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HTP标记对玉米DH、RIL和BC群体遗传规律的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张云龙 1 ; 马世鹏 1 ; 许理文 1 ; 赵怡锟 1 ; 王蕊 1 ; 朱少喜 1 ; 霍永学 1 ; 张立平 2 ; 郭瑞佳 3 ; 李莉 4 ; 王元东 1 ; 番兴明 3 ; 王凤格 1 ;

作者机构: 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DNA指纹及分子育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杂交小麦研究所/杂交小麦分子遗传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3.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4.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种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玉米;DH;RIL;BC;HTP标记;遗传规律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4 年 32 卷 002 期

页码: 8-1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先玉 335 双单倍体(Doubled Haploids,DH)群体、掖 107x昌 7-2重组自交系(Recombined inbred lines,RIL)群体和京724×京92回交1代(Backcross,BC)群体为试材,采用全基因组覆盖的新型区块标记——单倍型标签多态性(haplotype-tag polymorphisms,HTP)标记,从基因型分离比、亲本遗传片段和重组交换3个角度解析DH、RIL、BC群体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DH群体虽然偏分离高于BC群体,平均交换频率低于RIL群体,但该群体样本中不存在杂合和外源片段,均为纯合片段;平均亲本遗传片段长度为384个HTP,高于RIL群体;单代上拥有最高的重组交换次数,相较于其他群体,在群体特点和创制成本等方面具有较多优势.

  • 相关文献

[1]苦荞株型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李春花,尹桂芳,黄金亮,王艳青,卢文洁,孙道旺,王春龙,郭来春,魏黎明,加央多拉,任长忠,王莉花. 2020

[2]稻瘟病菌产孢遗传规律分析. 罗朝喜,李进斌,李成云. 1998

[3]云南紫黑米资源的研究及开发利用. 梁斌,戴陆园,曾亚文,徐福荣,叶昌荣. 1999

[4]水稻穗期耐冷性近等基因等的选育及耐冷性遗传研究. 曾亚文,叶昌荣. 2001

[5]抗根肿病大白菜材料SSR分子标记的初步筛选. 兰梅,张丽琴,徐学忠,胡靖锋,杨红丽,杨鼎,李崇娟,和江明. 2023

[6]苦荞杂交后代株型性状和产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李春花,加央多拉,吴晗,梁秀雪,李玉明,王艳青,李晗,孙墨可,田娟,任长忠. 2024

[7]云南特异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Chen Chunlin,陈春林,Xie Xingyun,解星云,Huang Mei. 2014

[8]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选育技术. 番兴明. 2003

[9]夏播玉米平衡施肥实践. 郭云周,涂仕华,刘建香,张国建,吴杏红,杨袁刚. 2013

[10]等氮条件下玉米化肥绿肥合理配施试验探讨. 郭云周,张簦文,沈光才,何德明. 2013

[11]营养调控措施对云南玉米的影响. 尹梅,洪丽芳,付利波,陈华,任石所,黄惠,张勤斌,苏帆. 2013

[12]利用配合力和SSR标记对热带和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杂种优势群划分. 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杨荣芬,徐春霞. 2004

[13]云南地方品种与玉米多样性中心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 番兴明,徐春霞,吕宏斌,汪燕芬,陈洪梅,张建华,谭静,刘峰,段鸿飞,米艳华,杨晓洪,张培高. 2006

[14]热带、亚热带外来玉米种质的利用方法及途径. 番兴明,谭静,杨峻芸. 2000

[15]种植密度对玉米抗倒指数的影响. 崔日鲜,梁淑敏,韩伟,杨锦忠. 2017

[16]海藻肥对玉米DUS测试性状及产量表达的影响. Huang Qingmei,黄清梅,Guan Junjiao. 2014

[17]栽培措施对玉米DUS测试数量性状表达的影响. Guan junjiao,管俊娇,黄清梅,Huang qingmei,Ma furong. 2014

[18]不同生态条件下玉米品种DUS测试的栽培技术研究. Guan junjiao,管俊娇,Huang qingmei. 2014

[19]玉米DUS测试技术研究. Zhang Jianhua,张建华,黄清梅,Huang Qingmei. 2014

[20]2019年迪庆州草地贪夜蛾发生与防控. 思红兵,杨海清,知史,赵雪晴,李向永,尹艳琼.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