叶鞘,根中表达较弱;不同发育阶段甘蔗腋芽中,ScTAD1在幼嫩腋芽中表达最高;叶片喷施植物激素IAA和6-BA 36 h后该基因表达开始升高,但喷施6-BA 48 h后表达又回落到未处理水平,表明这两类激素对ScTAD1表达有调控作用。【结论】成功从ROC22中获得ScTAD1的c DNA序列,该基因在甘蔗不同组织部位均有表达,其中分蘖芽中表达量最高;推测ScTAD1可能在甘蔗腋芽形成发育早期发挥作用,其表达水平受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调控。
- 相关文献
[1]甘蔗MOC1基因(ScMOC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李旭娟,李纯佳,徐超华,刘洪博,吴转娣,林秀琴,陆鑫,毛钧,字秋艳,刘新龙. 2017
[2]茶树MADS-box家族基因AGL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杨方慧,夏丽飞,孙云南,陈林波,田易萍,宋维希,梁名志. 2019
[3]甘蔗ScMOC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瞬时表达分析. 李旭娟,林秀琴,字秋艳,李纯佳,徐超华,吴转娣,朱建荣,刘洪博,方志存,刘新龙. 2019
[4]甘蔗ScHTD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爱丽,李旭娟,刘洪博,吴才文,曾千春,刘新龙. 2016
[5]甘蔗TB1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旭娟,林秀琴,刘洪博,李纯佳,徐超华,刘新龙. 2015
[6]甘蔗ScF-box基因cDNA全长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吕爱丽,刘洪博,李旭娟,吴才文,刘新龙,曾千春. 2017
[7]不同外植体选材对珙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毕海林,黄杏娥,杨文宏,和加卫,杨正松,杨洪涛,李燕. 2020
[8]树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和加卫,徐中志,唐开学,毕海林,和秀云,杨正松,朱映安. 2006
[9]秋福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毕海林,杨正松,杨洪涛,李燕,和志娇,和加卫. 2013
[10]大叶相思茎段腋芽组织培养技术初探. 高洁,王玲. 2003
[11]野生树莓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毕海林,徐中志,和加卫,和秀云,朱映安,杨正松,杨洪涛. 2007
[12]杂交狼尾草腋芽的离体培养与组培快繁技术. 苏艳,杨宝明,黄玉玲,李永平,王丽花,龙媛,张艺萍. 2019
[13]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无土栽培高产机理研究. 谢庆华,吴毅歆,张勇飞,张丽芬. 2000
[14]红宝玉树莓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毕海林,徐中志,和加卫,和秀云,朱映安. 2007
[15]蓖麻GRF转录因子家族生物信息学鉴定及表达分析. 代梦媛,高梅,李文昌. 2021
[16]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在二倍体彩色马铃薯薯肉中的表达分析. 蒋伟,尹磊,罗晓庆,包丽仙,卢丽丽,洪明伟,李先平. 2021
[17]蒜芥茄PR-10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程捷,张涵雪,蔚亚楠,尹梦莹,董相书,吴丽艳,杜光辉. 2023
[18]苦荞漆酶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杨晓琳,段迎,蔡苏云,贺润丽,尹桂芳,王艳青,卢文洁,孙道旺,王莉花. 2022
[19]蒜芥茄SsVe1和SsVe2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吴丽艳,尹梦莹,念润,黎志彬,鲍锐,董相书,龚亚菊,杜光辉. 2021
[20]紫娟茶树bHLH转录因子MYC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曲浩,刘悦,孙云南,尚卫琼,田易萍,陈林波.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甘蔗属种及其近缘属种蔗茅的全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作者:田春艳;李旭娟;李纯佳;毛钧;刘新龙
关键词:甘蔗属;蔗茅;基因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最优密码子
-
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在甘蔗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张静;刘家勇;经艳芬;林秀琴
关键词:基因组原位杂交;甘蔗;遗传育种
-
美国引进甘蔗热带种的ARMS PCR真实性鉴定
作者:李旭娟;毛钧;赵培方;刘洪博;王晓燕;陆鑫
关键词:甘蔗热带种;ARMS PCR;真实性;鉴定;甘蔗育种
-
基于APSIM模型的低纬高原蔗区甘蔗生产潜力
作者:张跃彬;毛钧;李如丹;刀静梅;余凌翔;王靖
关键词:作物;模型;灌溉;气候;产量;蔗糖分
-
贵州省黔西南州甘蔗野生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与表型性状初步研究
作者:徐超华;刘洪博;覃伟;毛钧;林秀琴;陆鑫
关键词:甘蔗;黔西南州;种质资源;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
-
5个甘蔗新品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比较
作者:俞华先;安汝东;刘家勇;董立华;桃联安;经艳芬;刘洪博
关键词:甘蔗品系;叶绿素荧光参数;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
-
不同刈割期甘蔗营养成分和生物产量研究及饲用价值评价
作者:李孟周;王智能;陆鑫;陈浩文;李登宇;范源洪
关键词:甘蔗;牧草;营养成分;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