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野生濒危药材胡黄连的驯化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陈翠 1 ; 郭承刚 1 ; 康平德 1 ; 汤王外 1 ; 徐中志 1 ; 杨少华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胡黄连;驯化栽培;生长情况;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2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206-2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研究野生胡黄连驯化栽培技术,为胡黄连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种植时间、覆膜、遮荫对胡黄连生长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密度、肥料、采收期对胡黄连产量的影响。提出胡黄连人工栽培适宜措施。采用分株繁殖的胡黄连适宜种植时间为2~3年,适宜遮荫和覆黑色地膜可提高胡黄连存活率,促进胡黄连生长。高产栽培最适措施为:种植密度20cm×30cm,每公顷施用30000kg腐熟农家肥和600kg复合肥;采用追肥、底肥各施1/2;10月采收。胡黄连产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密度及肥料的施用量。

  • 相关文献

[1]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适宜栽培密度和肥料施用量研究. 杨少华,康平德,郭承刚,陈翠,袁理春,苏有波,徐中志. 2011

[2]云南胡黄连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杨少华,陈翠,郭承刚,康平德,薛润光,徐中志. 2009

[3]胡黄连不同海拔定位栽培研究. 杨少华,陈翠,郭承刚,薛润光,袁理春,徐中志. 2008

[4]云南栽培胡黄连与野生胡黄连有效成份分析. 杨少华,徐中志,孙蓉,郭承刚,谢民秀,康平德,陈翠. 2009

[5]重要濒危药材胡黄连驯化栽培技术. 杨少华,袁理春,郭承刚,薛润光,徐中志,陈翠. 2009

[6]胡黄连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研究. 陈翠,郭承刚,徐中志,康平德,杨少华. 2012

[7]一株临沧野生灵芝的鉴定与驯化栽培. 张焱珍,周会明,白玉英,柴红梅,古广红,赵娅通,田利波,卯明娟. 2020

[8]野生柳生金针菇和金针菇的分离、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何俊,罗宗龙,邓瑞民,苏开美,李树红,苏鸿雁. 2022

[9]三角叶薯蓣驯化栽培试验研究初报. 杨丽云,徐中志,陈翠,吕丽芬,赵琪,袁理春. 2006

[10]甘蔗新品种种植模式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樊仙,张跃彬,石红军,郭家文,白志刚,李春燕. 2016

[11]氮肥在陆稻上的施用量研究初报. 闻禄,胡风益,何忠兰,林维胜,陶大云. 2006

[12]控释尿素对云南旱地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尹梅,王贵宝,陈华,陈检锋,苏帆,付利波,任石所,张勤斌,黄惠. 2015

[13]氮磷钾在甘蔗体内的积累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 郭家文,张跃彬,崔雄维,刘少春,刀静梅,樊仙. 2012

[14]云南省玉米杂交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汪燕芬,田俊明,詹各明,张培高,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吕宏斌,严富民,番兴明. 2008

[15]减施肥料对不同前茬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段四喜,聂吉梅,刘燕,阕劲松,李忠环,杨正权,秦春丽,赵正雄. 2015

[16]重金属铜在甘蔗体内的吸收及对甘蔗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家文,崔雄维,张跃彬,刘少春. 2010

[17]钙镁比调控对烟叶产量、化学品质及镁吸收的影响. 鲁耀,郑波,段宗颜,胡万里,殷寿安,邱学礼. 2010

[18]粤糖甘蔗新品种高产种植模式研究. 樊仙,张跃彬,郭家文,石红军,李春燕,白志刚. 2015

[19]增加土壤温度对高海拔生态区水稻分蘖成穗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李景蕻,李刚华,杨从党,王绍华,刘正辉,王强盛,丁艳锋. 2010

[20]不同施氮水平对云蔗03-19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樊仙,刀静梅,时利明,刘少春,高欣欣,张跃彬.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