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程加省 1 ; 王志伟 1 ; 王志龙 1 ; 乔祥梅 1 ; 杨金华 1 ; 程耿 1 ; 黄锦 1 ; 于亚雄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云南分中心
关键词: 早秋麦;光合作用;生物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开发与装备
ISSN: 1673-9205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32-133
摘要: 应用田麦品种和旱地品种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早秋麦关键生育期苗期为节点,以正季麦为对照,研究早秋麦苗期生物产量形成的光合作用因素,以明确早秋麦干物质形成的光合基础。研究表明,早秋麦苗期受高温高湿影响,干物质积累较正季麦少,旱地品种比田麦品种受影响较大,净光合速率高于正季麦,叶面积低于正季麦,且与干物质成显著正相关,而叶绿素受品种自身遗传影响较大。建议早秋麦示范推广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并加大播种量。
- 相关文献
[1]不同生态环境下播期和播种密度对早秋麦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影响. 程加省,王志龙,乔祥梅,王志伟,杨金华,程耿,黄锦,于亚雄. 2019
[2]不同生态环境下早秋麦需肥分析. 程加省,乔祥梅,王志伟,王志龙,杨金华,程耿,于亚雄. 2019
[3]高原红土地氮磷钾平衡施肥对玉米数量性状的影响. 吴杏红,刘建香,张国建,杨瑞林,郭云周. 2018
[4]不同时间割苗对再生大麦生物产量和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杨树明,李国强,曾亚文,杨涛,普晓英. 2012
[5]大麦—马铃薯套作对大麦生物产量和籽粒功能成分的影响. 李玉贤,杨树明,曾亚文,杨涛,普晓英,杜娟,李本逊. 2012
[6]不同肥料种类和配比对葫芦巴产量的影响. 王夸平,韩智强,徐云,温丽娜,朱晓昆,陶琼,李向东,郑风萍. 2017
[7]肥料种类及配比对蓝花鼠尾草生物学性状及生物产量的影响. 韩智强,王夸平,温丽娜,朱晓昆,陶琼,李向东,郑风萍,徐云. 2017
[8]云南高原红壤旱地玉米磷效应试验研究. 吴杏红,张国建,刘建香,郭云周,杨袁刚. 2011
[9]用CERES玉米生长模型预测优质蛋白玉米生物产量的形成. 番兴明,杨峻芸,谭静,黄云霄. 2001
[10]稀土元素镧对黄花蒿光合作用及青蒿素积累的影响. 周洁,张霁,黄璐琦,郭兰萍,李耿,杨光,赵曼茜. 2009
[11]小麦营养与旌肥. 王江民. 2004
[12]不同光质对烟草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李军营,徐超华,崔明昆,马二登,黄国宾,龚明. 2015
[13]不同施肥处理对干热河谷'夏黑'葡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陆晓英,白明第,张武,岳学文,史亮涛. 2020
[14]切花菊优香不同生长阶段光合作用的变化. 卢珍红,韩福贵,李绅崇,黎霞,桂敏,李进昆,杨春梅. 2020
[15]干热河谷旱季3种典型植被恢复树种光合生理特征. 赵广,金杰,韩学琴,王雪梅,邓红山,廖承飞. 2019
[16]元谋干热河谷青枣光合及产量对不同比例有机肥与生物炭配施的响应. 王春雪,岳学文,史亮涛,李坤,李小英,方海东,潘志贤. 2022
[17]干热河谷车桑子光合生理特性对氮磷添加的响应. 王雪梅,刘泉,闫帮国,赵广,刘刚才. 2019
[18]稀土元素镧对黄花篙光合作用及青篙素积累的影响. 周洁,张霁,郭兰萍,李耿,杨光,赵曼茜,黄璐琦. 2010
[19]立体栽培三七的光温效应及对光合的影响. 王尧龙,崔秀明,蓝磊,陈卫东,李瑞博,王承潇,杨晓艳,刘大会,杨野. 2015
[20]高山杜鹃‘Boursault’幼苗对容器栽培的生长响应. 乔文艳,崔洪霞,刘家迅,姜闯道,石雷.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产弱筋多抗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5
作者:黄廷芝;王志龙;乔祥梅;程加省;刘列;程耿;于亚雄;王志伟
关键词:
-
中国大麦品种登记现状及分析
作者:王志龙;乔祥梅;刘列;段江华;阿堆;程加省;张炳英;程耿;黄廷芝;王志伟;于亚雄
关键词:大麦;青稞;品种登记;现状分析
-
云南冷凉地区小麦盖魔芋套种玉米栽培技术
作者:程加省;赵德宏;刘列;王志伟;乔祥梅;王志龙;黄廷芝;程耿;于亚雄
关键词:小麦;魔芋;玉米;轮间作
-
青贮大麦新品种云贮麦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刘列;于亚雄;王志伟;段江华;乔祥梅;李锦秀;程加省;程耿;黄廷芝;张炳英;王志龙
关键词:云贮麦1号;青贮大麦;品质;栽培技术
-
高产旱地小麦新品种-云麦84
作者:王志伟;乔祥梅;程加省;王志龙;程耿;丰诗尧;石凤兴;杨英;李晓花;于亚雄
关键词:
-
宽窄行中耕促茎节长根超高产麦类栽培技术
作者:程加省;郑树东;乔祥梅;刘列;王志龙;王志伟;于亚雄
关键词:麦类;超高产;栽培技术
-
高产抗病啤酒大麦新品种-云啤麦511
作者:王志龙;王志伟;乔祥梅;刘列;程加省;程耿;黄廷芝;于亚雄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