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李贵勇 1 ; 刘玉文 2 ; 袁江华 3 ; 王耀伟 2 ; 王枝富 3 ; 夏琼梅 1 ; 邓安凤 1 ; 龙瑞平 1 ; 杨从党 1 ;

作者机构: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2.临沧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3.双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种植模式;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稻米

ISSN: 1006-8082

年卷期: 2014 年 20 卷 03 期

页码: 70-72

摘要: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探索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双丰收的高效途经,通过3年的研究,创建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结果表明,该模式增产又增收,总产量为63.25 t/hm2,其中头季稻产量为13.14 t/hm2,再生稻产量为2.68 t/hm2,马铃薯产量为47.43 t/hm2,总产值16.98万元/hm2,总纯收入12.03万元/hm2。并分析总结了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关键栽培技术。

  • 相关文献

[1]云南景谷湿热地区杂交稻蓄留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李开平,康艳琼,刘晓利,陈建云,文建成,丁小平. 2014

[2]再生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研究. 李贵勇,宁波,刘玉文,胡慧,王安东,李加华,夏琼梅,邓安凤,杨从党. 2012

[3]干热河谷经济林果主要栽培技术与种植模式. 龙会英,张德,段曰汤. 2018

[4]勐腊县出口型冬季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前景分析. 杨琼芬,鲁德顺,李世峰,白建明,李先平,杨万林,包丽仙,隋启君. 2006

[5]稻田免耕、稻草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及其在云南省的推广前景. 杨万林. 2003

[6]云南省桑园间作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李金见,黎永谋. 2012

[7]马铃薯‘泉云4号’脱毒原种夏繁生长发育动态研究. 林金秀,凌永胜,李锦泉,吴玥琳,郑凯玲,隋启君,白建明. 2017

[8]云南省冬作马铃薯新品种筛选初探. 李明福,张磊,王颖,潘哲超,徐宁生. 2021

[9]浅析乌蒙山区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以冷家坪村为例. . 2023

[10]马铃薯新品种施肥效果试验研究. 杨万林,展康,刘志祥,吴毅歆,李先平,白建明,李世锋,孙茂林,隋启君. 2003

[11]低纬高原区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贵勇,刘玉文,袁江华,夏琼梅,龙瑞平,杨从党. 2015

[12]水源保护区坡耕地不同种植模式水土保持效应试验. 潘艳华,朱红业,雷宝坤,郭玉蓉,王应学,和寿甲,付丽波. 2013

[13]3种复合种植模式对退化红壤质量恢复的初探. 拜得珍,纪中华,杨艳鲜,方海东,廖承飞. 2005

[14]云南小规模芒果种植模式和病虫害防治调查. 龙亚芹,王万东,王美存,蒲金基,陈于福,尼章光,解德宏,陈华蕊. 2010

[15]不同典型作物种植模式和土壤类型农田养分含量现状分析. 蒋云舞,王建新,鲁耀,杨景华,周敏. 2013

[16]洱海北部地区环境友好型种植模式筛选. 汤秋香,刘宏斌,雷宝坤,翟丽梅,胡万里,罗新华,张继宗,任天志. 2012

[17]不同农艺措施对洱海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和寿甲,潘艳华,刘恩科,严昌荣,郭玉蓉,何文清,刘勤,刘爽. 2010

[18]西花蓟马在月季不同种植模式下的种群发生特点. 李向永,陈福寿,赵雪晴,尹艳琼,谌爱东. 2013

[19]保护性耕作及种植模式对蔬菜地耕层土壤CO_2含量的影响. 鲁耀,段宗颜,胡万里,陈宝红,陈拾华,杨文柱. 2011

[20]蓝莓种植模式的思考及建议. 毕海林,杨正松,杨洪涛,李燕,和加卫.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